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客
最有态度的城市新媒体。为2000万城市奋斗者提供归属感,只有不甘平庸者才会喜欢的精神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发布  ·  积极布局!深圳打造机器人“梦之队”!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请看,今天的深圳特区报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降价!今年第一次!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哪吒不好惹!他们的故事,好过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客

罗沙路,深圳东部之“殇”?

深圳客  · 公众号  · 深圳  · 2020-05-12 21:14

正文


很多年前,深圳是“英雄难过梅林关”,如今,是“ 好汉难过罗沙路 ”。


近两个月的工作日早高峰,东部的主干道罗沙路都会准时准点化身为大型停车场,上演深圳“大型公路汽车展”。门票免费,无需预约,凡入场者,最低消费一小时以上。


在盐田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同事L吐槽道: 每天堵在罗沙路上,感觉深圳东部像被“抛弃”了一样。




0 1

“不塞车,它就不配叫罗沙路了”




5月11日早上8点半,在深圳交警提示“罗沙路多车缓行”的微博下,虽然只有10条转发,却有高达近200条评论,以及500+个点赞。互动性如此之高,因为大家都身临其境。


圳长的同事L也随手点了一个赞。一个小时前,他从盐田出门, 导航提醒他走水官高速,绕道龙岗平湖,花2.5个小时就可以用最短的速度到达南山 。他不信邪,依然选择以前只要50分钟的罗沙路。


最后,他11点才赶到公司打卡上班,有心急的同事,已经开始用加热午饭便当了。


被罗沙路折腾了快没脾气的他感叹道:“不塞车,它就不配叫罗沙路了”。



在微博上,这样活生生被罗沙路“堵成狗”的案例并不少见——
“9点上班,6点半闹钟,7点出门。9点04到。”
“7点16,从盐港医院出发到国贸,现在9点了,还在路上。”
“早晨7点出发,送娃上学,结果迟到了半个小时”。
“因为穷只买得起龙岗,但为了养家要来福田上班。以前早上一个小时准时到公司,现在两小时都到不了,上班就两条路一 丹平进市区,一条罗沙进市区,请问现在这两条路还能走吗?”
“还要不要上班了,两个钟的车程我都可以去广州了”
...


罗沙路大堵车的背后,终究是挖路的老问题。 跟大多主干道一样,罗沙路也逃不开修修补补的命运——从修地铁,到建莲塘口岸,再到如今的排水工程、天桥工程,让罗沙路更加“难过”



在4月底,媒体报道过政府相关部门到现场了解情况,当时发现是因为罗沙路有两项工程正在施工占道导致的。它们分别是市政排水管查漏补缺建设工程 (需要占用两条车行道) 、还有天桥品质提升工程 (占用由东往西方向主道一车道)


由于这些都属于罗湖区重要民生项目,作为施工方的水务局和城管局只能表示尽量加快进度,预计4月底撤走占道围挡。但直到5月9日,罗沙路施工路段也只是恢复4条车道通行,未全部恢复。



L看来,罗沙路常年基本处在施工状态, 这其实还是跟 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有关。


“如果在深圳的雨季来临前,提前修补排水还能说得过去。那么给天桥加建雨棚顶盖、灯光照明等工程是不是可以择时施工呢?我们能否在审批时,提前规划好工程的“错峰”占道呢?如果多个工程同时占道无法避免,有没有考虑到市民对出行的影响,并且给出相应的交通预案呢?”


“挖路施工”已经成为近几年深圳的热点民生话题,在今年年初的政府 工作报告中 提及, 目前全深圳在建的工地,多达1万多个 。当时,政府还专门为此向市民“ 表示歉意 ”。





0 2

“感觉出了罗沙路, 就出了深圳一样”



好消息是,这几天随着占道围挡的撤离,罗沙路的拥堵已经得到了缓解。 但比罗沙路更“堵”的,是深圳东部人民的心。


罗沙路,顾名思义是连接罗湖与沙头角的东部重要城市干道,是罗湖莲塘、盐田、大鹏等主要东部地区居民进城的必经之路。平常早晚高峰拥堵也就算了,但是每个节假日,还有大批深圳人去东部海边,导致节假日的罗沙路比工作日更堵。


罗沙路的堵,是东部的一种常态,更是深圳东部之“殇”。



在这段被堵在罗沙路上的日子里,L会在车上思考: “深圳东部”是不是被深圳抛弃了啊?


在公司里,L是深圳东部的代言人,二十几年的老铁粉。但每次因为堵车上班迟到,每次深夜疲惫驱车回家,每次西部房价创新高的时候,他总是免不了要跟解释,自己为什么坚守东部的理由。


“东部有生活气息,东部有真正的海,东部人均配套高,东部房价便宜...”


解释得多了,打脸自然也少不了。他也开始慢慢怀疑:“假如不谈生活,从这些年城市的发展和资源政策的分配上看,东部感觉不是深圳亲生的啊。 就感觉离开罗沙路,就出了深圳一样。



在圳长的印象中,上一次能让整个深圳东部居民兴奋的城市政策,还要追溯到2015年, 深圳提出 总投资1.4万亿 的“东进战略” 。在当时的文件中提及,“深圳东部”是指以罗湖、龙岗、龙岗、坪山、大鹏为代表的地区。


然而看看2019年深圳各区的GDP, 南山+宝安的西部GDP高达近1万亿,而龙岗罗湖为首的5个东部地区加起来,才有0.8万亿。除深汕外,深圳倒数的三个“吊车尾”都在深圳东部。


尤其是近几年,从政策的力度、地铁覆盖度、产业企业密度、重点项目投资强度等方面,无论是数量和质量, 我们都难言整个东部能有与拥有前海、深圳湾、蛇口的深圳西部相媲美。


以罗沙路为例,作为东部与市区的唯一主干道,罗沙路曾经于2008年进行全面改造,由双向6车道改造为现在的双向10车道。这一次大改造,使得东部出行方便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加速了东部与市区的亲密关系,也让大家愿意到东部置业,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深圳房价的供需关系。


但12年过去了,深圳早已不是那个深圳,而 罗沙路还是那个罗沙路,东部还是那个东部 。横跨关内的地铁一号线都已经开通多少年了,但盐田交通依然严重滞后,至今仍然没有地铁,使得这几年东部所有的交通压力,都只能由罗沙路承担。



罗湖乏力,布吉无解,华为逃离龙 岗,盐田寸步难行。 我们不得不承认, 过去40年,深圳发展一路向西,城市格局逐渐失衡,东部与西部存在较大差距。最近,出风得意的宝安业主还不忘挖苦L: “你们东部是不是应该叫「惠州西」啊?”


L只能苦笑道:“哪里配的上啊,同事住惠州,我住盐田,每天同时出门,他还可能比我早到。”



如今,罗湖已经开始进行加速推进城市更新;龙岗今年更是投资了810亿元推进243个重点项目;盐田马上要通地铁了,年纪轻轻的罗沙路,终于不用扛起那么大的压力了.....


回想五年前,深圳发布《深圳市实施东进战略行动方案(2016-2020)》,今年恰好是这版方案的最后一年。 面对深圳现在愈演愈烈的“大城市病”,也许东部才是深圳的“解药”所在。




出品:深圳客编辑部

主笔:少年老陈

编辑: 少年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