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企网(www.maiqi-ld.com 5月6号上线):并购界第一微信公众号:maiqi-ld-com及maiqi-ld-com6;并购、股权买卖、定增信息速配平台。规则整合、精准对接、协作共赢 。
除夕之夜,阮家高朋满座,大家围坐在阮老爷子身边唠着家常,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老爷子身上。来家做客的表叔说起老爷子年轻是很帅的,曾经跟他的外籍老师有过一段浪漫恋情。
儿女们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父亲是非常老实、很传统的一个人,母亲去世这么多年,父亲一直孤身一人,从未动过再婚的念头。
不过要说没有异国恋情吧,老爷子还真是珍藏了几张外国女人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年轻女子,大大深邃的眼睛,绝对的美女一枚。
当天晚上,亲朋好友各自散去,可老爷子却一夜未睡,又拿出了那几张老照片,一看就是一晚上,儿媳反复思量觉得有必要问问父亲。
忆当年,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老人说照片上的这个女子叫林黛尔,是法国人,他至今都记得黛尔当年的模样,一身长长的连衣裙,金色的长发随风飘动着...
老人讲到这段往事格外激动,不光有照片,他还拿出了珍藏多年的一缕头发和一枚戒指。儿媳觉得这不是一段一般的爱情,决定要帮助公公完成他的心愿。
一万四千米的距离,我的爱人,你在哪里?
时隔55年,黛尔也有八十多岁了,也不知道老人是否健在。唯一有的线索就是当年黛尔留下的法国地址,按照旧地址再写信试试吧。
可当老人提起笔,真是万语千言,却不知从何写起。一封信,四句话,老人是写了有撕,撕了又写。
在地球的另一端,法国里昂的一个清晨,一位老妇人收到一封来自中国的信。老人仅是看到信封上的字迹,就已经知道是谁写的信,此时的黛尔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林戴尔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法国人,她生长在中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她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之后留校教授外语,也就在那里,她认识了小她一岁的阮迪明。
“一双大大的眼睛,目光中透着真诚和温暖”这就是当年黛尔对阮迪明最初的印象,“他眼睛很尖,他什么都知道,但他话不多,跟我性格很像”这是黛尔对阮迪明的描述。
黛尔是外语老师,阮迪明是外语课代表,两人接触多了,发现两人有很多共同的爱好,英语、法语、俄语、古典文学、古典歌曲都留下二人美好的记忆,两个年轻人彼此欣赏、彼此吸引。
梦醒时分,这段恋情将会何去何从
朦胧的情感在两个年轻人间涌动,可这个时候,敏感的黛尔发现,在阮迪明眼里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哀伤。黛尔的心被搅乱了,因在当时有一种现象,家里人怕外出读书的儿子在外面找了爱人就不回老家了,所以大多年轻人都是成婚了再让出来读书。
此时的阮迪明非常痛苦,整晚整晚睡不着觉。直到一天,两人又来到了西湖边,一直沉默不语的阮迪明,突然开口了:“我有一个妻子”。不出所料,阮迪明在来浙江读书之前,就已奉父母之命成婚了。他爱黛尔,但又不能抛弃家庭,思虑再三,他只好实话实说。
回到家里的黛尔痛苦不已,妈妈问她的决定,她说:“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抢另外一个女孩子的幸福,这我永远做不到。”
就这样,黛尔和阮迪明又退回到好朋友的位置。一年后,黛尔要随父母回法国,分别前,黛尔剪下一缕金发、脱下戒指交给阮迪明。
从此俩人从情侣变成了知己,天各一方,遥遥相望。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阮迪明三个儿子相继出生,而在法国黛尔的家里,桌上就多了几张三个小男孩的照片。五十年代末,阮迪明一家生活困难,黛尔就从法国买了很多的食品、衣服,隔三差五的寄往阮家。这段日子里阮迪明和黛尔如亲人一般,用书信传递着彼此的思念。
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天,黛尔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匿名信,信上明确告知黛尔以后不要再写信了。原来当时正是文革时期,与外国的一切来往都可能带来灾难。戴尔知道了阮迪明的处境,从此就不再给他写信。而阮迪明写给黛尔的信,都一封封被退了回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两个人失去了联系,黛尔只能独自站在窗口,面对东方,遥遥思念,默默祝福!
半个世纪的思念与等待,耄耋之年的他们,能否再续写爱情传奇
半个月之后的厦门,阮迪明收到了来自法国黛尔的回信,老人老泪纵横,更是心痛到无法呼吸。
原来黛尔一直孤身一人,终身未嫁,她说:“我心里只有一个人,这个人一直住我心里,而且他会永远在这里。”
时隔55年,黛尔回到了阔别半个世纪的中国,老人一身西装在儿孙的陪同下来到机场接黛尔,一见面两位老人就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分别了55年零11月后,两位耄耋老人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82岁的黛尔身穿雪白婚纱,这是她平生第一次披上婚纱。
人生有多少个55年,在这55年里又有多少人值得你去等待,默默地爱着一个无法拥有的人,这需要怎样的勇气。
(来源: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迈企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感谢原文作者。如有出处一定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