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视独家
“影视独家”订阅号专注于国内外电影、电视剧与新媒体的行业观察以及业内人士访谈,与“广电独家”订阅号共同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如有合作需求请联系总经理江耀进,联系电话1305168702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蓝鲸新闻  ·  国庆档新片票房破6.8亿,《志愿军》《749 ... ·  4 天前  
蓝鲸新闻  ·  国庆档新片票房破6.8亿,《志愿军》《749 ... ·  4 天前  
张小北  ·  //@宝玉xp://@马少平THU://@震 ... ·  1 周前  
张小北  ·  //@jedicat://@-罐儿-://@ ... ·  1 周前  
深焦DeepFocus  ·  学员招募 | 维克多·艾里斯电影大师导演工作坊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视独家

众多演员最新片酬数字见光,真实可靠!

影视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3-31 23:59

正文

来源 ∣ 凤凰娱乐 ,新京报 ,南方日报 ,文化产业新闻


前不久,钟汉良与江疏影主演了一部电视剧《一路繁花相送》。近日,这部剧的制作方北京领骥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开了一份《公开转让说明书》,剧中几位演员的片酬一一曝光。



据了解,演员合同签署于2016年2月,其中,钟汉良所在的公司获得了5000万,作为钟汉良片酬。相较之下,女主角江疏影的片酬却只有550万,跟钟汉良差了接近10倍。演员李晟在剧中演女二,从合同来看,片酬大概在150万左右,相差同样很大。


随着钟汉良等人片酬被传开,更多演员的最新片酬同时见光,而且那张截图出自企业转让说明书中,具备真实性!



在2014年,唐人支付给霍建华工作室1320万,支付刘诗诗1500万,支付胡歌1200万



上面有一个叫做上海一菡影视文化工作室的,经过查找,是陆毅的工作室,那也就是陆毅的片酬是1800万



2013年支付吴奇隆片酬劳务费1700万


(以上截图均出自唐人转让说明)


我们再看看郑爽,去年郑爽从首映时代撤股,当时的声明里面明确表明,《夏至未至》支付郑爽的费用为1200万



下面还有一份耀客传媒的公开转让截图,里面有一条关于张萌片酬的文字,片酬支付350万



还有一个关于《离婚律师》里面,这个截图里,第一个是姚晨工作室,第二个是吴秀波工作室,也是就姚晨片酬3290万,吴秀波3263万



还有《女不强大天不容》片酬,海清1520万杜淳1290万



这样看下来,其实在2013-2015之间,演员片酬基本都在1000-1800万之间浮动,最高片酬可能就是姚晨的3290万。



高片酬的起因:演员明星化


是什么造成当今演员高片酬的局面?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毛病,得从演员的明星化讲起。


人们总说过去的演员如何朴素,如何敬业,而今天的演员如何浮夸,如何耍大牌,但其实个中的差别并不仅仅在于人品,而在于两个时期的演员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了。今天“明星化”是演员的普遍特征,它表现在演员与作品的分离(不靠戏活着)以及双重商品化上,这既是直面市场和大资本要求的结果,也是资本投入获得高回报的前提。


原本影视作品与其他商品具有关键性的差别,即它对精神意涵的塑造与追求——需要由不断的揣摩、打磨与演绎来达成——但这与商品化所要求的批量生产、快速成型以及控制成本有相当的矛盾,而矛盾的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烂片当道”。一部烂片可能是审美与能力的问题,但一堆烂片就主要是生产性矛盾的问题。


这里讨论的是“商品化”而不是“商品”。商品化的问题在于作为商品的影视作品不断地被放大交换价值。而明星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不是演员,而是营销人员——通过营销来完成影视作品交换价值的最大化。


而营销效果的达成需要明星自身依靠广告、真人秀、通告甚至绯闻等快速曝光以及多重塑造的方式不断地商品化——只有自己首先卖出好价钱,作品才有可能卖出好价钱。这就是今天的影视剧作品都喜欢用当红小鲜肉的原因,而会不会演戏一点也不重要。


因此,明星的高片酬也是影视作品营销成本的一部分。而营销成本的高速增加几乎是今天所有商品生产领域的整体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明星片酬本身,而是今天整个影视行业乃至娱乐工业的生产逻辑。


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单一的整改举措都很难有成效的原因,因为这个局面是系统造就的,一环扣一环。




市场调节因何不可行?


