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微信号:zsnc-ok
吴晓波说,优秀的企业家基本上是一样的:“赌徒+工程师”。一方面要有点“赌性”,敢于承担风险;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影响后再做决策。
而一个好的企业家,无非是在两者之间找一个均衡。
编 辑 | 叶开甫
来 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他们大败落,从巅峰到谷底
唐万新:谜一样的疯狂“赌徒”
德隆系大老板唐万新说过这么一句话,“但凡我们用生命去赌的,一定是最精彩的。”
德隆在唐万新手上从一家西北边陲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一度控制资产超过1200亿的金融和产业帝国,涉足行业之多令人称奇,包括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矿业、零售等等;而其通过各种直接间接手段控制的金融公司同样令人感叹,从信托、证券、租赁再到商业银行,所有的金融工具它都几乎一一囊括。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唐万新最后还是败在了德隆的资本运作上。德隆崩盘后,人们对唐万新做出了两极化评价:痛恨他的人将他描述为“疯狂赌徒”或“黑心庄家”,有大量讨债人声称“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而喜欢他的人将他视为一个不世出的“金融奇才”,甚至一个“宋江式”的现代枭雄。
周正毅:“上海首富”没有明天的豪赌
“我相信每趟火车都有罪恶的货物!”史登堡在1932年所拍电影《上海快车》中的台词如是说。这句话同样可以套用在如流星般滑落的“上海首富”周正毅所搭建的财富迷宫上。
周正毅身上体现了投机性极强的典型“新富炒作模式”——与权势结盟,拿“充水”资产向制度尚不完善的银行套取资金,投身像房地产开发这样令人目炫的游戏,充分利用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的空隙,在一个地方造势,然后在另一个地方买卖图利,从而一夜暴富——最终还是引火上身。
周正毅掌控下的农凯集团一夜衰亡看似偶然事件,其实该公司的“赌徒”心态明显,资本运作缺乏理性。农凯倚靠资本引擎,经过短短两三年间的神速扩张,一跃而成号称总资产200多亿元、年收入15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一时的成功,使周正毅的赌博游戏越做越大,其后果是面临债务膨胀、还贷付息压力大的困局。为了摆脱困局,周后来虽然明知圈钱投机的做法危险,但在连输之后指望能一次性赚回来的“赌徒”心态,使其欲罢不能,深陷其中,才有了现在的结局。
黄宏生:以前“栽”在一门心思赚钱
黄宏生曾与康佳前总裁陈伟荣、TCL董事长李东生被业界称为华南家电“三剑客”。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个性:敢于冒险的黄宏生;执着倔强的陈伟荣;刚柔并济的李东生。
致力于专业化的黄宏生,始终没有放弃对不相关行业暴利的追逐,甚至公开表示,“除了房地产,我还不知道有什么是高利润的,连毒品都大减价”。黄宏生在彩电业务最繁荣时期开始进军房地产,于2004年3月,在海南与鸿洲地产老板王大富合资20亿元兴建海南省最大的地产项目“时代海岸”,涉及资金巨大。据2004年香港廉政公署调查黄宏生挪用的4837万港币已注入该项目,当年11月,黄宏生与其胞弟黄培升在香港被廉政公署拘捕。
2009年,结束近5年牢狱之苦的黄宏生,尽管当年已年过50,却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他从彩电产业的“死人堆”里成功爬出来的黄宏生,转眼却一头钻入了有“家电佬”坟墓之称的汽车产业,连行业大佬美的都曾栽过跟头。
黄宏生的老部下如此评价,他人生的几次跌宕已经把心态放得更开了。黄宏生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演讲则向自己表明了这一点:“以前多数是想创业、赚钱,想有所作为,但现在心态变了,想自己成功首先得想如何让别人先成功。”
成了失控“赌徒”必然遭殃
企业的“赌徒”心态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是什么赚钱赌什么
如一些企业对利益的欲望、利润的追逐毫无节制、没有止境,疯狂进行并购扩张;还有的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紧紧跟着市场感觉走:房地产赚钱,就投资房地产,报业赚钱就投资报业,电信3G火爆,也要设法尝试。其结果是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竞争力日渐萎缩。
二是企求一夜暴富
有的企业在经营中企求一招搞定大群消费者,指望一个产品、一个人、一个点子来救活一个企业,成为一赌成名的英雄。在这一点上,有“标王”之称的秦池教训深刻,虽然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为其博得了一时红火,但终因对广告的过分依赖而败北。
三是笃信“大赌大赢”
