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
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 (China Clean Air Policy Partnership) 智库平台,致力于在空气质量管理领域促进交流合作,推动政策落地,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共健康,协同应对气候变化,创造世界级的洁净空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

政策工具 | 更新“碳中和”政策列表(2024年) - 国家篇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  · 公众号  ·  · 2024-08-15 14: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旨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碳中和愿景的重要宣示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履行大国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担当。

为助力实现碳中和愿景,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梳理了 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 ,涵盖 国家战略规划、政策制度体系和社会共建行动 等重要指导文件,以及 产业、能源、交通、建筑和土地利用 五大重点领域协同政策。CCAPP逐项总结重点内容,并提供原文或解读链接。

本篇为 2024年“碳中和”政策列表(国家篇) 。根据文末示意图,可关注CCAPP公众号,查看2023年及以前政策列表。


本次更新时间:2024年8月15日

本次更新汇总如下:

“国家战略规划”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政策制度体系”

《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能源领域”

《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


相关链接及简介见下文“分类列表”

(标注为 【新】



2024年:国家篇


最新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详情>> 【新】

文件强调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明确了到2030年和2035年主要目标;从产业、能源、交通、城乡建设、节约战略等方面部署33项核心任务,包括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等具体目标。


《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详情>>

旨在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提出培育壮大绿色消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服务标准等,提升绿色服务市场认可度和企业效益。推广应用先进绿色低碳技术,提高家装、出行、旅游、快递等领域绿色化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详情>>

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在第49条中指出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应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包括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详情>>

旨在加强和规范生态保护补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共6章33条,明确生态保护补偿的内涵和工作原则、健全工作机制、规范财政纵向补偿、完善地区间横向补偿、鼓励推进市场机制补偿等内容,包括国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碳汇权益等交易机制等。自6月1日起施行。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详情>>

旨在保障和促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条例共33条,明确碳排放交易基本制度框架、监督管理体制等4方面内容,包括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以及交易产品、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碳排放配额分配,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与核查等事项。自5月1日起实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详情>> >

旨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明确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等目标;围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7方面提出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重点任务。


《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 详情>>

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意见》提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立的2025、2030年目标;围绕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等5方面提出加强再生资源高效利用、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等19项措施。

2024年1月

(滑动列表查看完整时间轴)

最新


《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详情>> 【新】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细化部署“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提到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等国家标准;到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等主要目标。明确了16项“双碳”标准和计量重点任务以及5项保障措施。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详情>>

统筹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支持设备和消费品更新,包括老旧船舶报废及新能源船舶、公交补贴等,通过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资金支持等措施,以促进绿色消费、降低碳排放。同时明确资金渠道,分条目落实支持政策。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详情>>

旨在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在重点任务中提出推进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立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广绿色建材、清洁取暖和分布式光伏应用。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 详情>>

旨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详情>>

旨在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力争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明确2024、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分别达到18.9%、20%左右等目标;提出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节能降碳等10大行动27项重点任务,包括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2025年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等内容。


《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详情>>

提出到2027、2030年,分别制定出台100、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等目标;围绕构建多方参与的碳足迹工作格局等4方面提出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优先聚焦电力、煤炭、钢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团体标准先行先试)等22项重点任务。


《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详情>>

明确到2025年完成重点国家标准制修订294项,包括分年度工作目标;围绕加快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升级、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提升、加大回收循环利用标准供给3方面提出加强低碳技术标准攻关、推进绿色设计标准建设等13项重点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详情>>

旨在支持内蒙古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等6方面提出更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提升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先试等27项措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详情>>

旨在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明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建立的2025、2035年目标;围绕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4方面提出13项重点任务,包括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等。


《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 详情>>

旨在支持先进低碳技术宣传推广应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面向2025年和2030年提出低碳技术征集推广的阶段性目标;明确征集和推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领域降碳、储碳固碳、数智赋能、非二氧化碳减排5大重点方向16类低碳技术。


《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 详情>>

旨在推进雄安新区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出雄安新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建设的2030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目标;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安全能源体系等9方面提出形成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等30项重点任务。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详情>>

