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金融业,究竟长什么样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将如何引领金融?
我们先来看下,中国平安这十大“AI+创新”服务。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在现场透露,这些创新服务多为行业首创,从健康、出行、理财三大生活场景出发,利用了平安人脸识别、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科技手段,主打“智慧、便捷”,用“科技创新”和“服务速度”,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和极致化体验。
———平安人寿“AI客服”:是以平安自主研发的AI技术为内核,通过人脸、声纹等生物认证技术和大数据匹配,可远程核实客户身份信息,实现“在线一次性业务办理”的一项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寿险业务上认证慢、理赔慢等“痛点”。
———平安产险“云理赔”:是平安根据客户标签、事故场景、客户需求、处理方式等大数据分析后,形成的一套完善智能的理赔服务定制方案。最大亮点是“个性化”和“透明化”。一方面,车主可以个性化选择报案和查勘方式、自主化选择定损维修解决方案、多通道提交理赔资料;另一方面,还能实现理赔节点、进度、维修过程、金额明细的透明化,从车主报案到车辆修理整个过程中,可全程实现进度可视化、可查询。
———平安养老险“智能养老”:足不出户、免填单、免实物资料,员工就可在平安“好福利”APP上操作,在线“刷脸”快速领取养老金,实时跟踪处理领取进度,领取信息直接、透明,让养老金领取更为简单便捷。
———陆金所“KYC服务”: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上有了新的突破,围绕产品服务评级(KYP)与投资者“精确画像”(KYC)两大方面再次升级,采用金融及科技手段,让产品评级更具参考价值,投资者评估更加精准,进而提升产品与投资者精准匹配效果。
———平安证券“AI慧炒股”:创新性地将专业投顾的价值判断逻辑与人工智能结合。一方面可对股票进行综合量化分析,为客户提供持仓、个股诊断和换股建议;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和实战训练,可形成差异化智能资产配置方案和智能辅助决策工具,为专业客户的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一站式满足各类客户个性化的炒股理财需求。
———平安普惠“人脸识别”技术:解决了传统流程中借款人身份核实的难题。用户只需在操作中打开手机摄像头,由系统拍摄并抓取用户若干面部影像,进行检测验证,即可远程完成身份核实,准确率高达99.8%。在资质审核环节,凭借智能审批模型,更高效、多维地捕捉借款人的信用资质,精准描绘其风险画像,完成科学定价、合理授信的审批过程,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借贷市场有效供给短缺的问题。
———平安财富宝“智能财富管理”:采用“AI+金融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生物特征识别等创新科技,同时配合KYC和营销模型,开发智能货架及远程服销系统,精准识别出客户的风险偏好,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一对一资产配置服务。
———平安好医生“AI医生”:涵盖了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智能健康硬件和“现代华佗计划”等内容。其中,自主研发的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已上线半年,可用于在线医疗的预诊分诊、问诊环节,还计划在年底推出下沉到家庭的智能健康硬件,将成为用户日常养生、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的智能家庭医生。平安好医生陆续投入30亿专项资金,用于打造医疗AI产业链和服务链。
———平安口袋银行“智能投顾”:该服务运用到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选取了海外投行高盛等广泛运用的Black—Litterman模型和量化资产配置方法,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制定个性化投资方案,实时监控并对资产配置进行动态调整,帮助客户提高投资收益,并可提供产品组合一键下单服务。
———平安信用卡“智能反欺诈系统”:经过多年研发,从亿级别的海量金融数据中建立了用户行为画像、训练大数据侦测模型,同时搭载高效的决策引擎,实现了毫秒级决策响应的全天候实时反欺诈监控,可有效防堵首笔欺诈盗刷交易,保证被盗刷的用户资金“零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