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撰文|蜜姐
因为一条买房“丑闻”,本来已经消停了一些的网红城市西安又一次登上了头条。
事情起源于一位维权业主的无意发现,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某楼盘的“规划局团购房”浮出水面,价格低得离谱,每平方米仅4000多元。
当时西安市规划局以4000多块的价格团购这批商品房时,该项目周边商品房销售价格是多少呢?当地权威媒体走访以及参考售房网点的价格发现,价格1万元还算便宜的了。
这样一算,规划局团购的房子还真是白菜价,五折都不到。
正好今天看到我大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鼓励政策不能画饼充饥
”,蜜姐想到一个鼓励生育的办法,那就是让生二孩的家庭五折购房。
01
月薪3万,天天吃榨菜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中国。相信大部分蜜友都明白,类似西安的事情在全国各地都在发生。
少部分人在享受特权带来的房价优待,绝大部分人不得已被裹挟,承受着高房价带来的高负债,加入到房奴的集中营里,连工作都不敢辞,成为职场上“任人宰割”的中年人,想生二孩却担忧重重。
蜜姐一个在北京的朋友就是,月薪近3万,买房之前还见他朋友圈到处晒旅游照,自从前年买了一套东四环的“老破小”,生了娃,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一个月房贷2万,加上生娃以后各项开支大量增加,旅游照是看不到了,之前他每天吃饭除了单位食堂,晚上基本各种大餐,如今乖乖买菜在家里做饭,偶尔发个白粥就榨菜的照片在朋友圈“自黑”。
所以说,现在消费降级还真不是玩笑话。比如拼某多的成功上市,嘲笑了多少坚持正品、节操尚在的良心企业。
还有前段时间A股市场的明星涪陵榨菜,作为两市唯一一家做榨菜的上市公司,其2018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可谓是亮瞎了眼,利润高达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52%。靠着售价几块钱的榨菜,竟然撑起了230多亿元的市值,实在配得上“榨菜中的茅台”的称号。
另外就是牛栏山二锅头,7块钱一瓶,价格只有茅台的0.36%,股价涨幅却是茅台的28倍!
因此有才华的网友们总结出了2018盛夏的三大乐事:吃榨菜,喝二锅头,上拼某多!
官方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关数据也证明了消费的颓靡。
以前动辄百分之一二十的增速已经消失了,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4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0%,5月这一数据为8.5%,创2003年非典以来最低。
增长放缓的背后就是一部分人的消费降级。
02
育儿焦虑:还不都是因为穷!
一边是用降低生活质量还房贷养娃,另一方面就是目前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隐忧。
2018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2017年新生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
数字背后潜伏的是低生育和老龄化的危机,所以如今很多地方鼓励生二孩。
比如今年6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建立完善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二孩配套政策。
包括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等。
紧接着,陕西省统计局发布《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建议出台鼓励生育措施,通过对生育进行补贴奖励等方式提高生育意愿,同时积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升孕产医护水平、优化幼儿养育环境。
8月,湖北省咸宁市出台全面两孩配套政策,鼓励将二孩及以上产妇产假延长至6个月,同时报销费用,试行弹性工作制等。
看了地方的鼓励生育相关举措,其实大部分都是不痛不痒。阻止大部分家庭生二孩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字:穷。不仅是因为工资太低,更是因为房价等各项教育成本太高。
养孩子的成本有多大蜜姐写了很多。这个周末有篇名为“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我对国家有哪些不满意”的文章被刷屏——现在已经看不到了,里面的很多观点获得了大部分人共鸣。
其中一点就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很多工资水平相比其他国家已经不低了,但生活质量却比国外的中产阶级低得多。主要就是我们的教育和买房成本高。
对此蜜姐是部分赞同的。不断膨胀的楼市泡沫,让中产们被迫成为一波又一波的韭菜,加之教育不公推高了多少地方的学区房价,相信有孩子的蜜友们最有体会。
03
鼓励生育,建议五折购房!
正如人民日报说的,二孩政策关键要解决养育成本压力,鼓励政策不能画饼充饥。“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国家大事。”
既然生二孩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大事的层面,那么何不给生二孩的家庭给一些国家级别更大力度的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