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位叫刘慈欣的年轻人,触到了人生的一块黑石板——他读了一本当时很“地下”的书,此后便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
“我读完后出门仰望星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神秘。这以后,星空在我眼中是另外的样子了。”
刘慈欣看的书,就是自认改变了其一生的、
西方科幻三巨头之一
阿瑟·克拉克
写的《2001太空漫游》
。
而之所以说《2001太空漫游》“地下”,是因为科幻文学在国内曾一度不受待见。1983年,有报刊发文批评科幻小说是“毒草”和“精神污染”,使得科幻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
一直到16年后,高考语文试卷上出现了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人们才终于不用把《科幻世界》杂志偷藏在柜子底下了。
现在,
成名后、读了大量科幻作品的大刘,仍把这部《2001太空漫游
》视若珍宝。
“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一部能超越当初把我吸引到科幻领域的《2001太空漫游》”。
提及《2001太空漫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库布里克的电影,毕竟导演的构思实在太超前、太令人惊艳了。
不过也正因为库布里克
完全跳
跃式的叙事,加上影片极为缓慢、沉闷的节奏,让普通观众看完后产生许多问号:
是电脑故障了?怎么有一段长达3分钟的纯黑屏。误入
动物世界?
前17分钟一直看一群猩猩在“直播”。影片
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时,我们就不得不翻阅和电影剧情基本一致、
但更好消化的克拉克的原作小说,来寻找答案了。
《
2001
太空漫游》里,看似
描写了三个
不相干
的故事
,
但其实都被同一
个
神秘物体
串联起来
:
当
一群人猿在
三百万年前的非洲
土地上,饱受饥饿、疾病和猛兽的威胁
,
一块
带着的
神秘力量
黑石板忽然出现,
悄悄改变
了他们
的智力。
人猿突然领悟:骨头可以当作武器啊!
从这一刻起,他们演变成了智人,人类文明
的
曙光就
初现了
。
第二个故事
则设定在
2001
年。
人类
不仅登上了
月球
,还
在月球
的地底深处,又
发现了
一块神秘的巨型黑石板。
当科学家
们赶
到现场
时,黑石板突然向土星射出一束强烈的电磁信号。
为解
开神秘物质的
谜
团,
人类派出了飞船远征土星
,
第三个故事由此展开。而
书名《2001太空漫游》,指的正是这段前往土星的旅程。
作为小说的故事主轴,
真正的大戏即将发生……
科幻作品就像一扇
门,给科学家之外的普通人,
提供了一次有生之年超时空旅行的机会。
我们跃入时间
的长河,审视人
类以及所处的这个社会与星球,才恍然察觉:
繁华并不常驻一地,人类没道理予取予夺永不失手。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开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大爆发,东非的蝗虫遮天蔽日,南极大面积出现
“粉红色西瓜雪”……
有时
科幻小说给人
心智上的启发,不亚于黑石板。
而克拉克的小说之所以被刘慈欣等内行推崇,让NASA专家们都不停追番,正是因为他对宇宙和太空的描述,实在太精确而细致了,
一个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作者是做不到这些的。
比如,在土星还只能拍到模糊的小亮环的60年代,他却把土星的一次日落描写得如此动人:
太阳正在多条光环中缓缓落下,这时的光环,就像是横跨天际的一条细长银桥;虽然光环很稀薄,只能使阳光微微有点减弱,但光环中成千上万颗晶体却把阳光折射成使人眼花缭乱的璀璨烟火……
同时,克拉克对宇宙飞船中各种体验的细节描写也乐此不疲。
比如,他写在太空飞船上如厕是怎样一种体验:
首先是将自己在坐便器上固定好,然后按下一个启动按钮,整个厕所便会旋转起来,产生四分之一个地球重力的微重立场,这时候人就可以正常大小便了。
如果是物理知识不扎实的科幻作家,一定不会去描写这些细节,但克拉克却乐在其中。
而我们读科幻的一大乐趣,也在于跟着作者的思维去幻想未来的事物。
好的科幻,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阿瑟·克拉克逝世12周年
我们送出500套
《太空漫游四部曲》
3.19,是这位太空科幻宗师——阿瑟·克拉克,逝世12年的日子。
尽管他的大半生都待在斯里兰卡的一个小镇上,并忍受着小儿麻痹病痛的折磨。
但他花费29年创作的《太空漫游四部曲》,却被后辈大刘视为
“摸到了人类想象力天花板”的神作。
克拉克在小说中对人类的三大终极问题——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出的终极而恢宏的构想,
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刘慈欣或NASA科学家,都从中获得了启迪。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中读给喜爱克拉克和太空漫游故事的读者们,
准备了500份惊喜:
3月19日~3月26日
从本活动页
开通/续费中读年会员
即可免费获得一套
价值299元的
《太空漫游四部曲》
(
精装彩图典藏版)
① 中读VIP年卡为虚
拟电
子卡,
无需物流,以您在有赞下单时的手机号,
下载并登录中读App,即刻
生效!
