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利·斯科特延续《异形》系列的两部近作《普罗米修斯》与《异形:契约》,无疑都是好莱坞科幻大片里的良心之作。
《异形:契约》
宏伟的布景,庞大的世界观,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浓郁的人文关怀,让这两部电影在软实力方面超出其他同类大片一个身位,雷老爷子的导演功力可谓名不虚传。
但这两部电影在备受影评人吹捧的同时,却也遭到了不少普通观众诟病,原因就是它们对恐怖片当中的陈规俗套借用得实在太多,以至于片中角色经常会显得愚蠢至极。
《异形:契约》
《普罗米修斯》里面就有很多几乎难以用逻辑解释的愚蠢情节: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在来到外星球时居然随意地摘下了头盔;身经百战的生物学家在见到不明外星生物时,竟然兴奋地像逗宠物一样凑上前去打招呼;查理兹·塞隆饰演的角色在明知道身后有飞船即将坍塌的情况下,偏偏还要往飞船倒下的方向直线奔跑。
而《异形:契约》在这方面也没好到哪里去。
「契约号」的船员刚一看到新星球的美景,立即忘记了要在登陆时穿上密闭宇航服;临时上阵的船长,则在一个阴阳怪气的机器人叫他靠近一个看上去不怎么友好的外星巨卵时,真的就照做了。
愚蠢的船长
正是诸如此类既在科学层面不严谨,又在逻辑层面不合常理的细节,让我们一次次地出戏,甚至因此无法将影片试图讲述的宏大哲理太当回事。
船长,你瞅啥呢?
怎么看待《异形:契约》的上述情节,或许要取决于我们对这部影片在类型上的认知。
如果我们把它视为一部与《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一样严肃高冷的纯科幻片,那么上述这些情节无疑是不可原谅的。
但如果我们把它视为一部设定在科幻背景之中的恐怖片,那我们就不会对这些情节的存在吹毛求疵了,因为它们深深根植在恐怖片种的俗套传统中。
譬如船长明知巨卵危险,偏要伸头去看的情节,便与恐怖片里著名的「好奇害死猫」原则完美对应;而两位船员在鸳鸯浴时遭遇异形袭击的桥段,则又一次体现了自《惊魂记》之后,出现在无数恐怖片里的「洗澡必出事」规则。
那么恐怖片里还有哪些让人哑然失笑的俗套设定会经常出现呢?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
在一个十三号星期五不应该做的事情
例如性早熟的少女总会成为整部电影里最先死去的女性角色。这是恐怖片大师约翰·卡朋特在《月光光心慌慌》里建立的原则,之后又被《猛鬼街》和《十三号星期五》等电影发扬光大。
「荡妇」必须死,只有处女能活到最后的设定,与美国根深蒂固的清教徒文化背景有着很大关系。
「我是处女,我不害怕!」
《月光光心慌慌》
例如恐怖片的主角们总会在电影开场处决定到一个他们完全不熟悉的陌生地带游玩,而当他们初来乍到时,总会遇见一些行事诡异、神经不正常的当地居民。
《十三号星期五》、《隔山有眼》、《伊甸湖》与《尸骨无存》中,都有着类似情节,而《异形:契约》里先于「契约号」船员登陆外星球的大卫,在剧情中也充当着类似功能。
《十三号星期五》里面装神弄鬼的疯子拉尔夫
例如在恐怖片的语境下,社会意义上的权威人士往往都是战五渣。警察一向不管用:在《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和《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系列里,他们都是给主人公垫背的炮灰;在《第六感》、《鬼书》和《探访惊魂》等片中,坚持唯物主义价值观的父母也从来不会相信孩子们见到的诡异事物,不论证据多么确凿。
《异形:契约》显然自豪地继承了这一传统:临危受命的飞船船长奥拉姆(比利·克鲁德普饰),除了向船员宣扬自己对上帝的信仰之外毫无用处,最终死在了抱脸怪的强力输出之下。
既然警察靠不住,家长不帮忙,那么恐怖片的主人公们只能自求多福了。然而在面对大反派时,他们的智商又经常会下线。
其中的一种情况就是在大反派逼近自己时不急着想对策,而是惊恐地对着空气大声质问:「你是谁?」
《来电惊魂》
当他们终于见到反派真身时,主角们最先想到的也往往不是奔向离自己最近的出口,而是往楼上跑,藏到衣柜里,或是藏到床底下。这种捉迷藏的办法永远都不管用。
《月光光心慌慌》
《人类清除计划》
《灯红酒绿杀人夜》
如果主角在被大反派识破了躲猫猫计策之后还没挂掉,那他们大概终于想明白了,逃出房子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然而《猛鬼街》里的弗雷迪,《十三号星期五》里的杰森和所有僵尸片里面的僵尸,全都是行动缓慢的生物,那么它们为何总能赶上奔跑的主人公呢?