一些企业在自觉不自觉地做着危险的赌博游戏:钱少了想办法圈钱要赌;没有钱,借钱也要赌。贪图一时争斗之快,忘记自己有限的生存本钱,希望通过以小博大,实现大赌大赢。发表宏论“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的南德集团牟其中,其“空手套百狼”的大赌就是此种心态。
凡此种种“赌徒”心态弥漫于企业界,其主要原因是有部分企业家错把做企业与赌博同质化。实际上,赌博与做企业绝不是一回事,赌博的输赢结果事前无法预见,而做企业则不一样,对于成败的结果事前可以控制并可以预见。
正如赌徒有输有赢一样,企业如果靠赌,或许能得一时之利,逞一时之威,但最终的下场必然是血本无归。一个在“赌徒”心态支配下的企业或企业家,即使能够一赌成名,其名气和财富也不会长久。
企业的“赌徒”心态有时不是天生的、主动的,而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之后,得意忘形,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机会、威胁的分析和对自身优劣势的正确看待,高估了机会和优势,低估了威胁和劣势。中国企业家失败的原因,70%-80%是在于投资失败,这又源于决策失败。而决策失败其实是“赌徒”心态在作怪。
这个世界上,有机会导向的企业家,也有战略导向的企业家。而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是由战略导向的企业家领导的企业。战略导向的企业家在面对机会判断时,会在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影响后再做决策。
“胆识家”的胜利
王健林:“到了黄河心也不死”
2000年,王健林说我要转型,我要做商业地产,当时整个公司的高管无一赞成,因为商业地产的资金占用非常厉害,负债率比较高,不像住宅快进快出现金流很好。但是王健林力排众议,进入商业地产领域,没想到开始就栽进几个坑里。
由于生意惨淡,业主闹事是家常便饭,先是长春重庆街万达广场打了100多场官司。接着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打了222场官司,换了19任总经理,被称为“总经理的坟墓”。这个过程里,他甚至做出了大胆举动,把原有的租户连本带利全部买回来,然后把整个万达广场炸掉,然后再重新建设重新开业。
可见,如果没有一种强烈的敢于担当风险的精神,是很难转型成功的。王健林有句名言,“别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我架个桥也得过去。”
后来万达从商业地产转文化,又要转大型的旅游综合开发区,整个过程体现出的就是一种敢担风险,敢于不断变革自己。
许家印:“烧钱”搞足球 烧出地产巨头
恒大足球的投入每年少则亏四五个亿,多则亏七八个亿,外界都觉得许家印疯了。但是恒大因此而获得的影响以及市场效应,有两个数字可以证明赌对了,2009年恒大入主广州足球队的前一年,恒大集团的销售额只有300亿,2016年销售额高达3700多亿,超越万科夺得行业第一。
从300亿到3000多亿,如此大的跨度,远高于同业的增长速度,其实跟整个恒大足球的影响力,以及通过恒大足球在全国各地合作的顺畅是分不开的。
中国赌徒太多,
但“会赌”的企业家太少
现在有一个房间,门是开着的,里面黑洞洞的。你明知房间里面有只老虎还要走进去,那就是勇气;如果你不知道房间里面有什么,依然走进去,那就是冒险。当然,仅仅敢于冒险,是不足以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异军突起。这里的冒险,包括风险意识、胆识、判断力。
其实,到底是冒险还是赌博,很难界定,因为,二者只有一步之遥。
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等无处不在,对于一个搞企业或是搞事业的人来说,没有点“赌徒”精神,没有点风险意识还真干不了这一行。
但真正的企业家仅有冒险精神还远远不够。超越常人的一种价值观和人格,才是真正优秀企业家最核心的素质。然而中国赌徒太多了,而有“赌徒”精神并且“会赌”的企业家太少了。
企业家的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对财富无止境的攫取精神,对于商业推动和改造社会的公众精神都是有利的,但是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内省,初创公司需要多一点“赌性”,因为拼效率和速度,大型公司掌门人需要少一点赌性,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通过知识结构主动的自我更新,通过心态的调整来约束自己。
吴晓波说,一个好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强烈的敢于赌博的能力。因为你一定不知道能不能够成功,你要敢花时间,花生命进去去赌。所以企业家一定首先是一个“赌徒”,如果一个没有赌博心的人肯定是做不了企业家的。
“优秀的企业家基本上是一样的:赌徒+工程师。一方面,没有赌性,他不会去做企业家;另一方面一定要会算计。一个好的企业家,无非是在两者之间找一个均衡。像我这样,没有赌性,就不能做企业,而如果赌性太大,又有可能会被我写到《大败局》系列中去。”
中国私企倒闭原因总结,太精辟了!
