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新解读:信贷业务视角下2021-2022年最新法规、司法解释对信贷影响暨民法典及新担保解释实施1周年热点疑难法律详解附最新判例
2月25日,潍坊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滨州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燕钦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纪委纪律审查;经山东省监委指定管辖,潍坊市昌乐县监委对其监察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12月29日,燕钦峰曾出席滨州市银行业协会与滨州仲裁委员会联合举办“滨州仲裁委员会银行业仲裁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期仲裁业务培训班。燕钦峰还在会上宣读了《关于运用仲裁方式推进解决银行合同类纠纷的工作意见》。
在此之前,银保监系统的金融反腐通报多集中于银保监会和银保监局层面。就2021年来看,先后有7名银保监系统干部被查。其中,原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被查时已退休8年。
此番通报的滨州所在的山东省,中小银行众多。不久前召开的山东银保监局2022年辖区监管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将优化中小法人股权结构,支持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用好金融人才库,有序引导管理人才向中小机构流动。加快推动省联社改革。
光大证券前董事长薛峰案移交检察机关,初查认定在MPS收购案中玩忽职守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光大证券前董事长薛峰案已结束中纪委的审查部分,案件移交检察机关公诉。
记者从接近专案组的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初查薛峰涉嫌两项违法违纪责任,其一是玩忽职守,其二是受贿。前一项与光大资本联合暴风集团收购MPS案有关,而后一项,并未涉及MPS案——审查人员并未在MPS并购案中发现薛峰存在受贿行为。其受贿行为与其在任时的人员任用有关。
在薛峰受审查之后,光大证券至少有三名重要职能干部受到审查,其中包括光大资本前董事长代卫国,光大证券固定收益总部总经理杜雄飞等人。
几天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中央第五巡视组向光在大集团党委反馈巡视情况的通报。
巡视组组长杨正超提出的整改意见包括: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岗位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结合金融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上述“一把手”监管管理问题,在近年来光大证券的系列“踩雷‘事件中有充分暴露。
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资本因在MPS收购项目中,签署的“差额补足函“向优先资金兜底,承担了近50亿元的劣后风险。MPS项目在2019年2月爆出风险。
两个月后,薛峰辞去光大证券董事长职务。
2020年8月,光大资本被一审法院判决向招商银行和华瑞银行支付合计超过35亿元。次年7月,二审维持原判。
2022年1月21日,光大证券公告,2021年年报将继续为MPS项目计提7.33亿元预计负债。
这样,从2018年至2021年这四年,光大证券连续三年为MPS项目计提预计负债,四年分别计提金额为14亿、16.11亿元、15.50亿元、7.33亿元,合计为MPS项目承担损失52.94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此前了解到,MPS并购案在光大证券内部绕过风控体系被强行通过,即反映了有“一把手“权利监督空缺的问题。光大资本当时由薛峰的爱将代卫国作为“一把手”主政,而薛峰对光大资本的偏爱,以致该项目未经过光大证券总裁办、董事会审议和党委会讨论,即得到批准。
记者获悉,在移交检察机关前的初步审查认定中,薛峰在MPS案中存在玩忽职守情节,但并未查出其在MPS案中涉嫌受贿。
2013年,光大证券“8.16乌龙指”事件中,彼时光大证券原总裁徐浩明,将杨剑波负责的策略投资部视为创新之举和投资利器,造成量化部门绕过了风控管理程序。
巡视意见提到,光大集团存在推动金融板块回归本源、专注主业还有不足的问题。而在光大证券来说,徐浩明重视的创新业务以及薛峰发力的并购业务,都远离了券商作为市场中介机构的本质。
在MPS收购案中真正涉及经济利益的重要个人,包括前文提到的代卫国以及光大资本MPS项目经办人项通。
而薛峰涉嫌受贿,可能与其在任时的干部任免有关。
2021年11月17日,光大证券固定收益总部经理杜雄飞被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正在接受调查。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杜雄飞此前在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门工作,因一名大连商人的关系与薛峰结识,并向其递交“投名状“,杜雄飞由中信证券转投光大证券。工作履历显示,薛峰在大连有13年的工作经历。
杜雄飞来到光大证券后得到快速提拨。他从董事总经理这一业务岗序列,直接升任为管理岗序列的总经理,连跳两级。
上述巡视反馈提到,光大集团选人用人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差距,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巡视组反馈信息还显示,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