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疼孩子的父母,会养出只心疼自己的孩子。
如果想要孩子未来走得更稳,父母需要带着点“狠心”。
——鹿妈
◆
◆
◆
谁说当妈就得做黄脸婆?
40+如何亢老,减少“妈味”?
一定要试试口碑爆棚的经典国货「欧诗漫」
1套=亢衰镁白+补水修复+紧致淡纹
本周五上午9:30欧诗漫特惠专场
9.9元抢精华、面膜,数量有限!抓紧预约!
▽▽▽
作者 | 枫子
为什么孩子不孝顺
从你上菜时就做错了
前几天,她拖地时,一不小心脚底打滑,狠狠地摔了一跤,痛得她龇牙咧嘴。
当时,她儿子正在客厅看着动画片,眼见她摔倒起不来,却没有过来扶一下,或者关心一下,而是瞥了一眼,然后就继续看电视了。
朋友又气恼又心寒,真想好好说儿子一顿,奈何脚上的刺痛感不断传来,她只好一瘸一拐地出门看医生。
许久,她儿子才打电话过来,问的却不是“伤得怎么样”,而是“怎么还没回来?晚饭什么时候有得吃”。
就知道吃,就只想着自己,朋友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生了个白眼狼。
平日里,朋友对儿子无微不至,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一定把儿子的一日三餐安顿好。
每次她还在炒菜,就叫儿子先吃着,等她出来,桌子早已一片狼藉,好吃的菜也被儿子吃光。
教育专家卢勤曾说,“一个家庭,假如在饭桌上菜时家长摆错了位置,将来就没有你的位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志亮也说:“每个小孩子都十分在意吃的,所以在饭桌上就能造就一个自私的孩子。”
孩子不孝顺,不心疼父母,其实都是父母一口一口喂出来、惯出来的。
孩子吃饭的模样
藏着孩子最真实的教养
看似小小的一方餐桌,一个家庭的教养却全在里面了,礼貌、忍让、自私、分享……都可见端倪。
一位爸爸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这位爸爸对儿子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
儿子很疑惑,爸爸便解释道:“你看他夹菜时,习惯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
后来,这个朋友真的因为一点儿小利益,就果断背叛了他,验证了父亲的话。
一个孩子,若在吃的面前都很自私,总是挑三拣四,不顾他人,不懂分享,不知规矩,那他长大了又能有多大概率是孝顺的呢?
可生活中,很多家长却总觉得一家人吃饭没有那么多讲究,不仅无视餐桌礼仪,还在餐桌上无底线纵容孩子,给孩子特殊优待。
一位奶奶,每天接到放学的孙子后,都会带着孙子先去学校旁的餐馆吃面。
一人一碗牛肉面,奶奶却每次都把自己的牛肉都夹到孙子碗里,然后一脸慈爱地看着孙子大口吃肉。
有一次,奶奶去窗口端面时,提前把自己碗里的牛肉都夹到孙子碗里。孙子没看见,便嚷嚷着要奶奶把肉给他。
奶奶再三解释已经夹进去了,但孙子就是一口咬定奶奶把牛肉偷吃了。期间,男孩一边叫嚷,还一边用筷子粗鲁往奶奶碗里掏,直到全部面条都掏在了桌子上。
即便如此,男孩也没有停止对奶奶的谩骂,反而哭闹更大声了。
不禁想起一句话:
家长太疼孩子,往往养出一个只疼自己的孩子。
在心理学上,就有个词叫“受之无愧感”:指的是孩子习惯了接受,就会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应当。
餐桌上,饭菜若都按着孩子的喜好来,总是给孩子特殊照顾;好吃的也都紧着小孩先吃,大人自己随便将就,孩子就会“受之无愧”,不懂感恩。
所以,孩子再小,也别给孩子太多纵容;餐桌再小,也别少了该有的教育。
想要孩子不自私
这五点教育不能少
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孩子以后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小小的饭桌,看似不起眼,却是家庭教育最好的修道场。
一蔬一饭,一勺一菜,都通着人性,既照出吃饭人的品行,又照出众生百态。
父母要想培养孝顺的孩子,不妨从餐桌开始,给孩子立下这几条规矩。
因为家里有长辈帮忙带小孩,隔辈的宠爱通常都是更胜一筹。
应采儿家里也不例外,比如Jasper想吃什么外公就立刻按要求给做。
被应采儿发现几次后,她便给Jasper下了严重警告:家里不是餐厅,人家煮了什么你就要吃什么,不许对饭菜挑三拣四。
是啊,把家当饭店,只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特权感,认为自己的需求就应该被无条件满足,从而逐渐变得自私与冷漠。
趁早让孩子明白,不管饭菜是否好吃,是否合胃口,饱含的都是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孩子才懂得感恩。
为了让孩子及时吃上热饭,不少父母总会在饭菜快要好的时候就叫孩子先吃饭,养成了孩子先动筷子的坏习惯。
殊不知,几分钟饿不坏孩子,却能教会孩子什么是尊重。
当孩子喊饿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也饿着肚子,但还要煮饭菜,要想快点开饭,就要一起帮忙。
另外,如果遇上某个家庭成员不能回家吃饭,父母也要带着孩子提前分出一份干净的饭菜留给他。
这件事虽小,却让孩子知道,尊敬和孝顺长辈是必须要做的事。
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从小被家里宠着的,被优待,被放在家庭C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特殊照顾,只会滋养孩子的自私;一味宠溺,只会给孩子唯我独尊的错觉。
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家庭中谁才是最重要的人。
餐桌,不仅只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地方,更是展现自身修养与素质的场所。
而在饭桌上不顾他人的感受,吃饭声音大,到处掉饭菜,夹菜时挑挑拣拣,就是自私和没有教养的表现。
试想,一个从小就不把别人的感受看在眼里的孩子,长大后又如何指望他能设身处地为他人找想呢?
教会孩子管好自己,顾虑他人,他才能懂得自尊与尊重别人。
之前,我肚子有些不舒服,便叫女儿吃完饭后把餐桌收拾干净。
结果女儿竟然跟我说:“我可以帮你收拾碗筷,但你要给我看一集电视。”
为了让女儿可以多一点时间学习,我一度大包大揽,不让她做一点家务,干一点活,结果我费心费力,她却把我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坚持让女儿每天饭后收拾餐具、清理垃圾。
从而让女儿明白,自己是家中的一份子,任何家务活,自己都有义务做。
多实践、多体验,孩子才能看见父母的辛苦,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在劳动和付出中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