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禽报网  ·  企业\\同比大增120%!新希望2024年预 ... ·  22 小时前  
禽报网  ·  鸡报•2-8\\毛鸡乱,3.0-3.4都有; ...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大凉山支教瓜”爆了,牵出更多内情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7-10 16:00

正文











































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里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你无法想象,一副副慈眉善目的清秀外表下,究竟包藏着怎样的歹心。
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
这个地方在国内知名度很高,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贫穷。
大凉山的穷,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经济低下,它的穷,渗透在这块土地的方方面面。
它像是个被改革开放遗忘的孤儿,默默在等待救援。
想要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最迫切的是从思想上开始。
改变教育、前往当地支教,成了一批又一批爱心人士支持大凉山发展的急先锋。
可就是这么个大慈大悲的公益活动,愣是爆出了大瓜:
大凉山,如今逐渐沦为了“公益支教的秀场”。

这两天,央视新闻发表了一篇文章《7天支教费上万,大凉山沦为“公益秀场”?》,瞬间登上了热搜。
文中指出,历来流行的大凉山支教公益行动,如今居然形成了从宣发引客到高价支教售卖的利益产业链。
不少研学机构打着“公益”的旗号, 将大凉山的孩子包装成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 打造出 “7天短期支教大包研学项目” ,收费上万元。
何为“大包”?
为何又能收费如此之高?
你可以理解为这个所谓的7天支教项目,就是一个披着“公益”外皮的大凉山之旅。
7天6晚时间,包交通、包食宿、包学生课堂安排,总之领包前往,包一切。
最最重要的, 7天结束就能拿到“ 志愿者公益证书 ”、“ 乡村助学研学报告 ”等 证件 ,这才是利益链的核心。
更有一些豪华研学团,甚至卖到了7天4万元的天价。
他们宣传“标配”视频中,常常会有大凉山的孩子光着脚身背干柴走山路以及挖土豆、生火做饭等镜头,借此放大悲情博取公众同情。
动之以情、抛之以利,吸引着所谓的“支教研学者”前赴后继前来。
尽管距离暑假还有大半个月,但不少研学机构推出的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却早已售罄,甚至还有候补者正在排队等捡漏。
伴随着太阳的升起,一批又一批的 研学团 涌入大凉山,被一辆辆大巴车送往各个县城。
“租个一个场地,或和学校联系好,承诺某种利益赞助,就可以招募到学生参加所谓的免费夏令营。”
其实这些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成为某些人的镀金石。
而这些人来到后,又能做些什么?
7天时间抛去路程,只剩下5天时间,就是这5天时间,能用在孩子身上的也少之又少。
有些支教研学团甚至是“走马观花”,给大凉山的孩子发一下礼物,合影完就走了。
更可恨的是,有些“支教老师”甚至就是小学生。
他们将英语单词和26个字母写在白板上,教导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孩子。
城市孩子向山里孩子分享生活,一场看似和谐的交流变相成了“凡尔赛”……
7天过后,他们又被一批批送出大凉山。
这趟大凉山之旅,他们 获得公益时长或是乡村支教调研报告等,便可以为申请海外留学、择校、评优提供相应证明。
而大凉山的孩子们又得到了什么?
每天疲于应付那些名目繁多的研学团,有些孩子一个暑假甚至要接待五六拨支教团。
支教群体流动性大,课程完全无法顺畅衔接,学到什么,孩子们也说不上来。
只知道每天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被人拖来拖去。
然而,这背后还有一个更可怕的问题。
在孩子们心中,老师是神圣的职业。
这些从大城市来的“爱心老师”,更是他们通往外面世界的心灵之窗。
可在这一波又一波的镀金者眼中,这群天真的孩子只是任人欺凌的“妓女”。
他们像是深夜登门的嫖客一样,连脱裤子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这又会对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会造成何种伤害?
我不敢想象。

商家赚的盆满钵满,支教群体获得了自己晋级路上的通关文牒,只有大凉山孩子们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一个又一个无辜的孩子,成了这条 “公益生意链”的燃料。

公益,居然沦落到了论斤卖的地步。


其实,这种情况很早之前就出现过。
只不过那时候还是个例,没有形成如今“批发市场”的规模。
曾经被官媒点评为“山村最美支教”的龙晶睛,说是利用支教做生意的鼻祖也不为过。
她声称自己从高中时期就出国留学,在外留学9年,是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硕士。
此外,连续10年去山村支教,硕士毕业后更是放弃高薪工作,组织超过1500名志愿者参与支教,帮助超过2000多名山区孩子…
可谎言就是谎言,经不起任何推敲。
有人发现,不过是专门带着单反、无人机,化着美美的妆,拍视频宣传自己,为的是做支教相关生意。
后经查证,更发现她名下的公司组织的7天支教活动,每人收取5000元,真正给孩子们上课的时间是2天,其余都是山区活动。
主要目的就是支教结束提供中英版支教证明。
而这个公司,在未取得公募资格的情况下,全网发布二维码收款信息,面向社会公众进行资金募集,公开募捐193万元...
如今那些打着公益旗号的研学机构,想必没少从中汲取经验。

除了支教行业,假公益、假慈善更是无处不在地渗透在大凉山的各个角落。
之前,我写过一篇曾经红极一时的带货主播“凉山孟阳”。
2018年,她在网上称自己父母双亡,为了照顾弟弟妹妹不得已辍学。
视频中的她总是皮肤黝黑、衣服破烂、满脸污垢。
有时背着一筐筐重重的红薯艰难行走、有时干着农活挥汗如雨、有时赶着羊群肆意奔放。
一副大山深处孤苦无依贫苦女孩的形象。
明明自己过得百般不如意,却还看不得人间疾苦。
她希望五湖四海的网友朋友们,能帮助一下村里的父老乡亲。
凄惨的身世外加坚毅的性格,引发无数网友同情,不到五年时间,凉山孟阳就拥有了400万粉丝。
红了后,她开始带货,推出一系列产品并声称是大凉山原生态农产品。
有网友因为同情她的遭遇,千里迢迢跑去她的家乡探望,结果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她的父母健在,土坯房也是假的。
而且,她还开着豪车、戴名表、穿大牌衣服、出入高档场所。
用村民的话: “他们家在这里算是富裕的。”
最可恨的,她销售的那些所谓的大凉山特产、本地货,和大凉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全是五湖四海采购来的货品。
却顶着大凉山的名号,挂羊头卖狗肉,消费大凉山的苦难,只为自己的发财之路。

比假支教、消费苦难这种间接伤害更可恨的,是直接对弱势群体的摧残。
2021年6月,凉山州公安局披露过一个名叫“韩文团队”的“情感带货”案例:
他们拍摄过一个叫阿佳的小女孩,对外称她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她和两个姐姐一起跟着奶奶生活,十分拮据。
视频里,阿佳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含着泪水好不可怜。
实际上,这都是韩文团队的拍摄者提前滴好的眼药水。
眼药水若是不够逼真,就用手硬生生把阿佳掐哭…
2023年2月,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发布了多条大凉山农村老人和孩子简陋生活环境的视频。
视频中,云南波波将好心人资助的3000元现金交给老人,并叮嘱老人要把钱放好。
视频文案上还写着: “已经安排好了,感谢大家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