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尤其是读书期间,心中总有个习惯,给自己称呼的“师”有个打分,如果合乎自己心意,就会努力学师,如果不合乎自己的心意,就会有抵触情绪,有时认为:这个所谓的师,许多方面都还不如自己,学啥呢?
记得高三那年,带物理课的老师喜欢吹牛,喜欢抽烟,讲课时还常常讲错题,有句口头禅,你们一定位考得很好!我们这群学生常常私底下认为:这样带课如何了得,高考咋办?于是不得已自学,私下用功,很多时候就埋头苦干!相反数学老师很厉害,我们每一个问题都能解答得很好,有了依靠,内心反而没有了压力!
高考时结果大出意外,物理满分150分,班里成绩最高149分,我考了146分,数学成绩反而都没有超过140分!
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高考后对这句话才稍稍有所领悟!
后来上了大学,大三时见习,当时分配到一个县中医院,在见习期间遇到一个糖尿病坏疽的患者,科室请医院的一位退休老中医会诊,老中医开口说:这个病是坏阻(把坏疽念成了坏阻),科室很多年轻医生立即露出不屑的眼神,病名都念错了,这病还会治?!当时的我心里也有疑惑,但科室主任的和颜悦色处理,让老中医积极发挥治疗手段,最终取得很好的结果!
这些年一直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大师,想拜其为师,能带领自己走进修行的大门!
身体有病的,不合适!
气色不好的,不合适!
身体太胖的,不合适!
身体太瘦的,不合适!
说话太快,心不静的,不合适!
说话太慢,思维不清晰的,不合适!
讨论佛法,经文背错的,不合适!
交流道家文化,清静经不了解的,不合适!
不会打坐的,不合适!
不会种地,生活能力差的,不合适!
不守戒,吃肉喝酒抽烟,更不合适!
对中医不了解,常见药材不认识,不合适!
......
慢慢的,发现能够走进自己内心的,自己心目中期待的师父样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了!
心目中的导师,应该是:世间解,无上师,能通晓一切,但最终发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