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腾讯控股公布其财报后宣布,柯杨教授已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兼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自2019年8月15日生效。
腾讯作为中国顶尖的互联网巨头企业,近些年在进军医疗服务行业迈出了频繁的步伐。
经历了去年9月份腾讯内部组织架构调整,此次董事会由原来的8名成员增加至9人,柯杨作为肿瘤领域专家,“入主”腾讯,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腾讯史上首位来自医疗圈的董事
柯杨成为腾讯董事会九位成员之一,值得关注的是,她并非互联网圈或投资圈人士,而是来自医疗行业。
柯杨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
(后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自1985年至1988年间,柯杨曾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年64岁的柯杨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遗传室主任及美国科学医学院外籍院士。
目前,还担任北京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友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及国家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柯杨的研究领域主要为上消化道肿瘤,包括克隆多个胃癌相关基因并对有关基因进行功能性研究。
她与其团队在中国建立了食道癌高发区的防控体系、研究食道癌的病因及评估食道癌早期筛查的效果与经济效益。
她发表的论文超过100篇,获得多项注册专利,并在科技及教育成果方面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多项。
弥补腾讯医疗板块管理短板?
2018年9月,腾讯内部调整组织架构。从腾讯的战略规划上,医疗被纳入到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CSIG)
之中。
据“健康界”报道,腾讯在医疗领域共投资35家企业,投资总额超200亿元。截至2018年1月,在腾讯投资的35个项目中,24个为国内项目,11个位海外项目
(其中9个为美国项目,2个为印度项目)
。并且,在这些被投项目中,有多个项目是被腾讯持续投资的,比如医联、微医集团、企鹅医生等。
腾讯医疗相关人士表示,医疗业务是腾讯放到集团战略高度的模块,公司更看重这个业务的长期核心价值,因此提供的支持也是全面而长期的。
而在经历过2015年的投资高峰后,近两年来腾讯的投资项目数量在减少,其布局重心由投资向自建转移。
其早期自建产品糖大夫和腾爱医生在慢病领域布局已久,2017年新成立的腾讯觅影、医疗智慧云、企鹅医典也在逐步发展完善。
从这次公布的腾讯董事列表上来看,新加入的董事会成员柯杨会专注于企业管理版块。
鉴于其他董事皆非医疗背景,
柯
杨应该会对腾讯整个医
疗业务及他们重磅加持的医疗公司,包括企鹅医生、丁香以及腾讯的智慧医疗和AI医疗项目,以及新的医疗布局发挥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