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知识产权局
发布知识产权资讯,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识产权那点事  ·  e案e审丨网络问答平台“答主”搬运AI内容答 ... ·  1 周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知识产权局

强基固本: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公众号  · 知识产权  · 2017-10-13 12:05

正文

强基固本篇


 携手同心托举知识产权强国梦

(上划文字继续阅读) 

  5年砥砺奋斗,5载辉煌篇章。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这5年,也是知识产权领域各项基础建设不断夯实的5年。从硬件保障到软件支撑,从人才培养到信息利用,从服务集聚到文化普及,5年来,知识产权事业基础建设逐步加强,发展基础日趋稳固,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


  ——筑牢人才根基,集聚天下英才。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最基本、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5年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下好“先手棋”,按下“快捷键”,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开创全新局面。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全面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全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达到15万余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人才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梯次合理、门类齐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体系。


  ——加强技术支撑,打破信息孤岛。无论是专利审查,还是专利信息的传播与利用,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条件支撑。经过5年的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与管理信息化支撑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专利文献收录范围及类型不断扩大,检索效率和准确率显著提升,专利电子申请率已超95%,居世界前列。同时,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进,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对专利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5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扎实做好专利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相关专利文献的引进,加大对专利基础数据的开放力度,免费向社会提供国内外最新专利基础数据,一举打破了创业创新者知识产权“先天不足”形成的孤岛现象。


  ——优化服务环境,培育市场需求。知识产权服务业既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这些年,随着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咨询、金融服务、分析评议、专利代理、人才培训等开展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创新主体的广泛认可。5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年均增长超过35%,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牵手经济发展以及助力“双创”等系列活动、“知识产权走基层 服务经济万里行”活动,让社会公众感受到了知识产权服务带来的好处。


  ——深耕文化土壤,涵养创新精神。知识产权保护既要从政府自身做起,推进良法善治,又要涵养社会,营造氛围。5年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充分利用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举办各类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推动形成“人人尊重知识产权、人人保护知识产权、人人从知识产权保护中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了让青少年从小就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独特作用,评定出两批共60所试点学校,参与师生近百万人。


  与发展同步,与创新同行。知识产权事业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千千万万知识产权从业者的智慧与汗水。打基础、增后劲、谋长远。携手同心,必将托举起我们的知识产权强国梦。(王宇 卢学红|中国知识产权报)


强基固本: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知识产权强国的构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扎实宏阔的知识产权事业基础为其保障、为其续航。


  实践表明,基础建设关乎全局和长远,必须始终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始终紧扣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目标,有针对性地从人才队伍、文献资源、知识产权服务业、知识产权文化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强知识产权事业基本建设,夯实事业发展的基础,促进知识产权事业行稳致远。


打造知识产权人才库

夯实智力基础

  干任何事业,人才都是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只有短短三十多年时间,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大国,客观上面临着人才积累少和需求总量大的现实突出矛盾。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统筹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专利审查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逐年攀升,而社会公众对缩短专利审批周期的需求又日渐迫切,这给专利审查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国家知识产权局顺时应势,在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天津、四川新建了6个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截至2016年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总数已经超过万人,达到1.1543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局。在此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科学统筹审查工作,实现了发明专利审查质量和周期的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完善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建设知识产权国家智库,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2014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有关会议明确指出。5年来,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智库加快完善,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编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定等重要工作开展研讨,提供咨询意见,充分发挥了专家智囊作用。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不断推进。一方面,推动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完备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全国设立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已超过30所,设立知识产权专业的院校近百所。另一方面,加大社会人才培训力度,在全国设立了24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5年累计培训知识产权从业人员230余万人。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将知识产权相关职业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新增了“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小类,为知识产权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条件。


  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形成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局面。2012年和2014年开展的两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评选工作,产生了4个类别208名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5年来,全国已形成一批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团队,推动了行业与地方知识产权工作开展。

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

夯实技术基础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知识产权领域尤其如此。以专利审查业务为例,其需要庞大的数据库作支撑,以完成对专利文献的检索、对比、分析,进而完成专利审查工作。经过多年的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与管理信息化支撑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专利文献收录范围及类型不断扩大,检索的效率和准确率显著提升,专利电子申请率已超95%,居世界前列,颁证周期由4个月缩短至15个工作日。


