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炖,很多人立马会想到,东北。
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铁锅炖大鹅,号称东北"炖菜四大天王",但近几年被“铁锅炖”三个字一统天下。食材不拘在刻板印象里的搭配,抖音上的探店视频各式各样,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石头缝里长的,给东北人一口铁锅,炖得下整个世界。路边随便找个铁锅炖馆子,踏进门 就是扑面而来的热烈红火。迎客的东北小哥带着浓浓的笑意和东北口音,热络地跟你打招呼:“来啦老舅。”紧接着还要高声大嗓地朝门里吆喝一声:“二丫,咱家来且(客)了!”进门来是热气腾腾、满满当当的大堂,有后厨刚端出来的食材正被小哥往半米深的锅子里倒,旁边一桌已经起了锅,手脚利落的东北老姨正往锅上贴饼子,蒸汽缭绕里还不忘跟第一次吃铁锅炖的南方食客讲吃法典故。
周末的饭点,铁锅炖排队动辄就是两三个小时。下雪天更是非铁锅炖不可,如果有东北的美食达人没能在下雪天吃到铁锅炖,事后也必定要给网友们“补一顿”。
毫无疑问,每当凛冽的寒风开始呼啸,铁锅炖便迎来了它一年中最为热闹的高光时刻。
铁锅里的回忆
铁锅炖的热闹红火,的的确确是东北才能长出来的。
老东北传统民居的房子格局,通常是南北朝向三间房,正中进门就是灶间。灶上连着里屋的火炕,往往饭做好了,炕也烧热了。如今地道的铁锅炖店家,还是会还原这份灶炕相连的风俗,客人落座的地方暖暖的,还没吃就先有了加分项。天气决定饮食习惯。东北菜量大一锅炖的豪气干云,也是因为太冷了——量少了容易凉,做得样数太多也容易凉,干脆一锅炖了,醇厚黏糊,量大管饱,做好了也不必盛出来,就放在锅里温着,随吃随盛,什么时候揭开锅盖都热热乎乎。最正宗的铁锅炖要用柴火烧,柴是秋收后晒干了的玉米秆和豆秸,填进去烧起火舌,呼呼地舔舐锅底,热腾腾的蒸汽顺着锅盖边缘的缝隙,袅袅婷婷地在屋里四溢开来。东北小孩就是这么围着铁锅长大的。在山河屯铁锅炖的创始人柯晶春的回忆里,小时候在农村,谁家要是做了铁锅炖,孩子们都会开心得不得了。他的梦想也起于童年时对铁锅炖的温暖记忆,父祖在黑龙江五常县下辖的山河屯开过的炖菜馆,成了他学厨十几年里都没忘记过的梦想。即便后来成了大庆最大的酒店里的总厨,吃遍了当时被认为最高档的粤菜,柯晶春都怎么也放不下东北人这口关于炖菜的梦,终于还是决定离开酒店,开一家炖菜馆,名字就叫“山河屯铁锅炖”。柯晶春是新一代东北餐饮创业者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张亮麻辣烫,米村拌饭,还是山河屯铁锅炖的创始人,他们都是在家乡的餐饮氛围里长大,却又接触了大量先进的经营理念的餐饮人。他们放不下对乡土眷恋,却又明白餐饮是个必须不断创新的行当,才能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对传统家乡餐饮的革新。在口味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保留下来的,是东北热闹,直爽的市井烟火。抖音视频里,东北不养i人。两桌铁锅炖吃着吃着就成了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打卡的博主拍着视频,突然就录到隔壁大哥A和大哥B兴高采烈的说:你姓刘啊?我也姓刘!这不得喝一个!过去,冬天吃铁锅炖,是独属于东北人的仪式感。但随着短视频和直播把铁锅炖的“草”种到了全国,一入了冬,你就能到处刷到“集美们,我在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深圳吃到最正宗的铁锅炖啦!”地域有东西南北,但感情却往往是共通的。锅边围坐的人,也很容易就会被食物的氛围感染,变得松弛爽朗。吃的时候,也不需要太多的讲究,反正锅一端上来,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口一口热气腾腾的食物中融化了。这一切都让铁锅炖成为了被全国食客共享的美食符号,成为了东北“美食名片”里相当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短视频加持的突围
