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让一个25岁的交警下定决心:
坚守在20米宽的马路上,为学生站岗。
这一站,就是33年。
2日清晨6点50分,2020年第一个上学日。
58岁的杨传峻准时出现在大连旅顺口区迎春小学门口,这是他第33年的护学岗。
很多学校都有护学岗,但像杨传峻这样猫腰护学的不多。
他一边指挥车辆慢行、暂停避让,一边猫着腰领着陆续抵达的小学生过马路。
这一趟是两个孩子,他一手一个拉着过;
下一趟聚集了四五个孩子,他像老母鸡一样展开双臂拢着过。
“站好护学岗,把腿动起来是关键。
”杨传峻说,孩子小,经常到马路中间,想起什么事就往回跑,一把能拽住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这条马路20米宽,一天得走800趟。
”
驾车在迎春小学门前的迎春街走一遭,就能体会到杨传峻为什么把安全的弦绷得这么紧。
东西走向的迎春街到迎春小学的地方正好是个大斜坡,驾驶员视野差,如果没有预判,车速很难降下来。
1987年,刚走上交警岗位的杨传峻就在迎春小学门口目睹了一场车祸。
一个小学生被疾驰的轿车刮倒,左腿骨折。
“看到孩子的惨状和家长的泪水,我就下了决心,给孩子们站岗,让他们平安过马路。
”
从此,迎春小学门口多了一抹荧光绿。
33年来,除了非出不可的公差,杨传峻每天早上6点50分到8点、中午11点到12点、下午3点40分到5点,一天三次风雨无阻到迎春小学站护学岗。
田立新和老杨共事十年了。
他说:
“我们都管杨哥叫‘杨铁人’。
可哪有铁人啊。
老胃病犯了,他咽下几片药坚持站岗;
几次发烧打吊瓶,眼看到3点40了,他拔下针头就往学校跑。
”
手拉手拉着孩子过马路,杨传峻脑子里想得最多的是安全,但一批批孩子得到的远远不止平安。
2019年12月末,旅顺下了一场中雪。
雪后第二天中午,四个刚上初一的学生拿着铁锹回到了迎春小学。
“每次雪一停,杨爷爷都会扫,我们来帮帮他。
”
看着孩子们还显瘦弱的臂膀,老杨落泪了。
他说:
“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
”
迎春小学党支部书记于艳志说:
“孩子们天天站在马路边把手伸给杨警官,日复一日就会懂得,这就是奉献,这就是坚持不懈。
”
如今,杨传峻护学岗的知名度在旅顺越来越高,旅顺的驾驶员行驶到迎春小学时都会自觉地减速、停车。
老杨只要手里没拉着孩子,就会向停车避让的驾驶员敬礼。
驾驶员或挥手、或微笑回敬。
“驾驶文明就在这一敬一回中逐渐养成、丰厚。
这是从根上保障安全。
”大连市交通警察局旅顺大队大队长宋斌说。
杨传峻33年为学生站岗感动了很多人,影响了很多人。
75岁的高维珍就是一个。
9年前,退休工人高维珍义务来到杨传峻身边当起了协警。
从此,老杨身边多了一位大嗓门的帮手。
高维珍嘴里含着哨子、手里拿着旗子指挥车,杨传峻手里拉着孩子,老哥俩配合得天衣无缝。
执勤间歇,记者看到高维珍左手食指的关节上有一个比黄豆粒还大的茧子。
“一天开200多次车门,早就磨出茧子了。
”为了让送孩子的车辆即停即走避免拥堵,高维珍每次都迎上去开车门,抱孩子下车。
“开车门时,孩子们都说‘爷爷好’,心里热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