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心理  ·  有奖征集|写给做过心理咨询的你 ·  2 天前  
京师心理大学堂  ·  【招生】基于脑科学的学习力指导师高级培训项目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心理大学堂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味觉隐喻

京师心理大学堂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2-17 20:00

正文

作者 | 弗伦希



(图源网络,侵删)



不管大家有没有看过甄嬛传,从字面意思上大概都能摸到一点那个意思——宫里的日子太苦,苦到甚至对比起来苦杏仁也是甜的。



看到这个“苦”,好像已经看到那些看不到光的痛苦日子。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



我们如何理解“苦日子”这个词?或者说,我们为什么可以把”苦日子“理解成伤心、难熬和折磨的时间,而不是幸福和开心呢?



从中国古话到欧美电影台词,再到这些年的网络用语,我们似乎总把味觉体验与某些人生经验、情绪反馈连接到一起。那么,这些经历真的会让我们产生与味觉相似的感知吗?酸甜苦辣又会不会激发或促进我们相应的情绪感受呢?



原始味觉对情绪的诱发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刚刚度过了糟糕的一天,迫切的需要吃一点甜食改善一下心情。随着糖分的摄入,心情似乎也变得好了起来。



过去的研究认为,在生存和进化的过程中,味觉是祖先辨别什么可以食用的重要工具,它在帮助祖先存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情绪联系起来[1]。



甜味食物是有营养、应食用的,因此吃下容易感到开心愉悦。



(图源网络,侵删)



苦味食物是变质导致的,或包含某些有毒的化学元素,往往被认为是有毒的,于是激发厌恶的情绪以避免误食。



也就是说,由味道引发的情绪反馈,帮助人类选择什么食物是适宜食用的,来帮助人类更好的生存下去。



不仅如此,如果品尝到的是对自己“有威胁”的苦味,还会激发个人的生存动机。在研究者针对苦味与生存动机的探索实验中,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品尝苦味之后,对生存相关单词的反应都比未体验苦味的参与者更快,而普通词汇中则没有出现这样的区别[2]。



这两种发现支持了进化理论,即由食品味道引发不同的情绪,来帮助人类做出更好的决策,并对可能面临的艰难生存环境做出心理准备[3]。



味觉隐喻


但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语言的出现,人们开始用语言将味觉与一些原本无关的行为相关联,成为了一种“概念隐喻”:作为身体体验的酸甜苦是具体的感受,但可以用来解释抽象的概念。



从婴儿开始,我们就不断体验家人靠近时温暖的身体触感,构建出“温暖”的感受与“幸福”、“团聚”之间的关联,便成为了一个隐喻。



味觉也是一样,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饮食不仅只意味着生存,而是根据不同的味道开始逐渐与更加深层的、社会化的情绪联系起来,形成了味觉-概念隐喻。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甜、苦、酸三种口味。



//1.“Honey~”:甜味与积极情绪


甜味往往被用来描述幸福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进入甜甜的梦乡”或者用“sweet”表达喜爱。这是因为从小时候开始,妈妈会把糖果作为奖励,蛋糕和甜食会与过生日、过年等等幸福的回忆关联在一起,累积起来构成了甜味与幸福感受之间的隐喻。



(图源网络,侵删)



与之相应的,研究发现,甜味可以唤起人们与社会相关的信息加工。甚至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导致个体对其他人产生积极判断、浪漫感受甚至亲社会意图[4]。



在柏林医学院学者的研究中,他们要求517位参与者在吃了甜味或咸味的零食后,对一些年轻人的照片和艺术作品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吃到甜食的参与者对于对方的面孔吸引力的评分普遍更高——尤其体现在与两性关系相关的浪漫方面。



当回答“我是否愿意与图中的人去喝杯咖啡”等问题时,甜味零食能够显著提高评分。这种影响没有在参与者对艺术作品的评分中出现,且与其对零食的喜爱程度没有关联。



据此研究者认为,在我们平时的语言体系中,甜味往往象征着善良和友好,比如“sweety”、“甜心”等等,与更开心的情绪、有浪漫属性的体验联系在一起。于是,人们形成了一条大脑的联想通路:吃到甜食=我在经历浪漫积极的体验=我也要做出友善的、对他人友好的事情,进而影响人们做出亲社会、利他性的行为。



这也是概念隐喻理论中的核心观念:语言文化中的隐喻通过更深层的、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意图和行为。



//2.“不辛苦,命苦”:苦味与厌恶情绪


与甜味相对应的,苦味在中英文中往往与艰难与不幸、不道德的词汇紧密相关。



研究证据表明,味觉与道德评价之间存在隐喻关系,味觉苦涩会引起对不道德事件更高的敏感性和更严厉的评级,且这种诱发可以基于视觉、味觉的不同刺激产生。此外,观察到苦味会激发自我报告中更高的敌意和攻击行为[5]。



