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sy1230
明德书院以传统文化、圣贤思想启迪成长智慧,帮助孩子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本,先养道德、后学文化、再立志向,以创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灰指甲不治能自愈吗? ·  昨天  
丁香生活研究所  ·  这几种像奶茶的饮料,建议减肥控糖人常喝! ·  2 天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春节返程车流高峰来临,出行必看↓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去年厨房买的最值的 9 ... ·  5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买 60 mL 送 30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dsy1230

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让所有家长满意

mdsy1230  · 公众号  ·  · 2019-09-30 10:17

正文



01
教育理念不同
对老师的满意度也不同
一到开学,部分家长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这孩子在学校不听话就替我严格地管教他,该打就打,该骂要骂。
也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受到批评的时候,到学校来闹事,觉得老师太严格了,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要把老师告到教育局里去。
有时候,老师真的不知道要严格对待学生,还是只在课堂上讲授完该讲的知识就好。
不严格会被部分家长投诉说,这个老师不负责,不配当老师;
严格了也会被一些家长投诉说,这个老师太严格,没有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教育理念,有人喜欢批评教育,也有人喜欢赏识教育。
认可老师的家长会觉得老师做得对,而不认可老师的肯定觉得老师不该那样做。
所以,总有家长认可老师,也有家长对老师不满,教育理念的不同会严重影响家长对老师的满意度。
但不管老师怎么做,都无法让所有人认同,不管老师的教学理念多好也无法得到所有家长的赞扬。
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要求老师按照他们的理念来管教孩子,那老师又如何把所有班级的孩子教育好?
所以,教育最重要的还是配合,家长要理解老师、配合老师这样孩子的教育就会越成功。
02
再负责的老师
也会有疏忽的时候
有一次,一位家长大晚上打电话给我说,“老师,我的孩子发高烧了,你白天上课没发现他有什么不妥?
看到家长有些兴师问罪的意思,我就先给她道歉,然后再询问孩子的情况,并且给孩子批假让他休息好再回学校。
挂完电话,我回想了一下那天一整天的工作,我就在那个班上了一节课,又因为校运会的事情忙得头晕脑胀。
所以,那个孩子不主动跟我说他不舒服,那我肯定不会知道他身体不适。
家长在家里照顾自己的孩子都觉得非常不容易,试想老师要照顾的是一个班甚至几个班级的孩子,老师容易吗?
有时候,就算是老师的失职,老师的工作做不到位,那也真不是老师故意的,而是她真的疏忽了而已。
老师也是普通人,不是圣人,老师也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出现纰漏。
没有哪一位老师能对所有孩子都面面俱到,无微不至,因为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着孩子照顾。
老师更不可能像家长一样事无巨细地帮孩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希望各种家长,要多站在老师的教育去考虑问题,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就完全否定了老师对孩子的辛苦付出。


3
老师不是无所不能
但是一定会尽力而为
经常听家长说:
我孩子的班主任不行,都教了他一年了,还是老样子,贪玩任性。
我孩子的英语老师不行,都读五年级了,连音标都没有认全。
我孩子的数学老师不行,每次考试都不及格,都不知道怎么教的。
……当老师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其实是很痛心的,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学,不服从老师的管教,那老师再怎么认真上课他还是不会。
班上有一个孩子,我让他背课文,没有一次能背出来的,但是全班同学中就他敢跟我顶嘴。
背不出来,我让他放学留下来背,直到背出来为止。
但是,他还是我行我素,看到父母来了就表现出一副可怜样兮兮的样子。
父母一心疼就跟老师求情把他带回去了,试问老师还要怎么做才算负责呢?
老师绝对不是无所不能的,老师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去考第一,因为“第一”只有一个人。
老师只能尽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把该学的知识学好。
但是,老师不敢保证每一位孩子都能考高分,考前三名。
再好的老师也会有教不好的学生,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想学,怎么逼他都没有用。
希望家长们要清楚,如果你都无法让孩子静心学习,那老师也不一定有办法,但一定会尽力去劝导孩子。
04
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沟通合作,家校才能共赢
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出现一些矛盾和误会在所难免。
希望家长能给予老师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怪,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计较。
要相信,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成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是,现实却是家长和老师本该是肩并肩的,结果成了面对面。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大家都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一小部分家长的胡闹,会使得老师们惧怕家长,不敢放手去管教孩子。
也因为一小部分老师的无良,使得所有家长不再愿意相信老师,这样最后伤害的还是孩子。
这也是老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么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由家长和老师双方共同努力。
家长和老师本应是有着共同的目标的整体,如果两者对立起来,教育不可能会搞好。
写在最后:
万事莫冲动,静下心来寻找有效的沟通之道,这是家校和谐的不二法门!家校和谐了,你的孩子才会更幸福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