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靠能力往上爬根本是痴人说梦。
如果你正胸怀抱负,对于“天道酬勤”“用实力说话”的美国梦信誓旦旦,那么不妨问问自己:当个人能力不再能让你出人头地,你还会继续努力吗?
一直以来,个人奋斗都是商业书籍的立论前提,仿佛你只要遵循他们的建议吃足够多的苦,就可以成为事业、生活中的“人上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芬·列维特(Stephen Levitt)和记者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 Dubner)合著的《魔鬼经济学》《超级魔鬼经济学》以及新书《奇葩式思考》(Think Like a Freak),都遵循了这一套路,试图将这一理念作为独门制胜秘籍传授给读者。在《奇葩式思考》一书中,作者认为管理者应大胆承认知识短板,以纯粹的愉悦面对新鲜事物,并合理评估他人价值以及制定复杂的激励方案。可遗憾的是,作者并未谈到如何实现,何况这些也不足以确保成功。
“成功没有捷径”,崇尚个人奋斗的人自然极力赞成,可泼冷水的也大有人在。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的《21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格里高利·克拉克(Gregory Clark)的《儿子照常崛起》(The Son Also Rises),都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严谨的学术研究证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靠能力往上爬根本是痴人说梦。
《21世纪资本论》这部厚达700页的著作,是一项历时15年的联合研究成果,其核心观点是:战后(1945-1970年)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平等状况并未明显改善;相反,在这段所谓资本主义全盛时期,资本回报率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富人是在穷人身上吸取财富。据皮克迪统计,在2010-2012年这段时间,最富有的1%人口,享受了95%的经济增长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快速聚敛财富的并不是那些才能卓越、效率超群的“超级生产者”,而是“超级管理者”。在最富有的1%人口中,70%是公司高管。
优秀管理者的工作理应得到合理回报,《哈佛商业评论》的立场一向如此。可是,如果管理者仅仅凭借地位,就随意攫取经济增长果实,那么美国梦终将成为水中捞月。皮克迪认为,个人对团队成果的贡献很难界定,对于管理者工作评价标准的设定,还有很大讨论空间。他还推断,如果这样的现状持续下去,将会有损民主制度,并催生不满情绪:美国镀金时代的社会不平等和暴力泛滥将是前车之鉴。
《儿子照常崛起》描绘的状况更加残酷。通过考察20多个不同家族社会经济状况的历史变迁,克拉克得出结论:所谓社会流动几乎不存在,家庭决定命运。一个家族地位的提升或衰落不是3-4代人的事情,一般需要10-15代。克拉克还由此推论,父母的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有50%的可能在孩子身上延续——成功是会遗传的。
那么如何打破资本和家族传承编织的牢笼?解决方法何在?尽管出发点不同,皮克迪和克拉克都认为,为了遏制不平等,必须重新分配财富。
在皮克迪看来,社会体制无法自我纠偏,政府必须重新分配“精英”们不劳而获的财富,他似乎主张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转向社会主义。克拉克则不那么激进,在他看来,成功的人在继承了家庭社会地位的同时,也继承了高素质,这是他们成功的原因;重新分配财富的成本不高,且能提升社会总体福利。
笔者则主张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基于美国梦的乐观主义精神。从阿尔杰的小说到最近的《奇葩式思考》,乐观主义许诺了我们成功的可能,并激励我们努力奋斗。而如果我们轻易地向皮克迪和克拉克的主张低头妥协,那么未来将毫无光明可言,如果一切终究是白费功夫,为何还要努力工作、奋力拼搏?
我们必须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要克服那些阻挠个人奋斗的社会结构缺陷,仅靠天真的乐观主义当然不够,但它绝对不可或缺。
本文有删节,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4年6月《奋斗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