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禽报网  ·  关注\\山东日屠宰12万只白羽肉鸡车间出租 ·  14 小时前  
超级数学建模  ·  秘书天天上班睡觉,她是在提醒我吗?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站在高中回头看,什么样的孩子学习有后劲?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5-01-20 07:00

正文

作者 | 凌想
来源 | 凌想亲子心理(ID: lingxiang127)

前几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和橙子聊天。

我说:我想写篇文章,讲讲什么样的孩子学习会有后劲。

你说说你的观察呗?

橙子埋头干饭,很爽快地回答:你照着我写就行。

我被这么直白的回答惊到了:这上了高中就是不一样,凡尔赛的本事见长啊。
哈哈,玩笑归玩笑,说回正题。

橙子上了高中后,我越来越感觉到,学习有后劲是多么重要。

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还可以辅导功课、盯着学习,但 当孩子上了高中,课业繁重,家长根本没法盯,能做的事情少之又少。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学习有后劲,家长就会省心很多。

如果孩子后续乏力,学习疲沓,家长干着急又使不上劲,只能砸钱一对一补课,但往往效果差强人意。

因为营养再好,架不住孩子吸收能力弱。

所以,这些天我一直在琢磨:到了高中,什么样的孩子会有学习后劲?

据我这几年的观察,学习有后劲的孩子,一般有这几个特点。

会玩
少有一项爱好或特长

橙子高中入学前军训了几天,那是他第一次和高中的同学接触。

军训回来,橙子有种找到了同类的兴奋感:

我以为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很卷,都是死学的那种,没想到,他们都玩游戏,好多人喜欢玩《原神》,也特别能闹腾,我们太有共同语言了,抛的梗也都能接得住。

我的观察也是这样,学习有后劲的孩子并不是一味地死用功。

他们的时间没有被学习占满,学习之余,他们爱玩也会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爱好和特长,比如踢球、乐器、游戏等等。

他们也会组队打游戏,熬夜看球赛,但该学习时也会专注学习。

在畅快淋漓的玩中,他们的感受都被激活了,感受到自己活生生的存在,充分享受了乐趣。

这些感觉会帮他们对冲学习的枯燥,缓解学习压力,很少会有无意义感。
据说可以把学生分成四类:

  1. 会学又会玩;
  2. 会学不会玩
  3. 会玩不会学;
  4. 不会学也不会玩。


一般来说,有发展潜力、有后劲的是那些会学又会玩、会玩不会学的孩子——后者可能不擅长书本学习,在学校阶段有些吃力,但脑子灵活人缘好,走入社会后往往如鱼得水。


会学不会玩的孩子,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死用功的概率比较大,未来也可能发展得不错,但大多是走常规路线。


既不会学也不会玩,这类孩子有点可惜,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进入社会,存在感都比较低。


没有被补课伤了元气

我在咨询中发现,有的孩子本来很聪明,对学习也不反感,但从小学开始就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平时课后补、周末补、假期补,年复一年,孩子就疲了。

因为他发现,学海真的是无边无涯。

有的变得很抵触学习,有的不是那么抵触,但明显动力不足,一提学习就疲疲沓沓,软磨硬抗。

这就是被补课补伤了元气。

如果孩子在小学、初中时就出现这种情况,那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调整。
因为到了高中,课程难度加大,进度加快,需要孩子调动更多的主动性去学习。如果孩子的动力不足,或者有心无力,就很容易掉队。

我认为比较好的状态,是在初中阶段只用了六分左右的力,到了高中,才有发挥潜力的余地。

很多家长期望孩子能学得多一些,学得快一些,当下也能拿到一些成绩。

但千万不要以牺牲孩子的学习后劲为代价,获取暂时的领先。

就像长跑,如果一开始就拼尽全速,看上去暂时领先,但到后面就没劲了,只能眼看着被别人超过去。


记忆力好,逻辑思维强

这两点我觉得属于天赋优势。

虽然每个人的天赋优势不尽相同,用好了哪样都能做得很出色。

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有这两个优势,在学生阶段确实是很占便宜的。因为这两点是目前学校考察的重点。

记忆力好,逻辑思维能力强,学习起来就轻松很多。

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还不太明显,因为初中功课不算很难,老师一遍遍带着练,靠死记硬背、照猫画虎也能做出来,所以差距不是很大。

但到了高中阶段,单靠死记硬背就不太管用了,对理解力、逻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差距就拉开了。

有些女生,初中成绩还不错,到了高中就表现平平,显得没有后劲,就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没有跟上。

而一些男生,初中表现平平,却思维活跃,或者有点调皮捣蛋,到了高中就“开窍”了,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擅长逻辑思维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

不满足于直接给答案,喜欢把一件事自己琢磨透。

因为思考对他来说不是任务,而是乐趣,他享受思考的快感。


有学习的主体性
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

另外,有学习后劲的孩子,在学习上会有一种主体性。

什么是主体性?

就是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应付老师、为了父母而学的。

这是一种认知,也是一种感觉。

这和孩子的先天特质有关,也和父母从一开始就不过多干涉孩子学习有关。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父母就把握好界限,会辅助、会引导,但不过多干预,不把学习的事揽到自己身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