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意见》提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立的2025、2030年目标;围绕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等5方面提出加强再生资源高效利用、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等19项措施。

2024年1月

(滑动列表查看完整时间轴)


环境经济政策

最新


《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详情>>

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出绿色保险服务体系到2027年初步建立、到2030年基本健全等目标;围绕加强重点领域绿色保险保障等3方面,提出提升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等16条举措,包括为太阳能、风电等能源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等内容。


《气候投融资试点成效评估方案》 详情>>

旨在发挥评估工作对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的引导推动作用;评估体系包含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5类一级评价指标,并细分碳排放强度控制等21项二级指标;明确评估对象、方法、步骤、结果等级划分等要求,评估结果不作为政府政绩考核内容。


《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详情>>

旨在加强和规范节能降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共6章33条,明确节能降碳项目的资金支持范围和标准,规定了投资计划的申报、下达流程,以及监督管理措施,有效期5年。


《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 详情>>

旨在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明确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的未来5年和2035年建设目标;围绕优化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约束机制等6方面提出推动金融系统逐步开展碳核算、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考核评价机制等19项重点任务。

2024年1月

(滑动列表查看完整时间轴)


监测评估

最新


《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详情>>

旨在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提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未来五年和2035年目标;围绕强化高水平监测业务支撑等5方面部署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监测、强化生态质量监督监测等20项主要任务。

2024年1月


评价管理

最新


《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 详情>>

旨在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规范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共5章,规定了火电行业建设项目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设置独立章节等内容。自7月1日试行。

2024年1月


关键词: 绿色产业、绿色技术、供给侧改革、信息技术

最新


《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详情>>

旨在推动电解铝行业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提出至2025年行业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25%以上,2024-2025年形成节能量约2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50万吨;至2030年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链协同绿色发展。


《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详情>>

分别提出至2025、2030年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目标,其中至2025年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超过10%,碳效显著提高。重点任务方面,提出推进存量项目节能降碳改造、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等;政策保障方面,提出强化绿电供给等。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 - 2027年)》 详情>>

旨在推动精细化工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突破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能效显著提升。在重点任务方面,分5个专栏分别提出相应细分行业围绕新能源、绿色产品、低排放的具体要求。


《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详情>>

旨在挖掘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潜力,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指标;提出到2025、2030年底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工作主要目标,包括2024-2025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部署完善产能调控和产量管理、加快发展低碳冶炼新模式等7方面重点任务。


《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详情>>

旨在挖掘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潜力,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指标;提出到2025、2030年底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工作主要目标,包括2024-2025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00万吨;部署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实施清洁低碳能源替代等6方面重点任务。


《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详情>>

旨在挖掘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潜力,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指标;提出到2025、2030年底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工作主要目标,包括2024-2025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部署优化调整产能布局、实施低碳原料燃料替代等5方面重点任务。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详情>>

旨在挖掘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潜力,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指标;提出到2025、2030年底水泥行业节能降碳工作主要目标,包括2024-2025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部署优化产业布局和产能调控、实施低碳燃料替代等6方面重点任务。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详情>>

旨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到2027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等目标;围绕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等4方面部署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等12项重点任务。


《关于落实<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实施意见》 详情>>

旨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明确到2025年细颗粒物未达标城市基本淘汰行政区域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等目标;提出支持在用锅炉技术创新与更新改造等4方面11项任务,包括优化锅炉能效和碳排放测试、碳足迹评估方法等内容。


《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版)》 详情>>

旨在引导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涵盖节能降碳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7方面,涉及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温室气体控制、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绿色交通等相关内容。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详情>>

提出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等目标;围绕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等4方面提出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优化重构、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等13项任务。


《铜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详情 >>

旨在完善铜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新增碳排放指标,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分为能源消耗等9大类指标,规定了评价方法、指标核算与数据来源。3月1日起施行。


《铅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详情>>

旨在完善铅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新增碳排放指标,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分为能源消耗等8大类指标,规定了评价方法、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3月1日起施行。


