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美女主播的新闻播报↓↓
看啊,Google 又出手了。
一款带有 Google 标识的全新虚拟现实应用悄无声息(至少在国内 VR 圈子里如此)地登上了 Steam,随后发生的一切,大家应该不难想象——以 Upload VR 为代表的国外虚拟现实站点在第一时间内放出了新闻报道,众多国内 VR 媒体纷纷跟进转载翻译,不到 24 小时,全世界的 VR 爱好者都知晓了这款应用的名字一一Google Earth VR。
遵循惯例,和所有出自热门大厂之手的热门平台应用一样,从上架的第一个小时开始,来自全球的科技爱好者便开始围绕着这款 VR 软件展开了无休无止的赞美、讨论与争议:
有人坚信这是 Google 的再一次改变世界的壮举,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再次重演;
有人认为这款软件看上去很美不假,但真正值得体验的内容寥寥无几,顶多只能算是个「再次证明 VR 徒有其表不堪重用」的绣花枕头而已;
还有人认为这款应用纯粹就是言过其实,预告片当中能看到的内容和实际上手接触的东西全然就是两码事,属于典型的虚假广告商业欺诈,应该彻底批倒批臭。
一时间,从传统老牌大牌综合媒体到自负全责的 VR 自媒体,互联网科技圈子里关于 Google Earth VR 的声音和言论可谓甚嚣尘上,好不热闹。
一款出自科技大厂的新鲜 VR 应用,为何会遭遇如此惹眼的争论?其实归根结底,至少对于国内舆论圈来说,这股声浪得以诞生的核心缘由只有一个,那便是「道听途说只言片语混淆视听」。
——出于某些不宜详述的原因,在国内选择第一时间认真上手体验这款应用的用户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既然压根谈不上用户基数,客观正确的舆论潮流又该从何谈起呢?
所以说,尽管只是一枚自带 Vive 的平凡虚拟现实爱好者,但至少在此时此刻,像我这种既非专家又非权威只有「说实话」一项特色的常规 VR 用户所阐述的观点应该多少还是有些价值的——OK,这次的铺垫客套已经太长了,让我们收回话题正式开始吧:
Q:Google Earth VR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从籍籍无名到全网皆知只用了不到一天?
A:顾名思义,这款虚拟现实软件就是 Google Earth(这个应该不用解释了吧,啊?)加上 VR 体验功能的结果,实际效果从官方那个一分零四秒的宣传片当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只需戴上 Vive 头显然后启动这个程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可以自由定位、旋转与缩放的 VR 景观,「世界任我遨游掌控」俨然已经化作了现实(至于折扣存在与否,下文另议);虽然这款 VR 应用没有任何打打杀杀的成分,但对于所有从伊卡洛斯时代就在渴望摆脱重力向往天空的人类来说,Google Earth VR 显然让我们向着梦想中的目标迈出了肉眼可辨的一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款应用正式上线的时间应该是北京时间 2016 年 11 月 17 日凌晨 12 点左右,至少我看到的上架时间差不多就是在这时候——至于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风靡全球,除了众多 VR 媒体的火速跟进报道之外,Steam 官方在第一时间给这玩意放出的弹窗推送广告无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只要想想 Steam 每天的活跃人数以及他们的二次传播影响力,有这种推广结果丝毫也不算意外。
Q:好吧,暂且不管那些歪果仁,我在国内我能体验这玩意儿吗?
A:先说结论——可以。直接在 Steam 上搜索 Google Earth VR 就能找到商店页面,顺带一提这款应用是免费的,容量在 1G 左右,可以直接下载运行——当然,Vive 设备是不可或缺的,暂时还没有对应其它虚拟现实设备的版本;
不过,尽管在国内网络环境当中下载运行没有任何问题,但若想真正体验 Google Earth VR,不用点特别手段绕开某些障碍依旧是不行的——当然,如果你执意要用默认的国内线路运行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如此一来,呈现在你面前的除了犹如上古时期大洪水祸害过人间之后的荒芜之地之外,别无他物——别说人工建筑自然景致,目力所及之处连张清晰点的贴图你也甭想能看到。
Q:我看了下预告片,利用这玩意儿似乎可以在状似微缩景观的 VR 城市里自由浏览,是这样吗?
A:确有其事,但预告片中展示的并非全部真相;下面这张截图就是 Google Earth VR 里的北京,你们感受一下:
事实就是如此,除了目前版本应用当中预置的城市以及自然景观(基本上就是大家在预告片里能看到的内容)之外,全世界绝大多数地点的景致都和上面作为范例的北京一样,真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唯有平面贴图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即便只是二维化的平面地图,实际的浏览体验还是和 Web 以及移动端的在线地图不太一样的——当我们把目光从扁平的画面上抬起来凝视远方的天际线时,当我们拉高视角之后扭头看到地球蓝色的轮廓线时,我相信,我们所有人都会对「诗和远方」这个概念产生更为真切的理解,真的。
请理性留言,防止被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