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中国各地美食与地名之间的有趣关系,分析了美食名称背后的故事和原因,包括误认为是本地美食但实际并非如此的情况,以及海外中餐厅里的中国菜命名情况。文章还通过数据展示了不同地域的美食对地名借用的偏好,并探讨了人们对这些美食的认知和态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食与地名的关系
中国各地美食与地名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会出现误认为是本地美食但实际并非如此的情况,如杭州小笼包、安徽牛肉板面等。
关键观点2: 美食名称背后的故事和原因
美食名称的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原因,包括借用地名提高知名度、形成独特风味和烹调方法等。
关键观点3: 海外中餐厅里的中国菜命名情况
海外中餐厅里的中国菜命名常常让人困惑,因为它们往往借用中国地名,但很多菜名可能并不为中国人所熟知。
关键观点4: 人们对美食的认知和态度
人们对这些美食的认知和态度各不相同,有人坚决否认,有人认为美味至上,也有人对这些“伪造户口”的美食念念不忘。
正文
提起武汉就会想到豆皮、热干面,说到南京就躲不开鸭血粉丝汤,谈及成都那必须要有火锅、串串……这些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美食,不仅勾勒出了一方水土最质朴的面貌,也成为了离乡游子的味蕾图腾。
今年年初,“石家庄的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冲上热搜。虽然菜名里有“安徽”两字,很多安徽人却大为不解:“我们这儿还有牛肉板面?”
而这还不是独一个名声在外,可本地人不怎么知道的美食。
要说「误以为是本地但其实没有」的美食,最典型的例子当数杭州小笼包。
作为在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的小吃,人们对“杭州小笼包”并不陌生。可在杭州,这样的包子店却几乎找不到。因为杭州人爱吃的其实是汤包,而“杭州小笼包”发源自嵊(shèng)州,一个绍兴市所辖的县级市。
因为担心“嵊”字生僻,为了招揽顾客,商家给嵊州小笼包披上了“杭州小笼包”的包装 [1]。
如今,在全国各地经营小笼包的嵊州人超过 5 万,净利润达到 50 亿元,甚至成为了嵊州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 [2]。
除此之外,
中国还有不少美食在外地开了很多,“发源地”却寥寥无几的情况。
和杭州小笼包不同,板面真的发源于安徽北部的一个城市——阜阳 [3]。
只是由于皖北、皖中和皖南的饮食差异较大,有的爱吃面食,有的爱吃大米,所以很多安徽人真没听过这种食物。
虽然阜阳的确有板面,但也只是有羊肉板面,
外地更多见的牛肉板面则是石家庄的改良版 [3]。
作为包容万象的“国际庄”,板面不仅在这里落地生根,还被本地人改良后发扬光大,牛肉板面成功在多地开枝散叶。
如果说,正宗安徽牛肉板面中的「安徽」两字,是石家庄人出于对板面原产地的尊重。那么有些菜名,就真的让人看不懂了。
通过梳理资料,
就会发现很多美食的来源地和食物名字中的地名并不近,有些甚至南辕北辙。
例如遍布全国的澳门豆捞,其实是浙江人创建的火锅品牌,澳门压根就没有豆捞这个词 [4]。
温州大馄饨也并不姓“温”,而是一位到台北打拼的温州阿姨,将原来小巧玲珑的温州小馄饨改成了大尺寸馄饨,这才有了这道台湾的明星小吃 [5]。
至于中国小吃街的扛把子朝鲜烤冷面,则是出自黑龙江鸡西密山市一名下岗工人之手。只是想给自己做一份下酒菜的盖师傅,无意间发明了从问世起就自带流量的烤冷面。这道小吃甚至让密山市当地的冷面加工厂增产 30% [6]。
真是不考究不知道,有些食物吃了这么多年,名字原来都是”假“的。
这些「误以为是本地但其实没有」的美食背后,有着各式各样的诞生故事,命名缘由也不尽相同。
其中最主要的成因,就像嵊州小笼包被叫做杭州小笼包一样,
借地名来提高食物的知名度。
特别是那些有饮食特色的地名,就常被拿来用以证明食物的地道与美味。
例如作为深圳这个南方美食荒漠里为数不多的特色,海南椰子鸡是生于深圳、火于深圳的地道深圳菜 [7]。
但深圳不产椰子、不产鸡,如果起名“深圳椰子鸡”,就很难让没吃过的人凭直觉相信这道菜值得一试。
所以椰子鸡的发明者,就想到了用大众对海南鸡、海南椰子的印象,把椰子鸡冠上了“海南”的户籍 [7]。
此外,