《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详情>>

旨在发挥标准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的2025、2030年目标;提出标准体系框架(5大类标准、16个子体系),规划了重点标准的研制方向(产品碳足迹核算、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 详情>>

旨在推进原材料工业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高效化发展;部署4方面14项任务,其中在支撑绿色化发展方面提出推动企业建设碳排放管控平台和重点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开展重点用能环节的在线监测等内容。


《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 详情>>

旨在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纵向联动,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横向带动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明确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等培育条件、第三方评价要求(包括能源利用绿色化等6个绿色工业园区一级评价指标等)、创建程序等内容,并对绿色制造名单实施动态跟踪。


《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详情>>

明确绿色建材产业到2026年、2030年发展目标,包括到2026年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等;围绕推动生产转型、加快应用拓展等4方面提出加快建材生产过程绿色化、开展节能降碳减污技术集成应用、深化绿色建材下乡、引导绿色消费等12项任务。

2024年1月

(滑动列表查看完整时间轴)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储能、节能

最新


《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 详情>> 【新】

旨在深入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包括组织编制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健全配电网全过程管理、制定修订配电网标准等任务。到2027年,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详情>>

旨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包含2024年、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今年新设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以绿证核算,2024年只监测不考核。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 详情>>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提出重点开展电力系统稳定保障、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等9项专项行动,以及各行动下涉及主网架、输电通道、配电网、新能源电站等相关工作的26项子任务。


《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 - 2027年)》 详情>>

目标提出至2025、2027年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50%左右,逐步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在改造建设方面提出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3种方式。


《关于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 详情>>

旨在准确掌握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条件,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选择河北、上海等6个省(区、市)作为试点地区,以县域为单元开展为期两年的陆上风电、地面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资源普查;做好评估资源禀赋等4方面工作,并明确具体任务、工作进度等。


《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 详情>>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支撑与多种能源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办法》旨在推动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明确适用范围、四类天然气利用方向,其中,优先类为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利用方向,包括农村清洁取暖项目等;自8月1日起施行。


《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详情>>

旨在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从推进配套电网项目建设、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等6方面提出科学确定各地新能源利用率目标、统一新能源利用率统计口径等17项措施。


《关于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的通知》 详情>>

旨在支撑分领域分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明确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到2024、2025年底分别完成60%以上和全覆盖等目标;部署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档案等4项重点任务,提出严格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等4种能效诊断实施路径。


《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详情>>

旨在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和生态治理;明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设计、生态协同等6方面内容,指出光伏发电优先利用未经治理的沙化土地,建立废物回收利用机制,及时回收破损或达到使用寿命年限的光伏组件等要求。


《关于开展2024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 详情>>

旨在提升电力领域治理整体效能;规定在黑龙江省、安徽省等6个省(自治区)内,对可再生能源消纳情况等7项重点事项开展监管,包括2023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接入等内容;并明确工作步骤。


《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 详情>>

旨在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管理,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围绕加强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明确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技术要求等3方面提出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管理、鼓励存量新型储能技术改造、做好新型储能并网服务等13条具体措施。


《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 详情>>

旨在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明确2024-2026年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提出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等4方面试点内容和目标,规定试点县遴选、奖励标准等内容。


《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 详情>>

旨在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能源革命;提出“十四五”期间以村为单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风电项目等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和保障并网消纳、鼓励模式创新等4方面支持政策,包括鼓励依法通过土地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共享项目收益等内容。


《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详情>>

旨在以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出配电网建设的2025年、2030年目标;围绕补齐电网短板、提升承载能力等4方面提出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网需求、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发展等16项重点任务。


《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详情 >>

旨在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出到2027年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20%以上等目标;围绕加强调峰能力建设等4方面提出统筹提升可再生能源调峰能力、推进电源侧新型储能建设等16项任务。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 详情>>

旨在进一步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水平提升;提出深入开展国家专项工业节能监察(石化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能效专项监察)、持续做好日常工业节能监察等3方面工作内容,要求主管部门于12月31日前报送年度总结报告。