②四部曲包
含:
克拉克在1968年至1997年期间
完成的
《2001太空漫游》、《2010太空漫游》、《2061太空漫游》、《3001太空漫游》
四本小说,
将在下单48小时内为您发货
。
同时,随书附赠
4张精美太空船票和64页《太空漫游知识手册》
。
手册包含《太空漫游》的20个幕后故事、各界名人对《太空漫游》的评价、刘慈欣获克拉克奖演讲稿,以及四篇干货满满的译后记。
50年来,这套科幻文学史上的至高神作,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科幻作品:《三体》、《流浪地球》、《星际穿越》、《星球大战》、《阿凡达》、《黑客帝国》、《地心引力》、《降临》、《异形》、《飞向太空》、《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终结者》、《超时空接触》、《普罗米修斯》……
有意思的是,克拉克在最后一部小说中,
曾构想人类在3001年将通过一个叫“脑帽”的人机互联装置,迅速获取知识。
从第一部开始太空漂流的普尔,也通过它很快适应了千年后的生活。
尽管我们离脑帽传输知识的生活还很遥远,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传统阅读的限制已然被打破,
现在你在开车、等位、做家务等任何时候,都能用手机音频方便地接收知识。
而中读作为三联的官方APP,说来就像脑帽装置的先祖版:
只要买一张中读年卡,APP上的全部听周刊、听外刊、听书等内容,二十多家期刊杂志、出版社的所有长文章,你都可以免费听和看了。
同时,
App上
由
李零、陈嘉映、邓小南、戴锦华
等国内权威学者
讲解
,涉及文学、历史、艺术、哲学、古典音乐、心理教育等领域的,
所有
大师精品课、名家小课、大咖说……
你也可以365天免费订阅了
(总时长超50000分钟)
。
你可以在《古典音乐大师课》中,听古典乐名家赏析
《2001太空漫游》
中最创意性的曲子: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蓝色多瑙河》。
成为中读会员,可免费这门精品课
也可以在《电影正传》中,听著名学者科普,那些库布里克之外的电影大师……
成为中读会员,可
免费收听这门精品课
中读的节目不但常被老会员盖章高雅、有趣,还频频入选第三方评分机构TOP榜单。
可以听的《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导读、封面大咖说、纸刊播讲、原声采访……全年52期,开车、通勤、跑步……
不仅是2020一整年的内容,2018年1月至今的各期,都可以免畅听
。
随时随地无限听,让优质阅读更自由
。
全世界的顶级杂志我们都有
!全年52周,每周一、三、五同步讲解7-10本国外顶级期刊杂志,资深主笔提炼精华,专业主播播讲,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科技、商业、生活方式,
让您同步国外热点前沿新知,掌控全球视野。
综合国内优质刊物资源,最新杂志内容一手掌握。
从民国史、考古遗址、唐史、宋史、心理学,到文学巨匠、世界经济、父母课、全球思想家、中国先哲……
超100位国内顶级学者参与录制,
为你绘制全领域的完整知识图谱
。
三联精选名家达人,每次60~90分钟,扩充你的知识密度,帮你的兴趣打开一扇门,
视野丰富才有格局。
已累计100位行业名家受邀分享,为你解锁140+小众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