还有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和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因此常常被借用到美食名称当中。
例如四川麻辣拌,其实源于辽宁抚顺,但一方面其口味借鉴于川菜,另一方面食物风格也与川菜契合,所以便打起了四川的名号 [8]。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麻辣烫源自四川,但“四川正宗麻辣烫”源自东北的奇特景象 [9]。
还有很多名字让你根本理解不了,
因为它们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巧合。
例如在上海诞生的重庆鸡公煲,只是因为其创始人名为“重庆”而得名,也难怪让不少人误会已久 [10]。玉林串串香则是脱胎于成都玉林区的一家火锅店,和广西的玉林市,没有一点关系 [11]。
当然,要说哪儿的菜最喜欢借地名来提高食物的知名度,那肯定是海外中餐厅里的中国菜。很多菜名让你根本理解不了,
因为它们的起名逻辑多半是哪个中国地名更有名,就用哪个。
通过梳理美国点评网站 Yelp 上 6648 家海外中餐厅的菜名信息后就会发现,那些含有地名的菜,可能大部分都会令国人感到陌生。
港式炒面、成都担担面这些正常的菜名并不多见,更多的则是四川牛肉、湖南牛、北京鸡这样的奇特菜名。甚至还有上海安格斯牛排、西安牛肉汉堡这样的名字就很不中式的菜。
海外中餐厅有如此多神奇的菜名,也难怪外国人兴冲冲跑到中国旅游时,却惊奇地发现在他们那几乎人人皆知的中国菜“左宗棠鸡”,当地人压根没听过 [12]。
对于不少假冒成当地的食物,本地人都会坚决予以否认,
尤其是像杭州小笼包这种和杭州的小笼包差异很大的食物。
在杭州、上海这些包邮地区,小笼包是一种皮薄汤多的小吃,其中的汤汁,更是这道小吃最美味的所在。
所以,当他们看到杭州小笼包时,第一反应都是强烈质疑——这不就是小包子嘛,怎么能叫小笼包?
左边是杭州小笼包,右边是杭州人认为的小笼包/ 图虫·创意
但有趣的是,这些“伪造户口”的美食,
不仅在很多地方扎下了根,而且还让很多人产生了“非此不可”的印象。
在社交媒体上,你能看到很多被本地人视作“异端”的食物,却成了别人心中久久念念不忘的经典美食。
例如河北人最爱的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各地都有人喜欢吃的四川麻辣烫,这些美食虽然和起源相比发生了变化,但在很多人心中,就该这个味。
大学生活连接着中学时代到初入社会,可谓是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四年。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大学的数据分析,欢迎到他们的公众号。回复
“青年”
,查看更多真实有趣的青年生活。
站在大学宿舍门口的那一刻,大学生遭受了来自大学生活第一次捶打。水泥地、没有空调、甚至还是上下铺……没想到来上个学,先穿越回了 80 年代。
宿舍是大学生活最基本和核心的生活圈,可惜,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对他们的宿舍满意。谁是中国住宿满意率最高的大学?
大学读了什么专业以后就要从事相关的工作吗?大概率是的。所以,很多人在专业报考时就可以大致了解未来从事的工作的收入水平。
在选择专业时,有明确兴趣、目标的人选择专业时不需要太纠结,但更多的人选专业的目标是能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所以大家选专业,“钱景”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究竟哪些专业,最不挣钱?
网易数读
是业界公认的最会用数据讲述新闻的公众号。他们无意做你的人生导师,只是想通过冰冷的数据,帮你窥知这个温情世界的角落。
善于从热点话题的数据里,提炼你不曾关注的新闻另一面。
除此之外,数读菌还关注年轻人的情感生活。关注
网易数读
并回复
“情感生活特辑”
,用数据带你走进新世代年轻人的日常。
善于从你不曾留意的数据中剖析挖掘,并给到你意想不到的结论。
有人说,异地恋是爱情最快乐的想象;也有人说,爱终究会因为距离消失。异地恋有多大的概率能熬到最好的结局?
非异地恋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异地恋的?正在经历异地恋的情侣们为了维系感情做过哪些努力?异地恋中,哪一方提分手的占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