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菠萝因子
有思考,有温度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2024年度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突破及2025年 ... ·  2 天前  
赛柏蓝  ·  短视频驱动,药企流量营销火爆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菠萝因子

拿自己做实验的科学家们:注射病毒!盲试疫苗!猛喝细菌!

菠萝因子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2-09 12:3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三位科学家对抗疾病的故事,包括给自己注射病毒治疗乳腺癌的女病毒学家贝娅塔·哈拉西、用树突状细胞疫苗试验治疗胰腺癌的免疫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及通过自身试验确认幽门螺杆菌与胃病关系的医生巴里·马歇尔。文章还涉及癌症疫苗的研究现状、自媒体宣传的影响以及科学的自我纠错等话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贝娅塔·哈拉西给自己注射病毒治疗乳腺癌

女病毒学家贝娅塔·哈拉西在确诊三阴型乳腺癌后,用溶瘤病毒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但治疗效果需综合评估,不能仅归因于病毒治疗。

关键观点2: 拉尔夫·斯坦曼用树突状细胞疫苗试验治疗癌症

免疫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在得胰腺癌后尝试多种试验性治疗方案,包括自己实验室的癌症疫苗,虽然活了四年多,但无法确认哪种疗法有效,目前该类癌症疫苗仍在临床研究中。

关键观点3: 巴里·马歇尔通过自身试验确认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

医生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通过研究和自身试验确认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现在人们享受到的科学成果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正文

最近一名科学家给自己注射病毒治疗乳腺癌的故事火了。历史上很多科学家为了验证自己猜想,或者自救,干脆地拿自己当上了“小白鼠”!这期播客,咱们聊聊三位“科学敢死队”的故事,其中有两位都是诺奖得主!一起来见识科学精神的勇气与智慧吧~


-点击收听-


🦠 溶瘤病毒

03:48 啥是溶瘤病毒?

06:12 为何这两种病毒被选中?

08:19 以毒攻毒,给自己的肿瘤注射病毒!

12:48 警惕标题党,不要人造神话!


💉 癌症疫苗

19:36 关于乔布斯的癌症,很多人都搞错了!

21:21 树突状细胞:免疫系统的“大喇叭”

22:18 胰腺癌存活4年,拿自己拼命的诺奖科学家!

23:20 癌症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 幽门螺杆菌

25:47 细菌一口闷,他发现了胃溃疡的根源

28:30 从质疑到诺奖,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真相

32:27 科学的自我纠错:不断修剪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贝娅塔:给自己注射病毒

贝娅塔·哈拉西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克罗地亚一位五十多岁的女病毒学家 贝娅塔·哈拉西, 在2016年时确诊了三阴型乳腺癌。她接受了手术和化疗,但是很不幸,2018年就局部复发了,再一次进行了手术。2020年时,肿瘤再次复发,已经长到了2.5cm³左右,而且侵入了胸大肌、浸润了皮肤,好在暂时没有非常远端的转移。

作为一位资深的病毒学家,她知道这种多次复发的三阴性乳腺癌用传统手段难以根治。查了一些文献后,她决定剑走偏锋——在做下一步的手术之前,先用溶瘤病毒来注射自己的肿瘤。

溶瘤病毒不是某一种病毒,而是一大类的病毒。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容易感染分裂很快的癌细胞,在癌细胞里不停地生长繁殖,从而裂解这些癌细胞。更重要的是,它也会同时释放出癌细胞的一些抗原,激活免疫系统,让免疫细胞杀伤更多的癌细胞。

贝娅塔选了用两个病毒的混合:减毒的麻疹病毒和减毒的水泡型口炎病毒。

意想不到的是,治疗效果看起来,还真挺好的。虽然在刚做了几次注射以后,她的肿瘤看起来变大了。但是她自己坚定地认为这并不是肿瘤长大了,而是病毒注射以后引起了免疫反应,更多的免疫细胞进入了肿瘤,所以在影像上看起来大。果然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肿瘤缩小了60%,看起来温和了很多。

而且让人非常意外的是,后来做病理的时候,发现复发的肿瘤类型变了,从三阴变成了HER2阳性的乳腺癌,所以她又接受了一年多的HER2靶向药的辅助治疗。目前为止,做完手术已经快四年了,没有复发。

