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识别上方
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左下方
“阅读原文”
获取完整报告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金融业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监管政策作为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制定与执行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毕马威继续收集并整理了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全年
1
的公开处罚信息,以“数据”、“信息”、“统计”和“报送”作为识别数据相关罚单(以下简称“数据罚单”或“罚单”)的关键词,通过对监管机构、被监管机构、被处罚人员以及处罚事由的分析,识别监管机构关注点,结合外部环境趋势和金融同业实践,对金融机构数据工作的趋势和发展提出建议。
本报告统计的时间均为罚单发布时间,非罚单出具时间。
本刊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公开发布的处罚信息,毕马威通过对处罚信息内容开展“关键词”分析,整理形成本刊编写的数据基础。
2024年
1
,人民银行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向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共开出罚单1313张,处罚金
2
29.5亿元,其中人民银行处罚涉及166家法人,金融监管总局处罚涉及453家法人
3
。
2024年度罚单数量和罚款金额较2023年均呈下降趋势。但较2022年,金融监管总局开出的罚单涉及法人数量以及罚款金额均有提升,法人数量增加了17.97%,罚金金额增加了14.37%。
2024年,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总局向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相关责任人员共开出罚单1491张,处罚金5866.42万元,涉及1844人。通过近三年个人罚单的趋势能看出,从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到具体数据问题事项的经办人员均将被逐层进行问责,强调机构内部问责到岗、到人。
2024年,按罚单、被处罚机构/个人、地区和时间分别统计Top1。其中,单张机构罚单最高金额为6724万元,个人最高罚金为311万元;山东地区罚单数量最高,为94张,浙江地区罚金最高,为1.1亿元。
2024年度处罚的重点是农村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其中农村合作银行处罚数量从去年的1家增加至10家;农村商业银行处罚法人数量最多,为166家。
从罚单数量来看,财、寿保险公司罚单数量较去年相比呈上升趋势,财险公司罚单数量最高位445张,且罚单数量较2023年涨幅最高,上涨4.95%。
从罚金金额来看,总体上保险罚金较去年相比呈上涨趋势,银行罚金较去年相比呈下降趋势。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处罚金金额最高为1.5亿元;罚款金额较2023年涨幅最高为财险公司,较2023年上涨16.54%;另外今年新增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处罚。
2024年度处罚原因主要集中在数据质量问题。其中银行、保险业因数据质量问题共被处罚434家法人机构,涉及罚单1096张,罚金金额6.74亿元。
另外数据安全合规、未按规定报送问题也很显著,特别是数据安全合规方面监管出台了新的管理办法,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024年金融数据监管处罚的总量虽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罚款的平均规模和水平依旧居高不下,与近期监管最新发布的管理制度和统计制度遥相呼应,且在新的监管要求下,未来一年监管处罚会覆盖面更广、场景更聚焦。因此,解读监管政策要义、做好监管数据功课应成为2025年各家金融机构数据工作的重点。
一表通监管报送是金融监管总局2021年末启动的数据体系创新实践,旨在改革银行监管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体系,从底层业务明细数据按照统一加工逻辑,汇聚生成财务和监管指标,实现从监管报表到账户和交易数据的穿透。
目前一表通正处在第二批试点扩面阶段,试点范围已覆盖15省市地方局和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6家外资银行、近100家城商行,推广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各地银行均在积极准备中。
较现有的监管数据报送体系,一表通从报送时效性、自动化报送、数据同源性、穿透式监管4个方面展现出了监管数据报送体系的新特征,也对金融机构监管数据的采集、准备、报送、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时效性:
将报送时效提升至日报,以日频开展手工补录、报送前修数已不现实,对
业务数据的自动化率和源头管控
提出更高要求。
自动化:
以“一键转”工具实现1104、EAST和客户风险数据自动加工,传统“烟囱式”的报送架构将面临较大的
3个一键转数据核对挑战
。
同源性:
以1套监管数据标准、1套报送体系实现监管信息的全覆盖,对
监管数据同源治理、监管报送一体化建设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穿透性:
通过智慧监管模型设计实现业务合规监测,未来
能否“跑赢”监管,提前识别业务合规问题
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通过持续追踪、协助试点机构开展一表通报送准备工作,毕马威观察到,一表通报送工作并不是首报完成任务即可,而是一个长期性建设工作,同时需要持续资源投入。
面对监管数据一体化趋势和持续加码的监管处罚力度,
毕马威建议,不可简单的将监管数据工作仅视为完成既定的监管统计报送任务,应深刻解读监管端对于监管数据建设总体目标的背后深义,并站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视角,以新制度、新报送为契机,全面布局构建监管数据体系,以应对新监管趋势下的挑战。
降本增效:
确立归口部门统筹落实监管数据一体化工作,最大化降低跨报送体系部门间协同成本
责任统一:
建立企业级统一的监管数据认责体系,配套监管数据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数据同源:
将“孤岛式”各监管报送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统一数据底座
统一标准:
明确监管数据采集、加工标准,通过统一监管数据加工路径,解决跨体系报送数据一致性问题
需求统筹:
建立端到端(总-分-支)的一体化数据管控规范和监管数据需求统筹秩序,避免监管数据加工黑盒
智慧监管:
构建一体化监管报送平台,通过增强数据管理、数据服务、统计报送能力,实现穿透式监管、实时性监管、一站式监管
业务反哺:
构建监管数据资产目录,强化监管数据在内控合规、风险管理、经营决策端的应用,实现向监管数据资产管理和运营的转变
毕马威金融业数字化赋能咨询服务团队在近20年的金融数据咨询实践中沉淀了丰富经验,对数据治理、数据资产管理、金融数据监管有着敏锐的洞察、深入的见解,希望能与各金融机构加强经验分享与交流合作,携手并进,促进金融行业数据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