课本上总说“中国疆域辽阔,地大物博”,但在交通和信息传递还不够发达的时代,人们的世界被局限在眼睛所能看到的一亩三分地里,生活半径和认知半径取决于报纸和电视节目写了什么,拍了什么,往往对真正的地大物博缺乏实感。美食更是其中尤为特殊的品类。文字、图片,都太容易损耗风味,只有视频才最适合展现全貌。而如果讲到“美食文化”,附加上早市上热闹的吆喝声,摩肩擦踵的热烈氛围,更是只有视频才能传达其中“万一”。通讯技术的发展,就是不断扩大这个半径的过程。随着更多普通人开始用手机拍摄短视频,受众传播的逻辑,开始变了。而对传统餐饮行业来说,扩张的效率,也因此加快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步。铁锅炖就是这样火起来的。南方的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寻找北方的冬天,也看见了北方人的饮食。相隔万里的普通食客举起手机,将镜头对准半米深的大铁锅。排骨在锅里被得软烂,土豆和粉条吸足了汤汁,香气四溢。旁边的锅包肉色泽鲜亮入口酥脆,冻梨被切成漂亮的摆盘,吃不到也能想象清凉的口感。锅里炖得热闹,围锅而坐的人也热闹。没有小桥流水的精致优雅,只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松弛恣意。北方人习以为常的冬日餐馆日常,就这么被手机镜头传到南方,成了探索世界的南方年轻人们“此生必去”的心之所向。于是传统餐饮在向外走的时候发现,过去最难的问题,好像不再是问题了。以前一种特色餐饮,从本土去往其他地区,往往是店开好了,名气还没打出来,走到哪都心里没底。现在有了视频“种草”先行,一个地方的特色餐饮,往往是名气已经打出来了,店却还没往外开,全国人民都等得心急火燎,品牌往哪走都是备受期待。拿山河屯来说,早年几乎成为东北铁锅炖的代名词。到哈尔滨旅游的南方年轻人几乎都要去打卡。还有过不知内情的南方人闹过乌龙,以为铁锅炖是山河屯的特有美食,专门跑到五常的山河屯镇上去找馆子吃铁锅炖。名气比店铺先走向全国,让山河屯后来到南方拓店变得容易了许多,几乎是开一家火一家,很少出现传统餐饮连锁拓店时常见的“冷淡期”。更深层的好处在于,这种情况极大改善了餐饮连锁拓店时巨大的风险。以前要做全国连锁,大钱全都花在前面,效果却完全未知,成不成有时像赌博,运气不好,有可能因为一个开业酬宾没做好,资金链就撑不下去了。
但现在,连锁餐饮大多是名气已经在互联网上被反复验证过的品牌,山河屯在东北就能收到大量南方消费者的反馈:太咸了,太热了,量太大了……所有有效信息,一早就被纳入考量,不断进行调整。等到真的去南方开店,很多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名气先打出去,再建供应链拓店,极大提高了成功率,也大幅加强了确定性。吃货的力量
名气先打出去,再建供应链拓店,极大提高了成功率,也大幅加强了确定性。只要稍作主题活动,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今年入冬后,时令消费旺盛,冬日的第一口铁锅炖成为商家营销的重要节点,山河屯在抖音活动期间销售额环比增长了2181%,单日交易突破品牌历史月交易峰值,登上了地方菜带货榜的Top1。据山河屯黑龙江地区总经理李巍说,公司从来没有专门请过明星来做传播,但很多人到了哈尔滨想吃铁锅炖,却很喜欢来山河屯。这和品牌在抖音上曾经被普通消费者们不断传播认可有不小的关系。店里有个服务员突发奇想的一句“小公主炖好锅了,请用餐”,也被当成笑点和感动被消费者拍了下来,上传到平台,瞬间引爆了无数的点赞与评论。在年轻人自己自发“打卡”背后,是每个普通食客的认可,品牌传播的很多工作,变成了潜移默化的日常,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餐饮品牌营销的成本,让这些品牌得以更专注于对产品和业务的打磨。而传播的同时,更多消费者的声音被最快地传递给店家,有人说太咸了,店家就会进一步调整配方的口味;有人说花卷样子有点单调,山河屯就开始不断研发好吃也好看的新品;南方人来的多了,发现铁锅炖量太大,进店都觉得有压力,于是山河屯干脆开了一条新的业务线,叫做“山河屯排骨村”,专攻mini铁锅炖;还有人说传统配菜有点单调,能不能多来澳龙鲍鱼小龙虾,所以山河屯搞了个Plus版,让你想炖什么炖什么。山河屯的故事,只是铁锅炖走向全国的一个缩影。新媒体时代的高效传播,正在让“吃”这件事超越“食物”本身。从饮食,到故事
