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APP泛滥的时代。创新,几乎成为了不可能,而在不可能的条件下挑战就成了作死,这个时候我们就该换换思路,既然创新如此困难,我们何不借鉴呢?
入行久了后,你会发现很难做到完全创新,自己的产品在很多已有的产品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影子。说到产品的借鉴,概括起来,国内做产品的人主要有三种境遇:
第一种,你所在公司要做的产品,本身是照搬国外某款产品,这个时候产品的架构已经确定了,你能做的,可能就是针对国内用户的习惯做一些本土化改进;
第二种,你所做的产品已经有同类存在,产品需求的功能也摆在那儿,在既定的轮廓下创新的空间不会太大;
第三种,应该是最理想的,你全权掌握产品方向,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完全的话语权,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创业公司中)。
抄袭是可耻的,我更愿意用借鉴来形容产品之间出现的共性。至于说具体借鉴什么,这跟产品本身的性质有关。我在这里尝试着对产品之间可以借鉴的地方进行归纳。
❶
概念
我最近在做一个异常登录提醒的功能模块,这个功能在很多游戏厂商中都已经存在。当玩家登录的账号IP地址发生变化时,网站会给予提醒,防止盗号。
各个产品中,该功能名称和作用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在设计这个功能的时候,模块的名称也没有改变。因为这个功能对游戏玩家来说已经非常熟悉,已有产品已经对玩家起了教育作用。
如果我们新创一个概念,很容易给用户造成困扰,不仅会增加教育用户的成本,而且可能损害用户体验。不只是功能的名称,功能背后的逻辑,相比较已有产品来说我们也没有太大改变。
产品分很多种类,对一些实用性的产品功能来说,例如邮箱验证,已经形成了一种流程规范,所以再设计也没有大的改造空间。
❷
交互
很多移动终端产品上,都有下拉页面刷新这个交互动作。这个交互起初是在Tweetro中出现,但时至今日这个产品已经不存在了,而这个交互却成为了移动产品中的经典之作。很多产品中,我们都会看到同样的操作。
不仅如此,例如返回顶部、滑动翻页等,对这些功能许多产品都有同样的交互。交互更多的是体现在用户体验的层面,仅靠交互无法决定产品架构。
还是拿移动产品中的刷新交互动作来说,面包旅行和新浪微博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产品,但两者的产品在移动终端上的刷新操作是相同的。当然,不是说所有产品的刷新操作都要一样(鲜果联播和新浪微博的刷新交互操作就不一样),只是当我们的产品功能需求一致,又处于相同的使用情景下,而自己也无法设计出更好的交互,且已有产品中该功能的交互已经非常优秀的时候,不妨借鉴一下别人的设计。
❸
展示形式和设计风格
除了产品的交互外,还要说的就是展示形式和设计风格的借鉴。
Facebook独创了时光轴的设计,我们看到其它很多网站在内容的展示形式上也都借鉴了这种设计。Prinest的出现带火了瀑布流,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网站也都采用了瀑布流的这种形式。可见,一个新商业模式产品创造的展示形式,不仅同类产品可以借鉴,而且别的类型的网站也可以借鉴,只是可能需要根据内容特性做一些细节的改变而已。
产品的展示形式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页面内容的排版,一种是页面的风格。我们看到最近用高斯模糊的图片做背景的网站页面设计越来越流行,很多网站都在不同的页面中采用了这种设计,突显小清新风格。
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人们的审美观也在随之改变,而产品的设计风格也要引导或者迎合用户。当一种设计风格受用户欢迎后,大家彼此借鉴自然就让这种设计成为了一种流行。
❹
产品机制和规则
产品中有些规则也是可以借鉴的。微博所发内容限制在140字,而除了微博产品外,豆瓣电影的短评同样也不能超过140字。
很多产品中的一些奖励机制也都是相同的,例如用户上传真实头像或验证手机的奖励。这样的方式更多的是为了激励用户的活跃度而做的手段,各家产品都可以有。
说了产品之间的借鉴,再来说说产品的差异化。同为问答网站,知乎和百度知道的产品形态就有很大差异,虽说核心功能都是一致的,但两者在用户关系以及功能的组织结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而且展示形式也有很大不同。这也就造成了两者在用户定位和问答内容上的差异,致使用户群不同。
产品的结构是功能与功能之间的连接,而功能分为核心功能和附属功能。在不同的产品中,我们也可能看到同样的功能,例如分享功能在很多网站中都存在,但是不同的产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又不一样。
反过来说,如果产品方向一致,形式和功能上也极为类似,而且产品的架构也跟别家产品一样的话,那出来的产品自然就是抄袭别人的了,尽管可能你换了UI,但也避免不了抄袭的嫌疑。
在对产品规划的时候,产品的愿景可以是一样的,但产品的路数却可以走差异化。产品的创新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信息的组织形态,功能对信息所起到的作用,功能与功能之间的串联度,功能在产品中所扮演的角色等等,当然通常也都需要这些方面结合,所以说产品之间可以从很多方面寻找差异化。
总结
创新的精神值得鼓励,也应大力倡导,只是不可为创新而创新。而且有时候,创新会受限于技术、硬件设备和时间成本等因素,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有找到一个满足需求的最佳可行的实现途径。
其实对于产品而言,交互和展示形式更重要是为了用户体验更优,两个方向完全不同的产品在一些交互和某些功能点上也会有所相同。可以把产品想象成一个机械系统,系统的框架不可抄袭,但是系统的组装中却可以采用同样的配件。
相信你也看得出来,我这里所说的可借鉴的内容,都是很表象的东西,而且对各项借鉴之处要有前提条件,适当有度。
竞争是很残酷的,特别在寡头效应和先发优势都体现得尤为明显的互联网行业。不仅是为了产品的道德也为了避免竞争,所以在做产品前还是先想想自己产品相比较别人产品的优势吧!
(文/王军超 微信公众号/马虎眼)
「今日互动」
主题:产品设计的借鉴
你见过哪款产品,虽然借鉴他人的设计,但却青出于蓝胜于蓝,比原产品更受用户的喜爱呢?
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大家踊跃发言,说说你们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