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警惕!广东爆发2起,均在学校! ·  昨天  
直播海南  ·  蒋超良被查!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大桥通车1年多开裂?官方通报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事关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最新提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豆瓣评分9.2!被刘慈欣誉为“人类想象力天花板”的神作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0-03-20 16:37

正文



1980年,一位叫刘慈欣的年轻人,触到了人生的一块黑石板——他读了一本当时很“地下”的书,此后便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

“我读完后出门仰望星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神秘。这以后,星空在我眼中是另外的样子了。”

刘慈欣看的书,就是自认改变了其一生的、 西方科幻三巨头之一 阿瑟·克拉克 写的《2001太空漫游》



而之所以说《2001太空漫游》“地下”,是因为科幻文学在国内曾一度不受待见。1983年,有报刊发文批评科幻小说是“毒草”和“精神污染”,使得科幻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

一直到16年后,高考语文试卷上出现了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人们才终于不用把《科幻世界》杂志偷藏在柜子底下了。


现在, 成名后、读了大量科幻作品的大刘,仍把这部《2001太空漫游 》视若珍宝。



“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一部能超越当初把我吸引到科幻领域的《2001太空漫游》”。


科幻迷们翻烂了的“圣经”

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及《2001太空漫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库布里克的电影,毕竟导演的构思实在太超前、太令人惊艳了。


电影《2001太空漫游》


不过也正因为库布里克 完全跳 跃式的叙事,加上影片极为缓慢、沉闷的节奏,让普通观众看完后产生许多问号:

是电脑故障了?怎么有一段长达3分钟的纯黑屏。误入 动物世界? 前17分钟一直看一群猩猩在“直播”。影片 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时,我们就不得不翻阅和电影剧情基本一致、 但更好消化的克拉克的原作小说,来寻找答案了。



2001 太空漫游》里,看似 描写了三个 不相干 的故事 但其实都被同一 神秘物体 串联起来


一群人猿在 三百万年前的非洲 土地上,饱受饥饿、疾病和猛兽的威胁 一块 带着的 神秘力量 黑石板忽然出现, 悄悄改变 了他们 的智力。


人猿突然领悟:骨头可以当作武器啊! 从这一刻起,他们演变成了智人,人类文明 曙光就 初现了


电影《2001太空漫游》


第二个故事 则设定在 2001 年。 人类 不仅登上了 月球 ,还 在月球 的地底深处,又 发现了 一块神秘的巨型黑石板。


当科学家 们赶 到现场 时,黑石板突然向土星射出一束强烈的电磁信号。


为解 开神秘物质的 团, 人类派出了飞船远征土星 第三个故事由此展开。而 书名《2001太空漫游》,指的正是这段前往土星的旅程。


作为小说的故事主轴, 真正的大戏即将发生……


克拉克描绘的太空世界,

比其他科幻小说好在哪?


科幻作品就像一扇 门,给科学家之外的普通人, 提供了一次有生之年超时空旅行的机会。 我们跃入时间 的长河,审视人 类以及所处的这个社会与星球,才恍然察觉:


繁华并不常驻一地,人类没道理予取予夺永不失手。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开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大爆发,东非的蝗虫遮天蔽日,南极大面积出现 “粉红色西瓜雪”…… 有时 科幻小说给人 心智上的启发,不亚于黑石板。


而克拉克的小说之所以被刘慈欣等内行推崇,让NASA专家们都不停追番,正是因为他对宇宙和太空的描述,实在太精确而细致了, 一个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作者是做不到这些的。



比如,在土星还只能拍到模糊的小亮环的60年代,他却把土星的一次日落描写得如此动人:





太阳正在多条光环中缓缓落下,这时的光环,就像是横跨天际的一条细长银桥;虽然光环很稀薄,只能使阳光微微有点减弱,但光环中成千上万颗晶体却把阳光折射成使人眼花缭乱的璀璨烟火……





同时,克拉克对宇宙飞船中各种体验的细节描写也乐此不疲。 比如,他写在太空飞船上如厕是怎样一种体验:





首先是将自己在坐便器上固定好,然后按下一个启动按钮,整个厕所便会旋转起来,产生四分之一个地球重力的微重立场,这时候人就可以正常大小便了。





如果是物理知识不扎实的科幻作家,一定不会去描写这些细节,但克拉克却乐在其中。


而我们读科幻的一大乐趣,也在于跟着作者的思维去幻想未来的事物。 好的科幻,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阿瑟·克拉克逝世12周年

