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标准答案吗?幸福,有标准答案吗?
我这么问,相信大家给出的答案都是:没有。
但,真到实际生活中,大家就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觉得自己的标准,就是最好的,通用的,适合所有人的。 甚至,会忍不住想把自己的这套标准输出给别人。
输出的方式,可以正反两个角度来说。
正面的角度,就是“我”越希望你好,越希望你按照我的标准来生活。
比如:
- 父母对小孩生活的控制欲——包括但不限于:催婚、催生、逼考公等
- 成功的人总是忍不住给别人建议,也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建议来生活
这,就是误以为存在标准答案,并认为自己的标准就是最好的,通用的,然后以「为你好」为出发点,去向别人输出自己的标准,希望别人认同并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生活。
反面的角度,就是我为了在你身上找优越感,非得把你拉进有利于“我”的标准里。
比如:
- “我”学历高,就成天在学历低的人身上找优越感,动不动就把学历来说事儿
- “我”有房,就成天在没房的人身上找优越感,动不动就把房子多重要来说事儿
- “我”是本地人,就成天在外地人身上找优越感,动不动就拿城里乡下来说事儿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可以在上述的描述中,找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
这就是我说的,大家嘴上都说着没有标准答案,但一到实际生活中,潜意识里面,都觉得是有标准答案的。
那,觉得有标准答案,有啥不好吗?
我的答案是:标准答案,会让我们变得狭隘。
为什么说会让我们变得狭隘呢?
第一,当你打从心里觉得人生是有标准答案的时候,你就很容易被大众同化。
比如说主流思想是觉得「进体制」是好工作的标准答案,但你并不认可这是标准答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 要么你坚持自己不符合主流的看法,非常痛苦地想要说服别人,或者说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被同化,就意味着你只能在一条拥挤的道路上前行,只能把自己塑造成适合这一条道路的模样。
而如果,你心里觉得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面对同样的场景,你的想法就会是:
- 你觉得进体制是好工作,没问题,那是你的标准,你按照你觉得好的标准去过一生
- 他觉得上市公司是好工作,没问题,那是他的标准,他按照他觉得好的标准去过一生
- 我觉得自己当老板是好工作,没问题,这是我的标准,我按照我觉得好的标准去过一生
这样,人生才会有多样性。
第二,认同标准答案的我们,很难看到别人的好。
这就好像学历高的人,出去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就容易把关注点和沟通重心往学历上引。
赚钱多的人,出去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就容易把关注点和沟通重心往搞钱上引。
这,都是希望把别人拉进自己的标准里,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但实际上,人生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多个维度的。
我好,不用建立在「我比你好」的优越感之上。
我觉得你好,不代表我就变差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别人的好,为别人的好开心,甚至,向别人的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