比较特别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中,苦味具有其特殊的隐喻性,即“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尽甘来”等苦味积极文化的渲染,这些语言环境让“苦”不完全与消极情绪相关,而是指向未来的成功。研究发现,在实验前阅读了含有苦味积极含义的谚语的参与者,对提高对故事中历经磨难的人物成功率的预期,出现了磨难-成功隐喻[6]。



也不止咱这儿(狗头.jpg)

(图源网络,侵删)



//3.“我吃醋了”:酸味与嫉妒


嫉妒是涉及到社会比较与竞争的复杂情绪,包括面对他人的成功而产生的“envy”,和在亲密关系中伴随占有欲而产生的“jealousy”。


尽管这在研究中作为两个不同的专业概念出现,却常常被混合起来使用,尤其在汉语环境下,使用同样的“嫉妒”进行表意。



在苏州大学的研究中,她们特别选取了汉语母语者进行内隐联想实验*,发现酸味与这两种嫉妒都存在显著的联想效应。

*内隐联想实验:测验参与者无意识的对两类词语/图片的关联,以检验其对某种事物的潜在态度。如设定对“我”和“热情”按同一个键,比起对“我”和“冷漠”按同一键时,参与者的反应更快,可以看出他更倾向于觉得自己是一个热情的人。



确定了中文母语者对酸味嫉妒情绪的态度后,研究者在后续的实验中分别让参与者想象、品尝酸味,探究其阅读嫉妒事件或想象嫉妒场景时的情绪。最终结论发现,想象和真实体验到的酸味都会加剧参与者的嫉妒情绪。



(图源网络,侵删)



从这个视角来看,味觉作为人类身体与外界交互作用的重要方式,受到文化概念和社会现象的融合与塑造,与社会情绪相关联产生了味觉-情感隐喻。



"We are what we eat"


目前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味觉会在人际知觉与判断、道德判断、风险决策和消费决策四个方面产生实质影响[7]。比如服用辛辣食物会导致更强烈的冒险倾向[8],悲伤的人品尝到苦味后会增加消费以缓解不愉快的情绪等等[9]。



换句话说,味道确实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决策。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人体bug”做点什么呢?



根据味觉领域研究者Raj Raghunathan的演讲,人们可以战略性的选择能唤起理想情绪状态的食物。



比如甜食有助于增加希望和信心,对面临发言、演示的人可能很有用;味道温和的食物更适合要做出重大决定的日子,以免头脑一热的冲动行为;如果面临对抗性质的活动,辛辣的味道带来的“最佳愤怒状态”没准能够派上用场。——当然,这些只是味觉能带来的帮助,可不要在期末考试前寄希望于能提升记忆力的“神药”噢。


不管,我相信哆啦A梦

(图源网络,侵删)



看完上面的内容,下次约会时,要不要给对方带一颗糖呢?



投票


学堂君

学堂君有个疑问,味觉隐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吗?

学堂君周围有很多朋友不喜欢甜食,吃甜食也能给他们带来积极情绪吗?如果一个人嗜好辣味食物,那么相比于甜,是不是辣更能给这个人带来积极情绪呢?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1]Zhang, Y., Hoon, M.A., Chandrashekar, J., Mueller, K.L., Cook, B., Wu, D., Zuker, C.S. and Ryba, N.J. (2003) Coding of Sweet, Bitter, and Umami Tastes: Different Receptor Cells Sharing Similar Signaling Pathways. Cell, 112, 293-301.https://doi.org/10.1016/S0092-8674(03)00071-0

[2]Chen, B.B. and Chang, L. (2012) Bitter Struggle for Survival: Evolved Bitterness Embodiment of Survival Motiv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 579-582.https://doi.org/10.1016/j.jesp.2011.11.005

[3]Glendinning, J.I. (1994) Is the Bitter Rejection Response Always Adaptive?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56, 1217-1227.https://doi.org/10.1016/0031-9384(94)90369-7

[4]Ren, D., Tan, K., Arriaga, X.B. and Chan, K.Q. (2015) Sweet Love: The Effects of Sweet Taste Experience on Romantic Perception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2, 905-921.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14554512

[5]Li, Y., Liu, L., Li, Z., Ding, Q., Huang, L., Chen, J. and Liang, P. (2023) Different Forms of Taste Can Influence Ethical Evaluation. Current Psychology, 42, 13308-13317.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2-02710-1

[6]郭愿志.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苦味隐喻[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7]CHEN Yinfang, XIE Jiaquan, YANG Wendeng. The effect of taste on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and its mechanism.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20, 28(10): 1678-1687 doi:10.3724/SP.J.1042.2020.01678

[8]Wang, X., Geng, L., Qin, J., & Yao, S. (2016).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cy taste and risk seeking.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11(6), 547-553.

[9]Wang, X., Geng, L., Qin, J., & Yao, S. (2016).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cy taste and risk seeking.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11(6), 547-553.



作者 | 弗伦希

编辑 | 伍圩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