原因是主人公要么是在该跑路的时候呆在原地尖叫,要么就是在跑路的过程中因为不停往回看,导致左脚绊右脚了。
在被杀手追上之后,主人公终于迎来了生死关头。但他们在死前总会乞求杀手饶他们一命,或是想要对杀手的作恶动机刨根问底。
拜托动动脑子好不好,恐怖电影里的连环杀手全都有反社会人格啊!你求他们不会有半点用,他们杀人同样也不需要理由!
终于,在命最硬的角色凭着主角光环干掉反派之后,影片也要走向尾声了。然而恐怖片在最后总要留有一个带有开放性质的反转,《魔女嘉莉》伸出坟墓的血手,大概是这类设定的始作俑者,然而在后来对此手法进行滥用的电影,大多都是为了留下一个拍续集的可能性。
也难怪观众大多认为《异形:契约》的最后反转毫无新意,毕竟雷老爷子早已放出话来,要为这一系列再拍两部续集呢。
《魔女嘉莉》
上述恐怖片的老梗是如此司空见惯,以至于像《惊声尖叫》与《林中小屋》这样对其进行自反式嘲讽的电影,往往都能赢得良好口碑。
那么既然这些设定已经老掉牙了,为什么恐怖片导演还在一直在使用它们呢?很多平庸编导在剧情编排方面的不思进取,是这类现象的原因之一。
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上述设定虽是老梗,却依然管用,毕竟电影这门介质能够调动观众感官的方式,也就那么几招。
连大师林奇都喜欢用突然窜出来的怪物吓唬人
《穆赫兰道》
《魔女嘉莉》和《剃刀边缘》的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曾说,他之所以喜欢让女人成为片中被虐杀的对象,是因为陷入危险处境的柔弱女子更能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中,毕竟没人想看施瓦辛格被连环杀手追着跑。
若以此推论,我们是不是也能得出结论:恐怖片主人公的下线智商,同样也是导演引诱观众对角色的命运更加操心的手段?
被追杀的柔弱女子(《阴风阵阵》)
而诸如鬼魂窜入画面,怪物在镜子里现身,一惊一乍的音效与配乐之类的俗套视听手法,之所以被恐怖片导演一用再用,也是因为它们见效显著,并且无需太多铺垫。
不是所有人都有像库布里克和黑泽清那样的耐心,愿意通过精心把控的铺垫与烘托,让恐怖氛围渐渐从影片的整体肌理中渗出。
《闪灵》里的这个经典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但如果没有之前两个小时的铺垫烘托,
它也仅仅是一个不错的视觉创意而已。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希望恐怖片导演能够尽量避开过于低智商的情节设定,把主人公的行为表现得更合乎常理。
毕竟让观众为智商下线的角色干着急,是件很容易也很廉价的事;让观众为在极端情境下做出真实反应的角色提心吊胆,则需要更多的技术含量。
往期精彩内容
这部新番是写给 95 后的恋爱指导手册 | 泥虹映画
迈克尔·乔丹的最大意义,是重新定义了NBA的价值观
男神李雷和女汉子韩梅梅?这部电影让我怀疑自己用的教材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