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东:
接下来,顾老师能否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顾新宇:
国际化是对外经贸大学的立校之本、特色之源、发展之基。
经贸大学从设立之初就将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国际,让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人才能。所以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国际化的,相当一部分课程体系是全英文教材,相当一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我们的教师基本都有海外学术背景,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国际化的,中外学生是相互融合的。
就北京地区来讲,各大高校的非英语专业中,我校的英语学分相对偏高,因为经贸大学是个涉外型的高校,有一些科研类课程,学科建设都需要高水平的外语作为支撑。
学校每年会有学生到国外访学、进行短期交流、长期交换,海外实习项目也很多,每年会遴选一些优秀学生或教师到国际组织学习、实习,去年就有一名本科生去了联合国工作。
我们还开展“暑期学校”活动。
学校每年邀请全球220多所高校的知名教授、学者在暑假期间来我们学校讲学,纯英文的授课,纯英文的测试,纯英文的环境可供同学们体验。这也是本科生的必修学分,共有4个学分,其中两门课程是必修课。
此外,我们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学校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获得辅修双学位的机会,大一下学期就可以选择学科辅修、双学位学习。例如,学金融的学生可以选修一个小语种,学法律的也可以学习金融或者国际贸易,学会计的也可以学习英语。实际上,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为了在就业市场上或者出国市场上树立对外经贸的品牌,对于学校学子来讲也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小东:
那么对外经贸的经济贸易特色具体体现在哪里?
顾新宇:
我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下。
从学科建设上来讲,
我们的国际贸易专业是全国设立最早并拥有国内最早的博士授予点,其他多数学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教材都是我们学校老师编撰的。我们的学科建设也非常齐全,语言优势帮助我们的学科与世界科研水平接轨;同时,在经济研究学科建设方面我们也成绩裴然,比如学校的法学(国际经济法,立足于经济领域的一种法律研究)、工商管理(国内首家获得美国同类大学MBA资质认证的中国商学院)、精算学是国内开设得最早的。总体而言,我们在经济领域不单是以经济为核心,而是以经济为重点,辐射到各个领域,所以我们的经济是一个立体的经济、开放的经济。
同时,学校也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循序渐进,甚至可以说十分超前的培养方案。
例如,在金融学院和国际贸易学院学习的同学,刚开始需要学习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大一下学期到大二上学期机会学习中级宏观和中级微观。实际上,这个课程在很多学校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才会学习,由此也能看出,我们学校的很多课程都非常超前。对学生的培训也一直是深度培训,给予他们更多的可能性,对本科生培养绝对是保质保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