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梁中华宏观研究
中泰证券宏观研究,发布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梁中华宏观研究

目标不低,必须努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梁中华宏观研究  · 公众号  ·  · 2022-03-05 22:08

正文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2022 年我国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 2022 3 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经济目标如何设定?宏观政策如何部署?哪些工作任务值得关注?以下是我们的解读。


1

目标并不低,政策更积极
在经济形势上,报告指出,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 。说明短期我国稳增长压力仍较为突出。
GDP 目标增速需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今年 GDP 目标增速 5.5% 左右,较去年 6% 以上有所下调。 一方面,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 十四五 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另一方面,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 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这意味着实现今年的目标增速是有难度的。
所以宏观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强调 增强有效性 。报告提出,宏观政策 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体现了今年的宏观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值得关注的是,表述新增 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 。我们认为,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更加积极的政策可以期待。
通胀目标持平。 2022 CPI 增速目标 3% 左右,与去年持平。在通胀方面,我们认为,目前分化趋势较为明显,短期仍可能持续。一方面,乌俄冲突仍在发酵,供给端受到扰动后,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行。而随着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投资修复也将对生产资料价格形成支撑。另一方面,国内疫情仍然间歇性的时有发生,对人口流动还是产生了比较大影响,出行相关的消费恢复需要耐心等待,因此 CPI 同比处于低位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加力。 关于 2022 年就业目标,报告提出 城镇新增就业 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 5.5% 以内,两个目标与去年保持一致。 但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就业优先政策的表述,由去年的 继续强化、聚力增效 调整为 提质加力 ,并且强调 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 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此外,使用 1000 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 我们认为,在稳增长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就业政策也会更加积极。

2

财政:重在支持基建
赤字率下调,但财政力度仍然较高。 今年财政赤字率目标设定为 2.8% 左右,相比去年下调 0.4 个百分点,与 2019 年目标一致。今年拟安排地方专项债 3.65 万亿元,规模与去年持平,比 2019 年高出 1.5 万亿元。我们认为,今年赤字率目标下调,资金规模减少 2000 亿元,主要是为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财政支持力度有所减弱。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通过跨年度调节,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就达 1.267 万亿元。从资金量上看,这相当于提高赤字率一个百分点。
今年财政支持的力度仍然较高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支出规模增加。 今年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 2 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第二,减税与退税并举。报告指出,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 2.5 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 1.5 万亿元。 在具体措施上更加倾向小型企业。今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 100 万元至 300 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其中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 6 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
在支出方向上,财政政策在 提升效能 的基础上强调 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因此要 大力优化支出结构 。报告提出,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 今年的财政更加积极,着重发力稳增长,尤其是后续对基建更大支持力度的政策可以期待。

3

货币:重在宽信用,降息非常态
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从去年的 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调整为今年的 灵活适度 ,与 2020 年更为相似。值得关注的是, 今年新增 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扩大新增贷款规模 ,这体现出今年的货币政策比去年更加积极,从而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以实现稳增长的目的。
同时报告提出,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说明货币政策更加强调总量和结构的结合。报告强调,推动金融机构 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 考虑到央行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我们认为对于降息或需降低预期,而是主要通过银行让利实体实现降成本。同时,预计货币政策或以定向宽信用为主 ,尤其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4

房地产:或进一步调整
关于房地产政策,报告强调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这些表述与去年一致,说明房地产调控的长期方向未变。
但是表述新增 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近期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行压力,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或将出现多方面的调整。目前,多个城市的信贷、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政策已经开始放松,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回暖,但是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提出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 ,我们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任务。住建部表示,今年将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240 万套(间),相比去年的 94 万套大幅增加。

5

哪些经济任务值得关注?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基建适度超前。 报告提出,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 十四五 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一方面, 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另一方面,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提出 能耗强度目标由去年的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3% 左右 调整为 十四五 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 此外,推动能耗 双控 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双控 转变。这说明支持双碳方向没有改变,但在执行层面不能操之过急,所以运动式减碳的一些做法会得到纠正。
从报告的表述看,未来 双碳 建设重点在于推动能源革命,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一方面,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另一方面,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此外,报告还提出 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 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 推动乡村振兴,确定 160 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等任务值得关注。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专项债:投什么?——“基建”稳增长系列四(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SWIFT制裁:有哪些影响?(海通宏观 李俊、李林芷、梁中华)

房地产近况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俄乌冲突:影响哪些经济?(海通宏观 李林芷、李俊、梁中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