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被理解,心有不甘
你有没有碰见过类似的情况?
本来快到下班的时候了,老板突然说要做一个PPT。
虽然心里有点不高兴,但你还是要认真去做了。
跟老板确定好主题,就赶紧加班加点的干,又是调整字号,又是弄配图,熬夜到凌晨2点,总算弄好了,发给老板。
结果老板的回复就一句话:弄了这么长时间,你是干什么吃的!
或者你对象经常跟你提起,一家礼品店里有个非常好看的小礼物,她特别喜欢。
最近她的生日快到了,你打算给她弄个惊喜,于是专门花了一天功夫,找到那家店,买了那个礼物,等生日那天你送给她。
结果她就说了一句:这包装盒也太难看了吧。
这时候,你会怎么想?
是不是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得到什么认可,所以很委屈?
可惜很多时候,生活当中的事情就是这样:
不是所有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跟人认真解释自己有多努力?
那样反而显得自己非常祥林嫂,还不如默默低头算了,可惜心有不甘。
不被人理解背后,有更深层次的两个原因:
1
)我们
的内心不够强大。
内心强大的人,更关心自己的目的,很少关心别人的看法。
2
)我们
对于对方有所期待。
可惜对方不会按照你设定的剧本走。
2
为什么不要指望被人理解?
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从人的内心深处讲,每个人都渴望他人的理解和认可。
因为这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认同感。
但实际上我们并不应该追求别人的理解,因为这件事情真的太难了。
心理学当中有个著名的ABC法则:
A:action,即具体的行为;
B,believe,即每个人的信念;
C,consequence,即最后的结果。
由于不同的人,生活背景不同,成长经历不同,造成的个人信念和思维方式也就完全不同。
这会直接导致不同人,哪怕面对完全相同的一件事情,也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判断。
根据不同的判断,每个人的行为就会完全不同,最后造成的结果自然也就大相径庭。
这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想法很合理,但别人就是没法理解的原因。
比如公司当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做失败了。
这时候作为项目的具体执行者,也就是公司员工,思考的主要是,老板会不会让自己背锅啊。
这个想法的根源是:他觉得大部分老板,都是喜欢甩锅给下属的。
但实际上项目做砸了,大部分老板根本顾不上这是谁的责任,因为项目赔钱,最终还得老板自掏腰包填窟窿。
老板思考的是:是团队意愿有问题,还是能力有问题,还是项目本身有问题?
他的思考核心逻辑是避免下一次的失败。
在这种状态下,老板与员工对话,指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其实是有点困难的。
毕竟人与人的认知差距,才是最大的理解鸿沟。
3
如何让自己不再陷入“不被理解”的深渊?
想要处理好理解上的差异,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
多去理解别人。
很多人想问题的时候,都会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
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构思巧妙。但实际上对方可能不买账。
比如文章开头第一个案例,作为员工,其实多问问老板有什么要求,比如截止时间、演示场合,了解的信息越多,自己的做的无用功就越少。
与其要求别人理解你,不如自己主动去理解别人。
越是理解别人,别人也就越离不开你。
2
)
降低人际关系当中,对于其他人的期待。
其实失望的根源是是什么?
是我们对于对方的行为,存在过高的期待。
当人们对其他人有过高的期待时,比如文中开头第二案例,他特别期望对象一下子高兴的跳起来。这时候只要对方的反应跟自己设想的不一样,失望就会立刻到来,紧接着就是不满和委屈。
过高的期望,不会带来任何好处,相反会有很多坏处。因为一旦现实跟自己的美好幻想不符合,自己的心态立马就会失衡。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要有过高的期望,这样会让自己更加关注事情本身。
3
) ”理解不了“的背后,其实是
利益不同。
工作当中,很多时候的不被理解,并不是真的对方不理解你,而是你们的利益存在冲突
。
他不可能按照你的方案去做事,自然就表现的无法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