《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 详情>>

旨在深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明确加强绿证与能耗双控政策衔接,围绕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和绿证核发、扩大绿证交易范围、规范绿证交易制度等方面,拓展绿证在节能降碳管理、碳核算、碳市场等方面的应用场景。


《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 详情>>

旨在统一全国电力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从信息披露原则和方式、信息披露内容、披露信息调整等5方面提出44条工作要求,包括披露绿电交易申报、成交、结算情况和绿证划转信息、披露新能源机组发电出力预测等具体内容。


《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 详情>>

旨在扎实做好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围绕强化清洁能源发展监管等9方面提出保障新能源和新型主体接入电网、有序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等27项任务,包括推动跨省跨区清洁能源交易,建立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机制,推进绿证市场建设等内容。

2024年1月

(滑动列表查看完整时间轴)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低碳港口船舶、绿色民航、绿色出行、智能交通

最新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 详情>>

提出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给予定额补贴。鼓励结合客流变化、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等情况,合理选择更换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车长类型。提交补贴资金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20日。


《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 详情>>

支持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加快更新一批高标准低排放货车。对提前报废、提前报废并新购国六排放标准货车或新能源货车、仅新购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货车,分档予以补贴。补贴政策实施至2024年12月31日。


《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 详情>>

旨在更好实施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推动新一轮老旧营运船舶更新换代和船舶运力结构调整;第七条指出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符合条件船舶的所有人可以申请补贴资金。补贴政策实施至2028年12月31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路建设项目》(HJ 1358 - 2024) 详情>>

旨在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规范环评内容;创新加入了温室气体管控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以规范高速、一级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环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性规定、评价主体及附则共三部分。


《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详情>>

旨在支撑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明确到2028年底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等目标;提出实施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等七大行动,包括推动新能源营运货车在城市物流配送等场景应用等内容。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 详情>>

旨在激发消费潜能,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和转型升级;提出报废符合条件的燃油或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并明确补贴标准、申领流程、监督管理要求。申请时间截止2025年1月10日24时。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推动民用运输机场绿色发展的通知》 详情>>

旨在加强和规范民用运输机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围绕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等4方面提出严格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管控措施等17项要求,包括优先采用清洁低碳能源供暖,强化绿色建材、绿色施工工艺等绿色施工要求等内容。


《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 详情>>

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健全国际物流体系等6方面提出18项措施,包括鼓励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依法依规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绿色低碳标准研究等具体内容。


《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 详情>>

旨在增强铁路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明确到2030年前,铁路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并在综合能耗、运输结构等四方面细化任务指标。围绕推动运输装备低碳转型、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等五方面,提出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加强气候治理国际交流合作等12条重点任务。

2024年1月

(滑动列表查看完整时间轴)

关键词: 绿色建筑、建筑节能

最新


《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 详情>>

旨在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绿色、智慧运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明确到2027年对技术落后、不满足有关标准规范、节能环保不达标的设备按计划完成更新改造;部署供热设施设备更新、环卫设施设备更新、建筑节能改造等10项重点任务。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 详情>>

旨在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明确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的2025、2027年目标,包括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8%等;提出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等12项重点任务。

2024年1月

关键词: 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碳汇

最新


《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技术规程(试行)》 详情>>

旨在量化评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巩固提升海洋碳汇能力的贡献;明确适用于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增汇成效评估;对增汇计量方法、碳汇监测、增汇效果评估(计算增汇量、增汇潜力)的方法学框架、内容和技术要求进行规范。

2024年1月

注 | 以上内容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文稿整理:赵烨轩;排版:苏渊龙

点击查看更多“碳中和”政策列表:


2024年 (更新中)

2023年

区域地方篇

国家篇

区域地方篇1-6月

区域地方篇7-12月


2022年

2020-2021年

国家篇

区域地方篇

国家篇

区域地方篇


点击查看“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列表:

2018年至今 (更新中)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合集

欢迎加入

为方便交流与讨论,

我们建立了微信交流平台: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交流

感兴趣的伙伴们

请添加小助手微信(ccapp19)

备注 “姓名+单位” 申请入群

期待大家的加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