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riceTag发现好应用
精选应用推荐,应用人物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PPSO  ·  微信回应接入DeepSeek ... ·  2 天前  
APPSO  ·  1100 万人都在玩的 AI ... ·  3 天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PriceTag发现好应用

INTERVIEW 08 | Ai Search 团队

PriceTag发现好应用  · 公众号  ·  · 2017-12-30 09:54

正文

INTERVIEW 08

Ai Search 团队

不知不觉 INTERVIEW 栏目已经采访了 7 位独立开发者,他们分享了如何走上独立开发之路和独自把作品从 0 做到 1 这背后的故事。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 Ai Search 团队的 Todd,Ai Search 2 今天在 App Store 发布,Todd 来和我们分享这个产品背后的思考和经验。

开发者作品


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组成吧

目前团队有 12 位技术开发,覆盖 iOS, macOS,Android 和 Web 这样的主流平台。我们自己的产品主要集中在 iOS 和 macOS,连我在内有三名。团队中有我之前就一起共事过的同事,有通过 Ai Search 而结识的(用户),整体氛围相对自由,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部分独当一面。



你们陆续出了 Ai Search, Linnk, Clarity, Where 和现在的 Ai Search 2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是怎样去寻找灵感和决定要做什么的?

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每次有想法都会记录下来,再将那些比较成熟的想法,设计出原型,保存到手机,通过一段时间在手中 “试用“,想象整个使用过程,再和成员沟通决定要不要做。最终转变成产品的大概占设计原型的三分之一。



Clarity 和 Where 上架后很快都被 Apple 推荐了,你们对如何做一个 Apple 欣赏的产品有什么思考吗?

Clarity 和 Where 这两个应用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日常使用频率不会太高,使用时长也很短,但确实能很方便地解决一些问题。最初我们并没有在这方面思考太多,不过现在看来,对于独立开发者或者小团队来说,从一个很小的点切入,熟悉使用场景和要解决的问题,不做太多功能,把一两个功能做到实用和创新,这样才有机会打动 Apple 编辑。然后设计也很重要,App Store 可能会推荐一个设计惊艳,功能一般的应用,但一定不会推荐一个功能强大,但设计糟糕的应用。iOS 11 的  App Store 让更多应用有机会被推荐,在视觉和功能上,如果能做到同类应用中的上乘水准,被推荐的几率就很大了吧。



Ai Search  的产品思路很有趣,把「搜索」聚合在一起,当初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我平时的搜索,有些是相对流程化的,我会习惯性地从 Google 的搜索结果中去找自己信任的那些网站的结果,于是萌生了「为何不直接只显示这些网站的结果?」的想法,就有了「站内聚合搜索」。比如工作相关的:做 Where 之前我会了解一下所有的物品管理应用,除了 App Store,我还会查看 ProductHunt、alternativeto.net、少数派、微博、Twitter 内的结果,从而能多角度了解到:这类产品有哪几款,大家对它们评价如何,媒体和专业人士对它们的评价如何,真正深得人心,被讨论得比较多的是哪几款… 这类特殊情况下,如果只用 Google,可能需要从几十页的结果中找自己想要的,因为其中还混杂了物流,物联网这些不相关内容。通过 Ai Search 来缩小搜索范围,反而会更高效和精准。


在我看来,主动获取内容的能力,对知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不依赖各个应用推送过来的内容,不把搜索引擎的排序当作权威,不轻信一家之言。多想想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Ai Search 2 和之前版本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借用一句 Apple 的宣传语: The only thing that’s changed is everything。: )  整个应用都是重新设计的,比第一代更成熟和直观,视觉上也花了些心思。功能上几处比较大的变化是:可以给每个网站或者分组设置关键词,还可以根据输入的搜索内容,设置搜索规则,这样能够用最快的方式去调用不同的搜索。另外整个聚合浏览页面是基于 Safari 的,算是比较创新的一个交互尝试,这样可以充分利用 Safari 浏览器的登录信息和阅读模式。



Ai Search 产品累计到现在的用户数据如何?

截止今年十一月底,第一代的 Ai Search 累计下载量 162000,大部分是免费之后带来的下载,时常看到有人分享 iPhone 首屏时,Dock 上有一枚熟悉的 Ai Search 图标,会很开心,也有动力继续开发。



App Store 新出的「预购」功能,你们立即尝试了,这和之前的模式比有什么新的体验,效果如何?

发布预购是纯属好奇,想尝试下新方式,顺便给已经等了很久的老用户们一个交待,预热一下。不过第一天就有五百多个预订,数据还是挺出乎意料的。


对开发者来说,预购有不少额外的好处,提前占坑可以看到在 App Store 中展示的样子;可以将链接放到官网,提前开始宣传;可以提前看到用户的一些反馈,在正式发布前作出调整,比如这次有用户问怎么不支持中文,我们觉得确实很重要,于是很快加上了;预购发布后,不用担心内购项目生效的延迟(猜测是这样,因为内购也会提前审核好,之前被延迟过三十几个小时),也不需要担心 App Store 搜索的延迟。



了解到你们现在也是远程协作的团队,为什么撤掉了办公室?远程了一段时间后感受如何?

一直有关注远程,也很向往,所以当时我们团队就四五个人的时候,尝试了几个月的远程协作,自己感觉挺好,但团队同事反馈习惯当面沟通问题,加上后来规模扩大,做的项目也多了,大家又聚到了一起。现在的办公地点是一个复式小公寓,比较满意目前的状态,以后有机会可能会再尝试远程。



你们有没有一些比较欣赏的国内外的工作室可以跟我们分享?

- Cultured Code:Things 的开发团队,成员来自五个不同的国家。有些团队只专心做一个作品就足以惊艳(不像我们)。Ai Search 2 的宣传视频也是受 Things 3 的视频启发后做的,自己动手尝试后才能感受到「不错」和「完美」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 The Omni Group:NeXT 时代就创立的老牌团队,虽然现在不用他们产品了,但一直非常欣赏他们的团队和作品质量,隔段时间就会去他们官网看看最新动态。

- 烧蛋工作室:地理位置上和创业方式上相接近的,可以互相交流的团队,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借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