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只要选对了方向、抓住了时机,再笨的人都能被托起来。这就是“飞猪理论”,它的创始人便是雷军。
然而随着互联网公司逐渐增多,手机行业竞争白炙化,小米销量虽依旧保持国内出货量前五的成绩,但相比过去几年销量有所下滑,小米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现在小米正在迎来它的最低谷,法国《费加罗报》发表了题为《“中国苹果”小米昙花一现的童话》的报道,相比去年小米市值450亿美元的巅峰,仅仅不过一年时间小米市值就只剩下了当时的零头:40亿美元!不足去年的十分之一!而从之前业界对小米的估值来看其价值远高于此。此前,小米估值高达450亿美元,仅次于6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高居国内第二。
2016年小米手机的销售就出现了停滞,2016年第一季度出货量报告显示,小米以920万台的出货量、9%的市场份额跻身国产品牌第五名,相比上年同期的1350万台减少了32%。而第二季度只出货1000万部,下滑近四成。
小米在2015年四季度的手机出货量还占据第五的位置,仅过了半年的时间,就跌出了前五名。
而近日发布的胡润富豪榜,雷军由去年排名第五下降到了榜单的第十四位。
其实,2015年的小米就没有完成8000万的销量目标,2016上半年里新品不断,但国内销量(2366万)却被曾经的直接竞争对手华为(约4377万)甩开一条街,还被OPPO(2902万部)和vivo(2555万)双双反超。
小米手机销售业绩的下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不灵了。
凭借“饥饿营销”模式,小米手机在2012年-2014年间,销量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96%、160%、226%。在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小米每轮的开售量却很少。有网友表示,自己曾不停地抢米1,当他终于抢到的那天,小米已经准备发布米2了。
高性价比不再是小米的优势。
在智能手机刚开始普及的时候,智能又低价的小米因为性价比高被广受喜爱,然而如今智能手机遍地都是,小米的低端机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专利也是小米的痛点。
在2014年12月,爱立信曾在印度对小米提出专利诉讼,三天后,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由于小米侵犯了爱立信专利,禁止其在印度销售和进口手机。虽然在8天后,小米宣布已在印度解禁,但小米的专利问题开始备受争议。
由于小米在专利方面积累相对薄弱,很多都不是核心专利,无法与国外企业签订交叉授权,因此严重制约了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与之相反的例子就是华为,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公司专利申请量达到3898件,位居全球企业之首,就连苹果也开始向华为支付专利费。
本土品牌的竞争。
近年小米手机销量明显下滑,被OPPO、vivo等超越,有观点认为小米的坠落是有目共睹的,因为小米的起家靠的是所谓的性价比,但时至今日,在千帆争流的情况下,小米没有任何华丽的转身,外观难看、毫无创意。至于性价比,比它大的多的品牌比比皆是,小米的卖点不再有,因而其走向滑坡、坠落是必然的。
现在小米面临的最大挑战正是中国的本土品牌,不是国外品牌。小米现在开始扩展国际市场,比如印度,但在印度他们也面临当地品牌的竞争。
过多的花哨宣传。
小米的批评者认为,小米公司总是大肆宣传他们想要做的事情。过去他们在网上无成本地直销手机时,被看作是“制造混乱”。然而,现在,当中国本土品牌的竞争者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并且比小米做得更好的时候,小米就有落后的风险。
再来对比一下华为的发展轨迹,两年之前小米被捧到天上的时候,任正非率领的华为依然脚踏实地,积累到现在,华为的销售数字却一直在平稳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