  随着专利审查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实现了对专利审查周期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此外,还建成了中国PCT国际阶段受理和审查管理系统,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PCT国际申请全流程代码化审查的PCT受理局、国际初审单位和国际检索单位。汇聚了中美欧日韩五大局等13个机构195万件专利案件信息的云专利审查系统,于2015年5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以9种语言的界面以及中、英、日、韩等12种语言的互译,为各国审查员信息共享和业务交流搭建了桥梁。2014年12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开通“专利数据服务试验系统”,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中美欧日韩五局专利信息资源。这是全球第一个除了提供本国专利基础数据之外,还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国外专利基础数据的平台。据统计,该系统已开放数据约占世界专利现档数据的80%。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5年来,为了加强专利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免费向社会提供国内外最新专利基础数据,积极推进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专利分析预警和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等工作,受到了普遍欢迎。

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夯实市场基础

  知识产权服务业既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这些年,随着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2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制定并联合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全面规划和系统部署了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工作。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到2016年底共批复建设了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苏州高新区等12个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遴选了145家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培育机构。


  截至2016年底,北京中关村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7.7件,遥遥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漕河泾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2.9件,年均增幅29%……一组翔实有力的数据表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知识产权创造保持高速增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和增长速度均远高于其他区域。经过5年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效用显现,聚集的能量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牵手经济发展以及助力“双创”等系列活动、“知识产权走基层 服务经济万里行”活动,让社会公众感受到了知识产权服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自2014年“万里行“活动首站在湖北武汉启动以来,这项大型公益服务活动坚持走进基层,通过知识产权政策宣讲、产业专利态势发布、专利巡回审查、知识产权公益咨询、“智南针”沙龙等内容,为产业发展和创业创新者提供定制化的“一站式”服务,不断巩固和发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5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年均增长超过35%,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全国专利代理年报(2016年)显示, 截至2016年底,我国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人数达3.204万人,执业专利代理人达1.4875万人,专利代理机构达1511家。

培育知识产权软实力

夯实文化基础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舶来品”,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法律制度。西方知识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知识产权制度必须配合以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自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以来,国家始终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快推进,取得显著进展。


  2013年,在中央宣传部的支持下,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文化部等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作明确了目标、确定了任务、提出了举措。在《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下,5年来,知识产权系统“大宣传”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央部委、中央媒体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领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宣传资源得到进一步统筹,国家和地方各级宣传工作的协调联动进一步增强,切实提升了知识产权重大政策、重要工作的宣传效果,展现了全国各地知识产权工作的新成就。


  5年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充分利用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举办各类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其中,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的宣传周活动期间,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宣传周启动仪式。同时,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强日常宣传,通过编制读本、动漫、专题片、宣传片等知识产权宣传品服务并影响不同群体,通过举办海报征集大赛、公益广告征集大赛等活动调动公众关注知识产权的积极性,推动促进“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


  知识产权点燃创新梦,创新梦托起中国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陈廷翰的创新项目“消防用感应控温维生呼吸器”获得了今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项“中国科协主席奖”。拿到这个大奖,陈廷翰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学校和老师提供的帮助。原来,该校不但开设了知识产权理论课程,还针对有个性化需求的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指导,一大批异想天开的创新点子从这里萌芽。


  自2014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教育部门,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建立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让青少年从小就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充分发挥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独特作用,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共评定出两批共60所全国试点学校,超过一半的省份启动开展了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评定省级试点、示范学校870余所,参与师生近百万人。


  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奋进。5年来,在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基础建设成绩斐然。下好“先手棋”,按下“快捷键”,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基础保障和条件支撑。(王宇 卢学红|中国知识产权报)


深根固柢  枝繁叶茂

  根深方能叶茂,树壮才会果丰。5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跃上新台阶,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知识产权运用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经脉”,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大国地位更加稳固,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这令人喜悦的累累硕果,无一不得益于知识产权基础建设提供的强大保障和坚实支撑。


  创业维艰,开拓探索的知识产权基础性工作开局有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创立之初,一部与国际接轨的专利法,对事业起步阶段具有历史意义。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知识产权工作基础逐步夯实,奠定了知识产权事业做大做强的根基。


  乘风破浪,不断突破的知识产权基础性工作成就事业。在发展的历程中,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日益牢固。2015年,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美国和日本之和,以超过110万件的数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专利申请量破百万件的国家。在这一历史性进步的背后,是制度建设、人才培育、服务体系等基础性工作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国跻身知识产权大国行列,开启了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奋发有为,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基础性工作助力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战略机遇期,日益夯实的知识产权基础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下称《规划》)中,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目标和任务作出了新的部署,《规划》提出的三大发展目标、三项主要任务、七项重点保障工作,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等四个重大专项,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将“规划图”化为“施工图”,贯彻落实好《规划》部署,将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知识产权强国梦承载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承载着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美好愿景。让我们和衷共济、众志成城,协力打造更加坚实、稳固的知识产权事业之基,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奋进。(雪鸿|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梁艳超 石焱,编校:崔静思,审读:蔡莹,美编:李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