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目送着一批批逆行的白衣天使,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投身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之际,一部
九集系列纪录片《中国医生》
适时在网上热播,让普通大众对这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有了新的了解、新的认识,对他们产生了新的期待,燃起了新的希望。
《中国医生》是
一部以医护人员为主角
的大型医疗纪录片,通过一个个有温情、有责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医患故事,反映了医生的真实形象,向普通大众近距离地展现了平日鲜见的医者生活。不渲染患者的悲惨处境,不制造猎奇的特殊事件,始终将视角平静地集中在医生身上,是这部纪录片有别于其他纪录片的一个显著特点。
用克制、冷静、理性的镜头展示了中国医生们在救死扶伤道路上的悲欢离合。
《中国医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该所副研究员张建珍担任总导演,乐正传媒、健康报社、迈瑞医疗、爱奇艺联合出品,也是该所创新工程项目“互联网治理与建设性新闻研究”的成果之一。
建设性新闻是近年来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界提出的一种新的新闻报道理念。该理念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强调在报道社会问题的同时,要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给受众以期待和希望。
项目组在与苏州广电总台进行试点的同时,也着手自己的实验。有鉴于近年来国内医患矛盾频发,项目组执行研究员张建珍根据自己陪护家人看病的亲身经历,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从事新闻报道,但可以利用我们的优势拍摄一部真实反映医生群体生活工作现状的纪录片。通过这部纪录片告诉大众,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天使,面对许多疾病他们也常常有心无力。医患双方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医患之间只有互相信任、携手同心,才能在治疗过程中形成最大的合力。也只有对医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医患之间的矛盾,建立起理性健康的医患关系。
于是,张建珍就开始了《中国医生》的筹备拍摄。摄制团队选取了
国内6家大型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
,聚焦不同岗位不同年资的医护人员群体,从医术精湛的知名教授,到刚刚毕业的年轻住院医生,在两年的时间里采用全天候伴随跟踪这种笨拙的拍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他们日常的点点滴滴。
纪录片原计划在2月中旬推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考虑到在这种非常时期,民众需要优质内容以增强凝聚力、获得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中国医生》提前于1月27日(正月初三)在爱奇艺上线首播。一经上线,该片迅速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并成为爱奇艺有史以来热度最高的纪录片,占据了爱奇艺纪录片榜单的热播榜首位和飙升榜首位。豆瓣网给该片打出了9.3的高分,网友评论:“没有刻意的煽情,却没有一刻不令我动容,没有神化的医者,却没有一位不令我敬佩。”
《中国医生》上线以来,首先在自媒体中迅速发酵,引发广泛的讨论。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CCTV6的《中国电影报道》等中央媒体也跟进报道。人民网发表评论:“纪录片《中国医生》通过冷静客观的镜头语言呈现了中国医生们的真实工作状态,讲述了医患之间的温情故事,也是在全民战‘疫’情况下,向坚守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让广大群众了解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