更加令人忧心的是今天的整个舆论空间也在不断地配合这种趋势,一方面,各类媒体前仆后继地生产各类娱乐资讯,其本身成为演员明星化、明星及作品商品化必不可少的一环。另一方面,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攻势也在不断地塑造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趣味及其社交休闲方式,从而使得后者牢牢地并多层次地吸附在整个庞大系统之内。


明星的高片酬是这一整套商品化生产体系的必然结果,不创新生产方式以及拷问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单一依靠行政手段短期内表面看也许有一定成效,但却有可能使得高片酬的支付转为地下,以各种暗渡陈仓的方式完成。


然而,那些说什么应“完全由市场来调节”的观点也不靠谱,因为没有哪个市场能够脱离人而存在,指望一个教科书式的市场来拯救一切,实则映射了我们对现实的无能为力。


尤其是真人秀时代开启之后,明星艺人们大多都参与了电视综艺的录制,这成了他们本职工作之外的第二战场,甚至是主战场。其实真人秀拼明星的现象已经引起政策层面的关注。


此前总局曾发出“限真令”,要求真人秀节目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不能助长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风气”。影视产业不能成为资本的游戏,不管从业者还是观众,都在呼唤良性的行业生态。


耐人寻味的是,一方面在抱怨明星片酬高,另一方面又愿意砸钱请明星,制作方陷入两难境地。一位制作人的说法颇具代表性:“国外大多数真人秀的参与者都是普通人,节目效果和收视率也很好,但依靠广告赚钱的中国电视节目,只有有明星加盟,广告商才愿意赞助。”




如何解决明星高片酬现象?


毕竟明星的片酬已经畸形,如果不进行管理,光靠市场调节也不是很现实,而且因为资金聚集到影视行业过多,投入到实体的资金就少了,这样不仅影响就业还会影响消费信心,如果中国经济走入消费不足就麻烦大了。


从影视收购环节解决现在很多电视台都是看明星购买影视作品,比如某人出演的就会给比较好的价格,不是某些明星演出的,哪怕质量很高都不会购买,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


看看现在很多电视台的影视剧质量,根本就不能看,大家是不是已经很少看电视了?对于一些吹得很厉害,但是质量不高的影片是不是也背后破口大骂?这种放的机构诈骗,看的观众骂街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总有一天会失去耐心,而远离影视市场,那个时候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市场就又回到原点了。我想这不是要选择的道路吧。


阻断通过影视行业洗钱影视业的泡沫,最大的原因还是洗钱造成的,不阻断洗钱的通道,这个泡沫不会破的,所以一方面要严格限制外籍艺人的使用,毕竟国内的人员要带大量钱出去会被限制,用最少的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可以有效地阻挡很大一部分洗钱操作。


除了限制外籍艺人的使用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对明星的高片酬课以重税,明星洗钱替某些人将钱带到境外,明星拿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如果能对高片酬课以重税,那么这种洗钱方式的损失就过大了,很多人会放弃通过明星片酬洗钱,这样就能让这个行业减少泡沫的产生。


严厉打击恶性炒作明星经济公司想要让明星值钱,首先必须要炒作,这就造成很多恶性炒作,比如炒作明星的绯闻,通过水军在网络上踩竞争同一角色的同行,在一些公共场合穿着暴露,炒作一些敏感话题等等。


因为各种炒作,各种欺骗观众的伎俩,造成了娱乐圈的乌烟瘴气,不堪入目,而且还因为吸毒等丑闻带坏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这种恶性炒作对于中国的娱乐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影视独家”专注于影剧与新媒体的行业观察,与“广电独家”共同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