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的一院、二院、……、九院,你都知道是哪个单位吗?作为中核传媒精品栏目之一的《呼叫代号》为你逐一揭秘。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即将迎来我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从“一院”至“九院”,每一声代号背后,都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坚实步伐与科研人员的智慧结晶。本系列将带您穿越核科学的殿堂,揭秘研究历程,感受科研执着,见证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辉煌历程。这不仅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敬请期待,每期精彩!
1964年10月16日
下午三时
伴随着一声巨响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为满足我国核燃料事业发展需要
同年
作为我国同位素分离技术与装备研制的
重点科研机构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前身
——华北六〇五所
在渤海之滨天津建立
以此为起点
我国同位素领域的研究发展
有了真正的摇篮
几经变迁
于1989年正式更名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并沿用至今
自诞生之日起
核理化院担负着
强核报国的崇高历史使命
以王承书院士为代表的
几代核理化院科技工作者
心怀对国家的深沉眷恋
对科学的坚定信仰
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光辉历程
实现核工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
历史性跨越
为我国核科技力量建设与核能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今天
让我们一起重温
这段甲子征程的
光辉岁月
1960年,苏联撤走了专家,而生产浓缩铀-235的气体扩散厂仍在建设,浓缩铀的研制遭受重大打击。
1961年3月的一天,一位身形清瘦的女士敲响了时任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的办公室门,也开启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究工作的大门。她,就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王承书。
王承书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工程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优秀共产党员,我国同位素分离理论奠基人,曾任华北六〇五所副所长。
钱三强告诉王承书这次改行的保密性及面临的困难。对于这项长期的重大任务,王承书深知这既是自身的责任亦是国家对她的信任,郑重地说出:“我愿意”!此后王承书搬进了集体宿舍,与无数科学家一同隐姓埋名、艰苦创业,开始学习与研究理论基础。
1962年初,王承书带领攻关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与钱皋韵等人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得出了重要理论论断,确保工程的继续建设。王承书等人论证可行后,向二机部提交此方案,比原方案节省了113天,为首次核试验提供了燃料和时间保障。
王承书带领团队成员提前完成任务,其间培养出的中国核燃料事业的理论队伍进行大量运行方案计算,为浓缩工厂启动投产和运行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原子能事业不断发展,党中央决定在华北六〇五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同位素分离研究院。以王承书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代核理化人,肩负重任、使命出征,踏上了同位素分离技术研究的漫漫征途。
1973年,华北六〇五研究所迎来了它的第一次更名,正式成为了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研究院,这标志着我国同位素分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随着国家机构的调整,它再次更名为核工业部第三研究院,继续肩负着为国家核事业贡献力量的重任。到了1989年,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其科研方向和业务领域,它最终更名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并沿用至今。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这是核工业前辈们的真实写照。他们胸怀祖国,将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以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在核事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为我国核科技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精神也深深印刻在了核理化人的精神血脉之中,成为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核理化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于同位素先进分离方法的研究之中。核理化人凭借深厚的科研实力和不懈努力,先后成功研制出了多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装备,不仅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应用,更实现了国产专用装备“零的突破”和“升级换代”。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同位素分离领域的国际地位,更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新观念、自主创新、开拓进取、敢为人先”是专用装备科研团队的灵魂,也是团队成员在研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核理化人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继“两弹一艇”后,我国在核领域新的里程碑式跨越。
现如今,首批启动的核燃料专用装备至今已安全运行26年,首个商用示范工程也已正式投入运行14年。核理化人用坚实步伐,踏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探索之路,驶入创新发展快车道。
新征程、新使命、新伟业。新时代核理化人心怀“国之大者”,牢记首责首要,勇担使命,奋发图强,协同攻坚,敢于超越,发挥技术牵总作用,全力以赴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成功实现重大工程建设目标,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为筑牢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贡献智慧和力量。
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建设,燃料专用装备研发创新团队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荣誉称号,科技成果转化反哺机制作为中核集团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果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核理化人用科技成果诠释责任担当,以实干担当书写“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的时代答卷。
变革之音,激荡耳畔。新时代核理化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用智慧创造驱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专用装备配套产品、高端装备制造、稳定同位素、安全应急装备、集成电路电控、新材料技术等七大高新技术产业,以数智化转型赋能研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稳定同位素已形成13种元素20余种产品,首次获得公斤级丰度99%钼-100同位素、克量级高丰度镱-176同位素,实现我国同位素材料供应自主可控。
半个多世纪前,王承书院士的一句“我愿意”拉开了我国核燃料事业发展的序幕。为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凝聚昂扬奋进力量,核理化院/公司成立科学家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深入挖掘科学家精神内核,提炼形成“承书风范”“念念风范”;成立“王承书党小组”和“陈念念党小组”,组织化传承科学家精神火炬;建成王承书纪念馆,获评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及中核集团党性教育基地等称号,新时代核理化人在血脉赓续中厚植科学家精神与企业文化底蕴。
非凡甲子
再启新程
砥砺奋进、聚力超越的
核理化人
紧握核事业发展的“接力棒”
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
志气、骨气和底气
以实际行动
勇担同位素分离技术
创新链链长使命
全力打造
世界一流同位素分离技术与
装备研发中心和
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
为实现
中核集团
“三位一体”奋斗目标
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
贡献中核力量!
来源 | 核理化院
责编 | 邢泓琳
主编 | 刘洋
审校 | 李春平
喜欢就“”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