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傅首尔
《奇葩说》傅首尔情感自媒体,灯红酒绿实录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深圳刚刚官宣:延长至15天! ·  14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妙瓦底,再遣返111人! ·  昨天  
环球网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傅首尔

中年夫妻七宗罪

傅首尔  · 公众号  ·  · 2018-10-27 09:00

正文


本期背景音乐来自田馥甄的《终身大事》


那些彼此无法忍耐的夫妇都是因为什么?

本来想起这个题目。

因为目睹这个时代婚姻的实时状况,我经常用和上一代人的情感逻辑来进行比对,试图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后来发现,虽然价值观和理解维度有代际差异,但其实在出问题方面,所有时代的夫妻都如出一辙。

前两天又找出这方面我心中的范本电影《革命之路》来回味,抛去探讨西方语境和隐形中产焦虑的部分,也佐证了同样的夫妻反目原因。

所以,今天就来聊聊,到底是哪些原因让中年夫妻的婚姻可能摇摇欲坠,充满危机。

特别需要界定的是,此处的中年,并非仅仅指双方的年纪,其实现在三十多四十多的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还在年轻范畴内,非要说起来,更像是 婚姻的中年,即度过最初恋爱甜蜜期之后的阶段。

七年之痒是个舶来的说法,事实上, 很多夫妻,现在根本撑不到七年,婚姻就开始剥落表层的光鲜靓丽,露出斑驳又让他们失望的内里来。

了解问题,最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言归正传,正好七个方面。


第一、心态变化偏差

大多数所谓的幸福,其实更像是一种平衡,都是保持在双方对彼此情感付出持续等量的基础上。

这种付出可以是行为、语言,甚至是宽容度。

在很多夫妻的理解里,这种模式是初始爱情关系中就形成的,并且一成不变。

但正如所有事一样,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必然,注意,是必然会出现某方懈怠和迟疑的状态。

在这个情况下,最先发生改变的可能是不满而希望改变相处状态的那方,而最愤怒的反而是认为一切应该如常的那方。

因为在前者眼里,之前自己的唯唯诺诺或者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认可,不能一直持续,而这种行为表现出来之后在后者的眼里就成了目的不单纯的转变。

举个栗子,假如妻子在恋爱期间习惯了听从丈夫的意见行事,而婚后数年忽然逐渐婚姻自我意识觉醒,试图找到发言权,在丈夫那方理解起来可能就是她毫无理由地引发矛盾。

这是很多婚姻到半程的常态问题。


第二、不同步

很好理解,区别于第一点纯粹的心理落差变化,不同步,是指更广泛维度的夫妻双方节奏脱节。

它可能是由于某一方突如其来地提速,又或者是际遇。

此类包括常见被世俗诟病的大俗话就类似:“男人有钱就变坏”之类,虽然简单粗暴,但却不乏印证了这方面的问题。

除了特别表象的经济等等变化,也有更隐性的心理预期差异。

比如生活追求目标的逐渐脱节,这种情况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屡见不鲜。

人的心态难免会受到际遇本身的影响,但情感的矛盾更多发生在主观的臆断上,比如猜疑、嫉妒、患得患失等等, 有时候把夫妻不要当做特别的关系,而是拿到类似友情和常规社交的范畴里去对比,你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不同。

夫妻本身排除肉体亲密关系之外,更像是合作生活的朋友, 所以不要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会不同于所有人而完全能跟得上和全方位无死角的理解自己。

有时候脱节,实际上并不存在,是沟通本身的问题放大了若有若无的焦虑。


第三、审美疲劳

这个更加不用解释, 甭管多么天雷地火的爱情,也无法解决对皮囊的厌倦, 说实话人对着镜子看自己几十年都会觉得乏善可陈,更别提配偶了。

再加上自然规律不可逆,随着时间对方肉体美好度自然的下降,是用任何外力都无法真正改变的。

站在道德层面说起来,因为这种厌倦而产生的问题时常会被指责自己的薄情寡义,可我一向认为指责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扩大负面情绪。

审美疲劳本身就是不可能解决的,但并不代表这就可以失去约束自身的能力。


客观来说,因此而出轨只是缓解疲劳的极端形式,而如果希望平稳过度,那么就得选择替代的宣泄途径。

它可以是夫妻亲情依赖灌注的培养,也可以是自身发展的努力,总而言之, 你需要给看厌了的婚姻,找点不伤害对方的乐子。

第四、欺骗

夫妻没有不互相欺骗的,这一点,就连看起来最和谐的那些对也会承认。

欺骗用的好是技巧,用的烂会蹩脚。

在婚姻里,欺骗的底线,也是最关键的使用问题在于,不能成为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欺骗需要有适当的标准,不能习惯用欺骗来解决问题。

因为另一方面来说,夫妻又是很难有秘密的,朝夕相处的细节和情绪变化,本身就是欺骗的天敌, 那些看起来天衣无缝的小谎言,本质上都是默契而已。

我对那些号称彼此永远完全百分百坦诚的婚姻嗤之以鼻,倒是非常欣赏能掌控欺骗的夫妇。

因为后者都明白谎言的代价。

知道后果,才会谨慎,也并不觉得一时的欺骗可以让自己高枕无忧。

那只是应激机制而已。


第五、学不会冷战

嗯哼?冷战还要学,不是没有最好吗?

得了吧,多年的夫妻,没有冷战?那多可怕。

所有能理解婚姻的人都和自己的伴侣有一套彼此熟稔的冷战套路。

大家只要在这个框架的范围内控制好伤害,就不会误伤到彼此其他的心理版块,从而也不会动摇婚姻真正的根基。

再好的夫妇都会有矛盾,因为性别、性格和经历的差异,但解决问题的方法里依次排列,最好的其实就是冷战。

冷战,是一个包含了冷静、思考、沟通诸多方面的行为。

能够让激动的情绪冷下来,才是客观的必要前提。


它就像剧情片儿里用极度的寒冷抑制炸弹感温一样来控制爆炸。

不会冷战的夫妇,大多是在初始矛盾阶段就没有建立一个彼此认同的处理模式。

小到多久的沉默是愤怒,争吵绝不隔夜等等设定,大到这个问题最终屈服,下个问题你就要让一步的策略。

而不懂这些的夫妻,就会寸土必争地扩大原本并非原则性的问题。

与其奢望一辈子没有争吵,不如学会如何有效而止损的争吵。


第六、矛盾牵涉外人

界定一下外人这个概念,连双方父母都包含在其中。

别认为这样不近人情,苛刻是为了不要无谓地扩大问题。

理解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因为人都有自尊心,当越来越多本来可以和这件事无关的人都掺和在里面,即便站在你这方支持,也都变得有难言的尴尬。

而这种情绪,会被放大,最终反射到配偶身上。

首先是自己做到不主动联系别人解决问题,那些试图依靠别人来说服对方解决自身婚姻问题的人,都是懒惰和自我欺骗的。

其次是跟对方沟通,让她也习惯不要靠外力来解决, 那些带有胁迫和情感绑架的帮助,即便当时看起来能缓解危机,也绝对治标不治本,甚至让彼此心存长久的怨念。

其实动不动就拉上一批人来试图解决自己家的家事,这种坏习惯一般都是因为刚成立家庭时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才养成的。

这也是很多在婚前就没有形成深度沟通习惯的情侣最大的痛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