以下内容转自人民日报新媒体
现在疫情进入比较严峻复杂的时期,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
。
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狡猾”。因为这病毒我们还不完全清楚在哪儿,可能还有很多轻症的,跟一般的感冒差不多。
疑似病例既然已经报告、隔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还不知道的隐形感染者,因此要严格防控。
不能排除疫情下沉到青少年的可能,现在还是应该立足于防。
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没有任何典型症状的时候已具备传染性。
人
群普
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
婴幼儿也有
发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
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若体温低于38℃,建议居家隔离,密切观察症状变化,根据说明书可以服用布洛芬等药物。
无明显发热,但全身酸胀、腹痛腹泻,轻症隔离,重症就医。
如出现发热伴有胸闷不适者,应保持高度警惕,尽早就医。
曾
接触过可疑病人,但目前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建议居家隔离观察14天,主要监测体温的变化状况。
居家隔离时,保持正常生活规律,适当休息、充足睡眠。
可酌情选择居家可做的锻炼,减轻焦虑、保持好的心态。
听古典音乐或轻音乐等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
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轻症患者治愈后几乎不会留下后遗症,短期内不会造成二次传播。
儿童患者相对较少,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儿童的保护措施好于成人,也与儿童免疫力比较低,容易感冒,形成抗体和交叉免疫有关。
易感性低不等于不会感染,目前确诊的患者包括两岁的儿童,甚至9个月大的婴儿,婴幼儿的防疫工作不能放松。
这次疫情与传统流感季叠加,家长要理性评估儿童发热症状,避免盲目送医导致交叉感染。
儿童应当在假期中注意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暴饮暴食
,
大一点的孩子不建议睡得很晚。
对3岁以下的孩子,不一定推荐戴口罩,建议通过减少外出来加强防护。
对一般人来说,只要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和人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外出时戴口罩,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就已经能够防护。
一些棉布的、棉纱的口罩,保暖效果确实是好,但是不能防病毒。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浅色朝里,深色朝外,金属条朝上。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鼻夹向外,拉住耳带,确保鼻夹向上。
日常防护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就好,N95口罩防病效果更好,但透气性较差,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如无发热或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口罩可以重复使用,但最好不超过半天。
不要随便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
处理戴过的口罩,用开水烫、焚烧、剪碎后扔掉,都是不推荐的方法。
用过的口罩不要随便放置,直接放到包里、衣服兜等处有可能持续感染。
对于普通民众,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
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民众,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医务人员会接触污染物,所以要戴手套。在外环境中,普通人接触的病毒量是有限的,勤洗手就可以了。
上厕所之后、吃东西之前、接触宠物之后、外出归来,必须洗手。
洗手要用流动的水,让香皂或洗手液充分揉搓,不少于20秒。
毛巾尽量一天一洗,床单、被子和衣物勤换洗,有条件时高温烘干。
水杯、茶杯、餐具等使用过后应该随时消毒,可用消毒柜或沸水煮水15分钟,消毒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吃大蒜胜过杀病毒的口腔药物?假的!缺乏科学依据和临床实验证据。
吃香蕉不会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毒来源于动物,香蕉不是宿主。
熏醋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作用微乎其微。而且醋酸挥发到房间后,可能对人体的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
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抗流感药物如阿比多尔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预防作用。
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佩戴护目镜是对直接和病人接触的医生的防护建议,普通人出门没必要戴,不必抢购护目镜。
中国疾控中心开始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目前已成功分离病毒。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有针对性的药物,但科研和医学工作者已想了不少解决办法,疫情死亡率会再降低。
科学家正在寻找新型冠状病毒中间贮主,2019的新型冠状病毒,最早发现在一种蝙蝠身上,但中间贮主尚未明确。
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有效灭活病毒。
疫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
目前不要出行,特别是武汉一带的。
目前没有发现正规的肉制品、海鲜制品会传播病毒,可以放心吃。
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类,也尽量避免和野生动物接触,不要吃野味。
食物彻底煮熟后再吃,避免进食生食和未熟透的动物产品,包括蛋、奶、肉类。
为避免在投递、配送中沾染病毒,可以让外卖或快递小哥把物品先放在门口,等他走了再拿包裹进屋。
收到快递,先用酒精擦一擦包装袋,打开以后再洗手,降低风险。
开窗通风,有助于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也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
如果最近既没有跟任何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过,也没怎么出门走动、聚餐,不必过度紧张,不需要特别消毒。
如果要对家中进行消毒,可以使用酒精(75%浓度)或84消毒液。
如果要遛猫狗,记得自己戴好口罩。回家后给猫狗彻底洗澡,用常用的洗浴产品即可。
————————————————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
这一天
在北方年节中异常忙碌的饺子
又要登台亮相了
其实“破五”这天除了吃饺子
还有很多别的讲究
你知道吗?
为什么叫“破五”?
有一种说法
在春节期间
不能打扫卫生
不能打碎东西
……
但是一过了初五
这些禁忌就可以解除了
这也是初五
被称为“破五”的原因
正月初五
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
人们在这一天
要完成一件“大事”
“迎财神”
民间传说初五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老话讲有“祭财神”之说。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鸣锣击鼓焚香礼拜,初五零时零分,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虔诚恭敬财神。在过去,很多店铺从大年初一开始关门,直到正月初五财神爷诞辰这天才开门,选择这一天开始营业无非是想图个彩头。
赶五穷
旧时
在“破五”这天
还有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为“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吃饺子
和大年初一一样
“破五”这一天
北方人还要吃饺子
但其中的寓意却明显不同了
如果说在年三十吃饺子更多是代表团圆的话,那么初五吃饺子可就别有一番寓意了。破五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儿”,弄馅儿时,菜板要剁得叮咚响;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
摸石猴
在老北京
除了这些民俗
在“破五”这天
北京人还喜欢做一件事
那就是去白云观
摸石猴、打钱眼
其实
各地过节的习俗
有着很大的差异
不少习俗
已经有些过时
但不管怎么样
这都代表着
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
在今天这个日子
见面时
除了道声恭喜发财
还可以大声地喊一声
初五
“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