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聚焦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校导网编辑、时评作者吴雁 @思想聚焦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聚焦

杭州保姆纵火案:珍惜那个为你24小时不关机的人

思想聚焦  · 公众号  ·  · 2017-06-29 21:22

正文


作者 | 王耳朵先生

来源 | 王耳朵先生(lD:huangezishiba)


01


杭州保姆纵火案,让人窒息。


几天前,杭州蓝色钱江小区里,一位年轻的母亲,同她三个可爱的孩子殒命火海,再也没有醒来。纵火嫌疑人,是死者家中的女保姆。


后续报道中,一个细节触动了我:大火中,这位母亲曾经给她的两个邻居拨打了电话,但此时是凌晨五点,邻居都睡得正香,没有接到电话。


当时只要拨通一个电话,惨剧也许不会发生。同样可以想象,在给邻居拨打电话前,年轻的母亲,一定还给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拨打过电话,很可能因为对方关机,不得不再拨给邻居。


一个不经意的电话,在此时就是SOS,是火灾里的云梯。


有人说,关机是生活界限的设定,但读完杭州保姆纵火案的新闻,我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睡觉关机,真是种必要的生活态度吗?


02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六年前,我住在出租房里,每晚11点前准时关机睡觉,学着做一个合格的职场小白。


有天午夜,手机没有预兆的响起。我挣扎许久,起来接了电话。


原来是租住在同栋的邻居夏大力,他全身冒汗与抽搐。赶紧把他送到附近的市中心医院,接诊医生说,是胃穿孔,如果晚来半个小时,可能危及生命。


事后才想起,那个白天,我赶了好几篇约稿,累得上床前忘了关掉手机。但又感觉有些得意,原来在别人最危急的时候,依旧会想起我,我是如此不可或缺。


自那天以后,我开始不关机睡觉,还把手机的音量调到最大。 因为,我怕别人需要我的时候,听到的是冷冰冰的拒绝。


03


在无助踌躇时,最可能想起你的,不仅是陌生人,还可能是父母。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叫《父母在,不关机》。


作者说,老家的母亲80岁了,虽然身板硬朗,但毕竟是老年人了,万一夜里起床摔倒,或是突然生病,打不通他的电话,就太糟糕了。所以,他24小时手机都不关机。


有人质疑,“你在外地,即使那些事情发生,你也赶不回去啊!”


作者答,“但我能接电话啊,对老人而言,也是安慰,电话通了,老母亲感觉我就在她身边,她就踏实一些。我也可以想办法,比如联系邻居,或是联系医院去急救。总不能因为有人打扰你,你就连父母的事都不管吧。被扰事小,父母事大。”


每个你,对家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为了换取一时的清净,而害怕家人意外的打搅,这是辜负,也是淡漠。


04


有太多的人,在强调关机睡觉的重要性。


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手机具有极强的谋杀时间能力,在快速收集资讯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被塞入了太多无用的待处理信息,停不下来。所以,如果不关机,你就会永远在刷朋友圈和微信群,你就永远难以获得一个宁静的夜晚。


事实上,智能手机不过是一个联系工具,与社交工具,是我们和他人保持联系的最便捷方式,它本身,并无过错。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熬夜和不自律,都归咎于手机的24小时开机,这不仅是种逃避,也可能在无形间切断了所有的联系。


总要经历过,你才会明白,有些时候,你比自己想象的要重要。总有某一个意外的时刻,别人可能会需要你,他需要你24小时开机。


  • 所以,每一个晚上不关机的人,其实都有一份不敢言明,也不敢错过的期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