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清
来源:
电商头条
(ID:ecxinwen)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自从快递柜诞生之后,快递员就越来越懒了,惹得民怨四起。
刚开始还会电话告知,现在连个短信都没有,每次都是要上淘宝查物流,才知道自己的快递到了。
小件商品也就算了,最恶心的是,买了大件商品,家里明明有人,还备注了送货上门,最后还得消费者自己扛着几十斤重的物品走大半个小区!
我们能体谅快递小哥不容易,但是,对于明确需要快递上门,却依旧得不到该有的服务这就很不应该了。
如果继续纵容快递员的懒,消费者应得利益又该由谁来保障呢?
近日,长沙一消费者终于忍不住了,一举将快递公司和丰巢公司告上了法庭!
快递不送上门,消费者把快递公司和丰巢公司都告上了法庭
4月26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消费者刘某状告申通快递公司长沙分公司和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一案。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消费者刘大华在淘宝买了一盒茶叶,申通负责派送,但快递员未经通知直接把包裹放在了丰巢快递柜,让其自取。随后,
刘大华与快递员取得了联系,
明确告知快递员,自己的货物需要当面验货,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处理完退货事宜后,刘大华就将负责此次配送的申通快递公司和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告上了法院。
重点来了:
-
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把快递放在了丰巢快递柜
,相当于把消费者隐私共享给商家,丰巢公司与申通构成共同侵权。
-
消费者明确告知要当面验货,却遭到快递员拒绝。
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和今年5月1日执行的《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规定: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
,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很明显,快递公司侵犯了消费者应有的权益。
因此,刘大华提请法院判令申通公司和丰巢公司以书面形式向自己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1000元;赔偿律师费损失5000元。
有网友认为刘大华是小题大做,还有人嘲讽刘大华有这打官司的时间还不如下楼取快递当运动,当然也少不了“体谅快递员的辛苦”的同情心……
但是,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我们能体谅快递小哥不容易,但是,对于法律明确规定的、消费者应得的利益却得不到保障,这就很不应该了。
如果默认这种行为的存在,就是在损害消费者自己的权利。
“滴滴杀熟”事件还留有余热,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能太健忘!
不送货上门,快递柜不背这个锅
以前,在没有快递柜时,消费者的困扰是:人不在家,快递却到了,包裹随便放又很容易丢失。
当时,快递小哥花样藏快递还引发了网友一波花式吐槽。▼
直到,24小时自助取件快递柜的“诞生”,才完美的解决了快递无人签收藏门口的尴尬。
也就是说,
设立快递柜的初衷是为了方便消费者不在家时收快递的。
注意了:
快递柜使用的前提是
消费者不在家!
那么,这项便民服务是什么时候开始被滥用了呢?
大概就是从你,从我,从他,从第一个在家却默认快递放快递柜的人开始……
人都是有惰性的,每个人都想追求最快速的方法解决问题,快递员当然也一样。当他们发现快递柜这个bug——可以省去打电话的时间、等用户开门的时间,一天可以多派几十单,拿更多的提成,而且没有投诉时,他们理所当然地就会利用了。
而且,随着消费者的纵容(体谅快递小哥的辛苦),越来越来肆无忌惮。
让坐月子的新妈妈下楼取快递▼
让中风患者跑上跑下却取不到快递的▼
还有加钱恳求快递员送货到家被拒的▼
快递员这些种种行为,终于触犯到了用户的底线。
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矛盾,请不要让消费者来承担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工具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们只可能是得到了适当的运用或不适当的运用。
毫无疑问,智能快递柜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快递行业连续12年以接近50%的增速高速增长,2017年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大关,预计至2020年全国年快递量将达到1020亿件。
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快递从业人员的严重缺失。2017年全国快递行业从业者不到300万人,在末端派送环节,仅仅依靠人力已经难以跟上行业发展。同时,快递员群体的流失率大,对配送速度和成本的要求愈发苛刻。
在此背景下,智能快递柜的普及,通过加快周转率,就极大地促进了快递行业降本增效,成为了解决物流末端配送能力不足主要方式之一。今年5月1日执行的《快递暂行条例》也明确表示了要
鼓励发展智能快递柜
。
但是,快递行业最大的矛盾却不在于此,而是其奖励模式有问题——
快递员只有多送快递,才能拿到高工资!
讲真,快递公司苛刻,快递小哥说起来也委屈,我们也体谅他们的辛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矛盾,需要消费者承担。
事实上,解决快递不送上门的方法简单到不行——
打个电话,让消费者决定送货上门还是放快递柜。
ps:对大多数辛勤工作的快递小哥,送上深深的一躬!对态度恶劣的快递员,风清觉得直接投诉也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