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间投资
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够长的杠杆和一个合适的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在投资上,这根杠杆就是时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闻  ·  强化特殊药品及复方制剂管理工作会召开 ·  5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每月这三天免费!昆明120个农贸市场设置了“ ... ·  5 天前  
质安选  ·  毛发异物防控产品解决方案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间投资

心理账户│理性投资者应该了解的行为经济学

时间投资  · 公众号  ·  · 2017-09-07 15:50

正文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很常见,它表明了以下的情形:


对于一个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来说,他会认同金钱和金钱之间,应是完全等价、没有区别、相互可替代的。换句话说,同样都是1块钱,那么这1块钱和那1块钱不应该有所区别。


但事实上,人们却对钱建立了各自不同的“账户”,而且这些账户一旦建立起来,同样的1块钱,只因为它被归入了不同的账户之中,在人们心中就变得完全不同了。



有时候,这些账户是有形的。


比如,人们会把日常开销,按类别不同分别放在几个信封之中,像是“伙食费信封”、“交通费信封”、“水电费信封”、“教育费用信封”等等。


同样的情形,还包括银行账户。人们经常会设置几个银行账户,分别用于存放不同的资金:其中一个账户可能用于日常零花,我们需要花费时就从这个账户中开支;而另一个账户则是孩子的教育基金,或是家庭储蓄基金账户,对于这些账户,我们就不会轻易的动用哪怕一分一毫。“这是咱家里的老底儿”,一般说的就是这些账户。



但更多的时候,这些账户是无形的,是人们下意识在心里所建立起来的“心理账户”。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


1. 每支股票都是一个单独的“账户”


大量的金融研究记录表明,人们普遍更偏好于卖掉获利股票,而保留亏损股票。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卖掉获利的股票,那么在我们心里,将结束一笔成功的交易;而卖出亏损的股票,我们则将切实的面对一项亏损。


因为人们普遍、甚至是极度的厌恶损失(对此我们会另行讨论),所以拒绝卖出亏损的股票,就使得自己避免了面对亏损时的巨大痛苦;而另一方面,盈利则让我们心情愉悦、感觉良好,所以决定卖出已经盈利的股票,就是一个更加容易的决定。


这种情况表明,即便我们把自己的投资视为一项由若干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但其实我们还是给每支股票各自都开了一个不同的“心理账户”。


在退出每一个账户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都能够获利;否则,如果账户亏损,我们就会面临痛苦,并很可能因此选择逃避——即继续持有,以避免确认这项亏损。


2. “赢来的钱”


赌场中经常能够观察到这样的情况:


一个赌徒带着300美元去赌博,结果赢了200美元。这时他会把300美元放进兜里,用“赢来的”那200美元继续下注;并且在使用这200美元时,他会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偏好。


很明显,赌徒建立了两个“心理账户”,一个叫做“本金账户”,另一个则叫做“盈利账户”。


但对于一个理性经济人来说,钱应该是完全等价、没有区别、可替代的;因此不应该存在认为这1块钱属于“本金账户”,而那1块钱则属于“盈利账户”的情形,更不应该对不同账户中的钱采取了不同的对待方式。


3. “翻本”的机会


我们不可能总在赌场中赢钱,事实上输钱的概率还更大一些。


研究表明,那些在赌场中输了钱的人,也有一个叫做“本金账户”的心理账户,当他输了钱的时候,这个账户就呈现出亏损的状态。


需要再强调一次的是:如果我们认同钱应该是完全等价、没有区别、可替代的,那么一个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应该每次都以同等情绪面对他当下的赌局,而不应该受到之前是赢钱还是输钱的影响——但事实上,研究一再表明,如果一个人在赌场中输了钱,那么当他有一个机会能够翻本时,他将更加愿意承担风险。


以下是理查德•泰勒在《“错误”的行为》中所提及的实验(括号里标明了选择该选项的实验对象占所有实验对象的百分比):


