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标志从旧时代向新时代的过渡 ,外媒预测2025年的十大商业趋势预测,这些趋势描绘了一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未来图景。
2025年将是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过渡力量(如经济放缓、通胀下降和利率降低)将超越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影响(包括通胀担忧、预算赤字以及美国政策驱动的高利率)。预计美国的通胀率将降至2.5%,全球主要央行也将纷纷下调利率。具体而言,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泰国银行预计将分别降息两次、四次和三次。这一系列措施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平稳过渡。
在2025年,人工智能与技术将继续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据预测,全球IT投资将增长8%,达到3.6万亿美元。安永数据显示,30%的美国企业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这一比例较2024年的16%显著上升。然而,Gartner警告称,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约有30%的人工智能项目可能会遭遇失败。在硬件方面,芯片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Nvidia有望继续保持其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与Arm和谷歌等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的角逐。与此同时,各国都在争相吸引芯片制造业。台积电将在美国设立其首家工厂,而美光则计划在印度启动生产。
2025年,医疗保健部门将面临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届时,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12%。尽管医疗需求将持续增加,但预计全球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将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11%降至10%。经济学人智库(EIU)预测,全球医疗支出将达到11万亿美元,其中一半将来自美国。在创新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制药行业将迎来重大突破,包括推出负担得起的减肥药、猴痘疫苗、禽流感疫苗、新冠肺炎疫苗以及癌症mRNA疫苗。全球药品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7万亿美元。
2025年,全球能源消费预计将增长2%,达到145亿吨石油当量的历史新高,其中化石燃料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0%。这将导致碳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1.7倍。煤炭将继续是亚洲的主要燃料,特别是在印度和俄罗斯。在石油市场,欧佩克+将通过调节产量,将布伦特原油价格维持在每桶75-77美元之间。
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供应中的份额预计将增至14%,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占世界电力的六分之一。各国正在积极扩大清洁能源投资,例如印度的太阳能发电厂、赞比亚的小型电网和德克萨斯州的地热发电厂。泰国计划将其可再生能源份额提高到20%。核能将在亚洲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中国,将实现年产20万吨绿色氢的目标。
2025年,全球汽车行业预计将实现2%的增长,而电动汽车(EV)的销量则有望飙升近25%。尽管续航里程和高昂的价格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但这一趋势不可阻挡。挪威雄心勃勃地计划在2025年成为全球首个所有新车均为零排放的国家,此举无疑将为其他国家树立典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将设立低排放区,以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这些预测不仅揭示了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将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其销量将占全球总销量的一半。比亚迪正通过在巴西和匈牙利新建工厂,力争在中国以外的市场销售100万辆汽车。VinFast则将目光投向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力求在这两个新兴市场取得突破。此外,大众汽车和特斯拉也在积极研发成本更低的电动汽车,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然而,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可能面临更高的关税和更严格的监管,这将对其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构成挑战。
总之,电动汽车的崛起不仅标志着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各国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新的路径,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预计今年全球旅游业将超过2020年的16亿人次,中国出境游客将超过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占所有游客的10%。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将受益于放宽的签证政策。亚洲的旅游支出份额将达到37%,与欧洲持平,而欧洲将继续吸引超过一半的国际游客,尽管有反过度旅游的抗议活动。印度游客将增长17%,达到2900万人,其中70%在亚洲境内旅行,人均消费1400美元,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33美元。
在2025年,全球房地产市场预计将从利率下降中获益匪浅,尽管商业区的活力仍不及疫情前的水平。随着混合工作模式的普及,员工每周只需到办公室工作2-3天,这促使了办公空间租赁市场的逐步复苏。黄金地段的零售业依然表现强劲,而由于线上业务的降温,仓库租赁需求则有所放缓。预计抵押贷款利率将有所下调,然而住房短缺的问题将持续推高房价和租金。在中国,房价预计将下滑4%,而在美国,写字楼的价值则可能因坏账增加而进一步缩水。放眼全球,总计2.1万亿美元的房地产贷款将在这一年到期,其中约四分之三集中在美国。
在2025年,随着采矿和金属行业绿色政策的推进及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预计金属价格将显著攀升。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的预测,贱金属指数有望增长7.5%,超越2022年的历史记录。铜价将因电缆和电池需求的增长而受益匪浅,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将为钢铁、铁矿石、铝和锌等金属提供坚实的支撑。锡的价格也将随着电子设备消费的增加而稳步上升。
在经济不确定性笼罩之际,黄金与钻石作为避险资产将继续保持其独特的吸引力。然而,由于电动汽车销售增速放缓以及新型电池技术的试验,镍、钴和锂等关键电动汽车金属的增长势头将有所减缓。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也凸显了技术创新在塑造未来金属市场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预计到2025年,5G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迎来迅猛发展,用户基数将增长25%,达到惊人的28亿。届时,5G智能手机将占据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三,成为市场主流。然而,这一技术的普及并非一蹴而就。在某些地区,尤其是尼日利亚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宽带网络的发展依然步履维艰。此外,依赖海底电缆的国际连接也面临着地缘政治冲突所带来的风险。尽管如此,若频谱分配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OneWeb和Starlink等卫星互联网服务有望从中获益,为全球通信带来新的希望。
2025年的交通运输业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海运领域持续受到中东紧张局势的影响,运营商们不得不应对欧盟更为严格的污染费和免税贸易法规。陆路运输方面,由于老龄卡车司机的退休潮以及缺乏合适的替代者,物流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正致力于将海南打造成为一个与中国香港相媲美的国际贸易中心,尽管目前集装箱数量仍显不足。这一宏伟蓝图能否实现,尚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