这个故事一报道,有很多的自媒体都宣传科学家给自己注射病毒,治愈了自己的乳腺癌。我觉得还是有点标题党了,一方面这个研究都还没到五年,说治愈为时尚早,另一方面,由于乳腺癌亚型变化,这位科学家其实不只使用了溶瘤病毒 ,还用了手术和靶向药,如果有效,也应该是综合因素。我们保持希望,也保持谨慎。

拉尔夫·斯坦曼:盲试疫苗

拉尔夫·斯坦曼
图片来源:搜狗百科

拉尔夫·斯坦曼是纽约的一位非常有名的免疫学家。他在2011年因为胰腺癌去世,但就在他去世后的第三天,诺贝尔奖委员会突然宣布他得了诺奖。大家可能知道,诺奖不颁给去世的人。所以诺奖委员会当即开了一个紧急的会议讨论,好在结论是决定 继续 给他颁发这个奖项。


他当时得诺奖的发现叫做树突状细胞,也就是免疫系统里非常重要的一种呈递细胞。

什么叫呈递细胞呢?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要想让免疫系统去干掉坏细胞,首先告诉它这确实是一个坏细胞,呈递细胞就是这样一个“大喇叭”,看到癌细胞后就向免疫系统发出信号:快来杀坏蛋啊!

因为它的这种特性,很多人尝试用它来做癌症疫苗,帮助免疫系统更好地识别癌细胞,这就是 拉尔夫尔斯坦曼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虽然当时 还处于动物试验的阶段,但因为他自己得了癌症,他就开始拿自己做试验了,效果居然真的很不错。

他得的是胰腺癌,但活了整整四年多,而且身体状态非常好,不仅能够正常的生活,还能旅游、出去演讲、甚至参与实验室的工作。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开始使用这种癌症疫苗呢?也 是因为不确定有没有用。

拉尔夫·斯坦曼不仅用了自己实验室的这种疫苗,而且还把自己的样本送到了全世界各个地方,请各位同行帮他出主意,所以前前后后一共试了7、8种试验性的治疗方案。因此,我们没办法确认到底是哪一种疗法起了作用,也没有办法去推广。现在这类癌症疫苗依然还在临床研究中。

马歇尔:细菌一口闷

巴里·马歇尔

图片来源:搜狗百科


巴里·马歇尔是一位从事胃肠病的研究的医生, 他是2005年的诺贝尔奖得主。 在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胃溃疡还是一种难以解决的疾病, 当时的医学把胃溃疡的来源归结为情绪和压力。

1981年,马歇尔认识了病理学家 罗宾·沃伦 。当时沃伦有一个很超前的想法,他觉得胃炎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因为他自己在显微镜下看胃炎的样本时,发现它周围有一些看起来像细菌的东西,但是没人相信他。

沃伦把马歇尔带到了他的工作室,让他自己在显微镜下去看这种神秘的细菌。马歇尔看完以后大受震撼,回来阅读了各种文献后发现,这种细菌其实以前就被报道过,但是很快就被放弃了,因为没人相信它能在胃这个高酸性的环境里存活。

但是他和沃伦都没有放弃,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成功分离出了这个细菌,而且还发现全世界各地的样本里都有。但是当时大部分人 都对此保持质疑,他们还是认为不会有细菌能够存在于胃酸里。

马歇尔和沃伦非常了不起,一次一次的挫折以后,还是勇敢无畏地继续推行自己的理念。但是马歇尔也意识到,光靠说是不行的,他们缺乏人体的试验。

于是,他想到了用自己。

在1984年的一个早晨,马歇尔一口气将含有数亿剂的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一饮而尽。

几天以后,他果然出现了各种症状,但是他一直忍,因为自己是一个研究样本,不能那么早就去把它处理掉。整整十天以后,马歇尔才拖着沉重的身体,跑到沃伦的病理学实验室做检查。结果一查就发现,他的胃里确实已经充满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非常的严重。

尽管身体十分的虚弱,但是他精神非常的亢奋。沃伦博士当然也很兴奋,配合他采集了所有的数据,然后开始了抗生素治疗,马歇尔的身体才渐渐得到了恢复。

接下去马歇尔和沃伦博士又对一百多例这种胃肠疾病的患者的样本进行研究,最终确认了这种神秘的细菌,也就是现在我们都熟知的幽门螺杆菌。

在科学的背后,总是有很多这种非常拼命的科学家。我们现在享受到很多成果,也别忘了他们的努力哦。

致敬生命!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