1、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中国企业最常见的聚散模式——公司创办之初,合伙者们以感情和义气去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或者没有确定,或者有而模糊。企业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企业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2、盲目崇拜社会关系
关系推动生产力,因此社会关系的建立和运用是商人必要的能力;但关系不等于生产力,把社会关系当成解决企业发展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忘记了“打铁还须自身硬”的真理,则企业本末倒置,大患迟早降临。
3、迷信“空降兵”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可不用“空降兵”,不可乱用“空降兵”,不可全用“空降兵”。这方面中国企业的教训已经太多,可永远会有人情不自禁地做错:放弃身边的人才,迷信远方的大师。
4、企业支柱亲信化
一个靠人控制人,而不是靠制度控制人的中国式组织。起源于农民打江山的传统,泛滥于信任危机加重的当代商业社会,是中国以情感为纽带的企业走向规范治理的主要瓶颈。
5、面子大于真理
面子是:我已经这样定了,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真理是:这个方向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弯路,而且很可能此路不通。爱面子的老板说:他妈的就这么去,谁不执行谁下课,玩也要玩到底。
6、商业式迷信
罗盘神签加卦相,诚惶诚恐,测风水测人才;香火缭绕进庙堂,顶礼膜拜,求机运求财富。商海无情,翻云覆雨,谁来保佑?
7、知人而不自知
看人头头是道,看己昏头昏脑。从来没有看清自己在行业中领先的关键因素,一段成功史,满脑糊涂账。也因此,从来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坚持什么,改进什么;如何创新,如何固守。
8、习惯性信用缺失
说话不算数、合同不算数、承诺不算数,这几乎是中国商人部落最常见的景观。对内,规则计划变幻无穷,今天立,明天改,后天再改,手下无所适从;对外,合同承诺一张废纸,视情况涂抹、打折甚至撕毁,合作者有去无回。
9、匪文化心态
民营企业老板如山寨大王,生于青萍之末,长于江湖之野,走的是匪文化路线:关上山寨大门,老子天下第一;冲出山寨掠财,碰壁拐弯,见缝就钻。图的是人生痛快,少一份使命精神;既没有经济上的长远目标,也没有文化上的成熟主张。
10、阶级斗争企业化
企业内部可以搞平衡,但不可以搞斗争。“文化大革命”告诉我们,“挑起群众斗群众”最后所失去的,是企业的效率和凝聚力。
11、沉湎酒色
有人因为无力控制欲望沉湎酒色;有人因为事业再无激情沉湎酒色;有人因为“过去吃了苦”,怀着找补回来的心态沉湎酒色;有人因为“人生苦短”,信奉找钱是为了享受的哲学沉湎酒色。
12、投资冒险主义
拿自己“吃稀饭”的钱去搞投资,或者借来甚至骗来别人“吃稀饭”的钱去搞投资,所谓成败荣辱在此一举,身家性命系于一线,战战兢兢,急功近利,举止失措,焉能不败?
13、投资经验主义
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市场、另一个行业,面对另一群员工或消费者,以当年的感觉投资、布局、生产、销售。指挥还是昨天的指挥,音乐还是相同的音乐,可这一次为何起舞者寥寥数人?
14、投资极端主义
三月前兴奋地投下钱来,三月后沮丧地要抽身离去,前脚踩油门,后脚踩刹车,企业振荡,落英缤纷......投资者的常见毛病,主要原因是对产业投资纵深化及企业竞争复杂化的估计不足。
15、人力资源幻觉
一方面永远高估员工的高度,一方面永远低估员工的水平。
16、过度追求系统平衡
企业总是由各个系统各个部门组成,它们彼此之间需要有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老板过分看重平衡,在奖惩政策、人员提升、部门权限、业绩考核等方面一味强调“一碗水端平”,最后优者不奖、错者不罚,所有部门都吃大锅饭,企业所要的平衡反而荡然无存。
17、抬头批判潜规则,低头猛搞潜规则
从不认为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到来负有身体力行的责任。
18、完美主义群众化
完美主义不是坏事,但若将其扩大化,就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无尽的烦恼与麻烦。
完美主义的老板总想达成最高的目标。他们对下属“高标准,严要求”,因为求之深,所以责之切,总是有太高的眼光、太多的挑剔、太多的责备。
19、附庸风雅
一窝蜂登山,一窝蜂打高尔夫,一窝蜂EMBA,一窝蜂墙上挂艺术品......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切并不是因为爱好或需求,而是因为模仿及炫耀。
20、不学无术
老板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情况,事情一多,就不愿意学习了。很多人不读书,不看报,不看电视,不上网,更不愿意专门花时间参加培训。在他们看来,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只是装点门面的过场罢了。由于长期沉溺于小圈子,信息封闭,知识结构老化,最终要么被市场淘汰,要么被主流遗忘。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