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6天,累计票房逼近15亿,《战狼2》有望将多项中国票房纪录刷新。
数据来源:中国票房
北京文化,作为《战狼2》的重要出品方和发行方,则用两个涨停,表示庆祝。
数据来源:www.joudou.com
更有意思的是,在7月初,北京文化大股东以15元的价格增持1.5亿,完美抄底。
数据来源:www.joudou.com
《战狼2》火了,大股东赚了,但整体电影行业自2016年以来的表现,是真的不行了。
中国电影票房保持了7年30%的年增长率,在去年,
断崖式下跌至3%
。
华谊兄弟,作为电影行业龙头,业务稳定,增速与行业相关度高。09年上市后,股价一路上涨近10倍,
目前股价相比高点已经跌去2/3
。
数据来源:www.joudou.com
中国电影,还能否重拾昔日高增长的辉煌?
一、过去,中国电影发展迅猛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2016年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长贡献最大的是亚洲市场,而亚洲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正是中国。
2016年,中国票房总计6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14亿美元,排名第2,比排名3-5位的日本、印度和英国加起来还要多。
但同GDP一样,总量高并不意味着发展水平高,衡量一个国家电影产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应为
人均观影次数
,它能综合反映国家经济水平、文化消费习惯、电影行业产值、院线硬件投资等诸多因素。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美国电影协会
虽然总量排名第2,但人均观影次数仅为1次,尚低于排名相邻的发达国家。
好消息是,中国目前银幕数量增长迅速,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消费水平和观影习惯逐步增强,三四线城市随着消费升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以此类推,
中国电影依旧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未来,中国电影方向未定
对比美国,中国的人均观影次数还有数倍的增长空间,但同日本已经比较接近了。美国和日本电影行业的发展水平,为我们预测中国电影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士,肯定希望中国电影可以走美国式的发展道路。目前,各家制片方在努力地学习好莱坞电影的大场面、大制作,并积极地同美国电影厂家展开合作;院线方,以万达电影为首,正在二三四线城市展开疯狂的院线扩张。
近6年来,全国银幕数量的增长每年都保持在30%以上。
然而从消费文化上来看,中国跟日本更相近,目前诸多经济数据已经展现了这样的趋势。具体到影视行业,日本之发达是建立在正版影碟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国,三大视频网站发展非常迅速,资源更新快,内容制作更加符合年轻人的趣味,性价比超高的付费会员模式正逐步深入人心。
未来,你还会愿意跑到电影院去消遣时光吗?
对中国电影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取决于每个人的判断和选择。
三、当前,中国电影问题
棘手
在增长极限到来前,中国电影首先要面对的是走出低谷的挑战。尤其对A股的上市公司而言,业绩不好,难有翻身的希望。
首先,电影行业内,资本分化严重,好IP稀缺。
统计过去8年每年票房排行前十中的国产电影的制作方,行业老大华谊和光线的占比下降明显。
16年和17年,前十的国产片甚至都没有华谊和光线的身影。
与此同时,联合出品和制片的电影明显增多。近期,大火的《战狼2》出品方有14家,主旋律电影《建军大业》出品方高达3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