我们送出500套 《太空漫游四部曲》


3.19,是这位太空科幻宗师——阿瑟·克拉克,逝世12年的日子。

尽管他的大半生都待在斯里兰卡的一个小镇上,并忍受着小儿麻痹病痛的折磨。 但他花费29年创作的《太空漫游四部曲》,却被后辈大刘视为 “摸到了人类想象力天花板”的神作。


阿瑟·克拉克

克拉克在小说中对人类的三大终极问题——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出的终极而恢宏的构想, 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刘慈欣或NASA科学家,都从中获得了启迪。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中读给喜爱克拉克和太空漫游故事的读者们, 准备了500份惊喜:


3月19日~3月26日

从本活动页 开通/续费中读年会员

即可免费获得一套 价值299元的

《太空漫游四部曲》 精装彩图典藏版)


① 中读VIP年卡为虚 拟电 子卡, 无需物流,以您在有赞下单时的手机号, 下载并登录中读App,即刻 生效!



②四部曲包 含: 克拉克在1968年至1997年期间 完成的 《2001太空漫游》、《2010太空漫游》、《2061太空漫游》、《3001太空漫游》 四本小说, 将在下单48小时内为您发货



同时,随书附赠 4张精美太空船票和64页《太空漫游知识手册》 手册包含《太空漫游》的20个幕后故事、各界名人对《太空漫游》的评价、刘慈欣获克拉克奖演讲稿,以及四篇干货满满的译后记。


50年来,这套科幻文学史上的至高神作,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科幻作品:《三体》、《流浪地球》、《星际穿越》、《星球大战》、《阿凡达》、《黑客帝国》、《地心引力》、《降临》、《异形》、《飞向太空》、《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终结者》、《超时空接触》、《普罗米修斯》……


有意思的是,克拉克在最后一部小说中, 曾构想人类在3001年将通过一个叫“脑帽”的人机互联装置,迅速获取知识。 从第一部开始太空漂流的普尔,也通过它很快适应了千年后的生活。

尽管我们离脑帽传输知识的生活还很遥远,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传统阅读的限制已然被打破, 现在你在开车、等位、做家务等任何时候,都能用手机音频方便地接收知识。



而中读作为三联的官方APP,说来就像脑帽装置的先祖版:

只要买一张中读年卡,APP上的全部听周刊、听外刊、听书等内容,二十多家期刊杂志、出版社的所有长文章,你都可以免费听和看了。


同时, App上 李零、陈嘉映、邓小南、戴锦华 等国内权威学者 讲解 ,涉及文学、历史、艺术、哲学、古典音乐、心理教育等领域的, 所有 大师精品课、名家小课、大咖说…… 你也可以365天免费订阅了 (总时长超50000分钟)


你可以在《古典音乐大师课》中,听古典乐名家赏析 《2001太空漫游》 中最创意性的曲子: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蓝色多瑙河》。

成为中读会员,可免费这门精品课


也可以在《电影正传》中,听著名学者科普,那些库布里克之外的电影大师……


成为中读会员,可 免费收听这门精品课


中读的节目不但常被老会员盖章高雅、有趣,还频频入选第三方评分机构TOP榜单。


中读VIP年会员享有的9大权益

▶特权一
全年 52 期,三联听周刊
可以听的《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导读、封面大咖说、纸刊播讲、原声采访……全年52期,开车、通勤、跑步…… 不仅是2020一整年的内容,2018年1月至今的各期,都可以免畅听 随时随地无限听,让优质阅读更自由

▶特权二
听外刊,看世界,用最好的“望远镜”

全世界的顶级杂志我们都有 !全年52周,每周一、三、五同步讲解7-10本国外顶级期刊杂志,资深主笔提炼精华,专业主播播讲,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科技、商业、生活方式, 让您同步国外热点前沿新知,掌控全球视野。



▶特权三
365 天免费读 《读 书》《爱乐》等杂志电子版

综合国内优质刊物资源,最新杂志内容一手掌握。


▶特权四 (新增)
10万+订阅大师课,跟顶级学者系统学习

从民国史、考古遗址、唐史、宋史、心理学,到文学巨匠、世界经济、父母课、全球思想家、中国先哲…… 超100位国内顶级学者参与录制, 为你绘制全领域的完整知识图谱


▶特权五
名家小课,指引你走进兴趣花园

三联精选名家达人,每次60~90分钟,扩充你的知识密度,帮你的兴趣打开一扇门, 视野丰富才有格局。 已累计100位行业名家受邀分享,为你解锁140+小众兴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