实验 1:你刚刚赢了30美元,现在请选择:

(a)   有50%的概率赢得9美元,有50%的概率输掉9美元。  [ 70% ]

(b)   不再投注。  [ 30% ]


实验 2:你刚刚输了30美元,现在请选择:

(a)   有50%的概率赢得9美元,有50%的概率输掉9美元。  [ 40% ]

(b)   不再投注。  [ 60% ]


很明显,实验1和实验2面临的赌注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之前是赢了钱还是输了钱——对于一个完全理性人来说,之前是赢钱还是输钱,对于当下的赌局一点意义也没有,因此一点都不重要。


但试验的结果则表明,“赢来的钱”表现出了更高的风险偏好,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些钱反正是赢来的(是从“盈利账户”这个心理中支出的),所以冒点险也没关系,大不了是得到一个不输不赢的结果而已。


实验 3:你刚刚输了30美元,现在请选择:

(a)   有33%的概率赢得30美元,有67%的概率不输不赢。  [ 60% ]

(b)   有100%的概率赢得10美元。  [ 40% ]


实验2和实验3的前提完全相同,都是刚刚输了30美元;但赌局不同,实验2的赌局中,即便运气够好,也只能够赢9美元,并不足与弥补之前的损失;而实验3的赌局中,却提供了翻本的机会。


从结果上来看,“翻本”表现出了很强的诱惑力,促使参与者更加愿意承担风险。



那么,对于一个投资者而言,认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以及“心理账户”是如何起作用的,又会有什么启发呢?


1 块钱 = 1 块钱


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在于,我们可以提醒自己1块钱和1块钱应当是等同的,从而避免“赢来的钱”效应对我们的影响。


投资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便是专业投资者也不例外。很多股权投资基金在投资获利后,会选择在下一轮部分退出,以收回投资成本,剩下的盈利部分则保留在项目当中,继续(甚至有时更高)的承受风险。


刻意忽视买入成本


另外一个答案,或许在于:我们应当刻意的忽视买入成本。


巴菲特曾经说过,你可能对股票情感丰富,但股票永远不会知道你是否持有它。


关注买入成本,可能会导致决定中加入较强的情感因素,使人因不愿面对切实损失的痛苦,而选择了回避;因此,如果投资者能够刻意的忽视买入成本,比如不再实时提醒基金经理股票持仓的盈亏情况(显然现在大多数基金都正是这么做的),那么就可能减少决策时情感因素的影响。


对此,一个反驳的观点是,“均值回归是资本主义不证自明的真理”(安东尼•波顿),因此卖掉亏损股,可能就是卖掉了那些在未来能够录得较大涨幅的股票。


但事实上,对此的回答可以是:忽视买入成本,并不是强调必须将“股价的历史中长期走势”排除在决定因素之外;我们可以考虑“股价的历史中长期走势”,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并不等于持仓的盈亏(特别是短期盈亏情况)。


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方法是:假设如果你是空仓,那么你是否会买进这只股票——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减少情绪干扰的方式(一些专业投资者,甚至会专门为此定期的清仓)。同时,这种方式还更好的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即如果考虑到“股价的历史中长期走势”,出于均值回归你认为应当买进,那么继续加仓(或至少持仓不动)就是合乎理性的;反之,如果仅出于均值回归并不足以支撑买进的决策,那么就应当做出减仓(或至少不再加仓)的操作。


但很明显,目前的卖方研究报告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将股票分为“买入”和“增持”两档,显然是受到了心理账户的影响。


另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对由于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结果,会比因不行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更为强大的情绪反应(比如后悔)”——这个发现进一步解释了投资者在卖出亏损股票时所面临的艰难决定,因为“如果一旦卖出亏损的股票,之后这支股票却开始大涨”,那么这名实施了卖出决策的投资者,将可能会面临更加巨大的痛苦。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会在下一篇继续讨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