2022年1月1日,有美食账号发了一条视频,做法和铁锅炖排骨类似,只是锅没那么大,开火前还要盖上一层刚刚用发面擀好的面饼。盖锅炖上后,面饼也在锅中被水汽蒸起来,变得格外松软,恰如盖在菜上的一条暖和的棉被。镜头里,面饼在锅中慢慢与菜肴融为一体,蒸气升腾,仿佛能闻到香气扑鼻而来,厚厚的饼皮吸满了炖菜的汤汁,吃上一口,仿佛是把整座冬天的温暖都咬进了嘴里。视频的说明里,写道:小猪说它冷,于是我给它盖了盖被子。没过太久,“小猪盖被”这个名字,就让这道铁锅炖变种在抖音上一路爆火。在此之前,这种做法只是东北一些地方才有的小众做法,不是传统铁锅炖常见的吃法。一些地方叫这层“被子”为“烀饼”,但在另一些地方,烀饼指的却又不是这种“小被子”,而是围绕铁锅锅边一整圈的“面龙”。两种称呼经常让不同地区的东北人争得面红耳赤,直到在网上爆火,名字才被彻底统一为“小猪盖被”,从一种相对小众的做法,成了各家铁锅炖的一种标配做法。铁锅炖里的主食,更是随着东北饮食文化在全国风靡,被各种各样的“二创”玩出了花。上海就搞出了jellycat铁锅炖,以前铁锅炖的主食花卷,换成了仿jellycat造型的精致面点,乡土气变洋气,可爱得你都有点不好意思下嘴。“花卷”这种品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出了番茄造型,茄子造型,胡萝卜造型……铁锅炖大鹅也随之一路进化为铁锅炖jellycat,铁锅炖星黛露,铁锅炖玲娜贝儿,甚至铁锅炖蜜雪冰城的雪王……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在抖音爆火后,jellycat铁锅炖几乎成为冬季时尚单品,在铁锅里完成了一场南北消费文化融合,搜索量几天内就飙升了970%。东北有文旅文创店受此启发,把毛绒玩偶展示区做成了铁锅炖的明档档口样式,像展示菜品一样展示玩偶,旁边放上一口大铁锅,你要哪个玩偶,都要进锅炖一炖,再出锅让你“打包带走”。传统的饮食文化,在“玩出来”的二创里,迅速和年轻的消费者建立了联系,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而始终追求新鲜,在抖音上探索世界的年轻人们,又反过来自发传播这种新鲜的吃法,不断完成从好奇,探索,种草,打卡还愿,重新开发新玩法的传播闭环。在电子世界中驰骋的年轻一代,很愿意花时间去“攻略”他们的每一顿餐。与其说他们是在寻找食物,不如说他们在寻找一个能让自己有所归属、能与他人分享的故事。一道铁锅炖,从菜单上的介绍,到食物的摆盘,再到店内的每一段小插曲,都在抖音上成了可以被放大和分享的细节。食物的香气或许会褪去,但鲜活的故事却有近乎永恒的生命力。而短视频与直播,触动了传统餐饮品牌过去最薄弱的短板:传播效率。你很难想象,曾经局限在寒冷东北大地上的铁锅炖,如今却能在一个视频的点击间,飞越千山万水,走进南方的街头巷尾。它解决了过去传统餐饮品牌化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带到了新的高度。商业的效率似乎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提升,传统的地方餐饮也在这股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一如东北的铁锅炖,逐渐从一锅家常便饭,蜕变成了代表东北文化的符号之一。那些能够及时跟上的品牌,开始以更高效的步伐走向全国,走向那些原本难以触及的城市和市场。更多地方的饮食文化,正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装点生活里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