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胶卷迷俱乐部
胶卷迷的聚会场所~这里有关于胶卷的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拍誌  ·  送 你 一 枚 月 亮 !🌕 ·  3 天前  
Thomas看看世界  ·  中国摄影师获奖!2024年荷赛精选照片解读、 ... ·  3 天前  
Thomas看看世界  ·  价值7位数的无人机开箱!飞思1.2亿像素中画 ... ·  3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审视肖尔的《审视》 ·  3 天前  
色影无忌  ·  佳能RF 28-70mm F2.8 IS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胶卷迷俱乐部

“数码芯,胶片魂”又来了!徕卡M11-D发布,但真正问题反而是镜头?

胶卷迷俱乐部  · 公众号  · 摄影  · 2024-09-19 00:22

正文

M大家上午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

点击上方胶卷迷俱乐部快速关注



徕卡M11-D,来了,“数码芯,胶片魂” again。

这句肉麻的台词原本是M10-D的宣传语,我也没想到徕卡公司连词都没改就用在了M11-D上。

这句词并不是徕卡中国创造的,而是全球宣传语,英文是Digital Heart. Analogue Soul.

徕卡已经称呼M11为M11家族,其中有M11,M11-P,M11黑白,而这台没有显示屏的M11-D,可能是M11系列最后一块拼图,当然不排除未来发布一个1亿像素的M11-R为M12铺路。

徕卡自2022年1月发布M11以来,仅仅用了近3年构建了4台相机。

这台相机性能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台抠掉了显示屏的M11-P,但是基本保留了M10-D的玩法,你实在是想看预览可以连接手机看。

基本是M11的性能,有个和M11-P一样的内容凭证功能。

还有就是徕卡一贯的风格——你以为抠了屏幕就便宜了?做梦吧,它在中国的定价比M11-P还贵了2000块人民币。


这次外观上比起M10-D有变化,那个过片扳手没了。M10-D为了让机器外观看起来复古,装了个毫无功能的,装饰用的过片扳手,可能可以用来解解压。不过,这个扳手是阉割版的,比较小,看起来丑哈哈的。由于M数码相机的快门盘没办法做更小了,所以这次干脆把这个设计取消了。
而且,徕卡M11系列相机机顶左边是有一个转盘的,这个转盘从M10系列以来一直有,但是在这台相机上突然就没了。
这台相机从机顶看,仿佛是回到了大M时代。


反正就大概这么一破玩意儿,当年M10-D出来的时候,我还写了一篇文章,说那是淘汰芯,装逼魂。不过6年过去了,我年龄大了,现在看事情都比较淡。我现在反而觉得,M11-D这种模拟胶卷摄影的感觉,还挺有趣的,看不着,人就充满着一种期待。只不过抠掉了显示器,少了重要部件,按理来说应该便宜一点,可徕卡一点都没便宜,说白了,徕卡卖的从来不是技术,不是数据,不是能力,而是品牌价值。按技术看,这M11-D应该是阉割版,或者是普及版才对。
我本来还有一篇文章,但是正好乘着M11-D的发布,合并来一起了。
其实M相机能升级成什么样子,大家也是心里有数,就算以后M12给你装个1亿像素的传感器,受制于手动对焦镜头和旁轴取景,M相机不太会有太大的进化。而如果放弃这两点,那也就不是徕卡M了,而是新的微单,徕卡自己也已经有SL微单了。

然而真正的问题是,徕卡M镜头能够发挥6000万传感器的能力?20年前徕卡开发M8时,他们提出他们的镜头至少要1000万像素以上传感器才能发挥威力。而如今,传感器已经发展到了6000万,但徕卡的镜头群依然停留在20-30年前。尽管当时这些M镜头的性能碾压日系镜头,但时过境迁,当日系镜头开始奋发,开始针对4000万-1亿像素传感器加速发展时,徕卡M镜头群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甚至有点畸形。
徕卡镜头开发本身并没有停滞,他们的SL系列镜头能力非常出色。然而,在M镜头方面,事情变得非常复杂。


M相机虽然在不断进步,但M镜头却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日本福伦达都能和徕卡M拼一拼的情况了,这你要放2008年,你把福伦达头和徕卡头放一起评价,简直是对徕卡M的侮辱。
徕卡这几年M头上一直在复刻镜头,新品的确也发售了一些,但是2018年的75/1.25,2019年的90/1.5,都是炫技之作,价格昂贵。而且这两枚镜头很重,装上相机不仅遮挡严重,手动对焦还很困难。它们开发出来主要是给电子取景使用,但显然75和90不是徕卡M用户的主要焦段。
再之前是2015年发布了28/1.4,同样是新规格,这枚镜头其实2012年就开发了,2014年出现在限定礼盒里。它是徕卡M头1.4大跃进的余续,其整体性能其实和24/1.4和21/1.4属于同一水平。


而徕卡M镜头真正需要更新的,应该是50/2,35/2,50/1.4,35/1.4和28/2.8这5个指标。其中2个最关键的的确更新了,分别是50/2和35/2,都是用了APO+ASPH的顶配,价格也很昂贵。

50/2AA的确是划时代的镜头,是当时为了满足黑白机超高分辨率要求诞生的。而35/2AA也已经是2021年3月的镜头了,3年半以来,徕卡在M头上只有复刻,或者改进,没有进行更新。

50/1.4是2004年发布的,之所以在胶卷数码交替的这一年,是因为没办法再拖了,因为之前一直在用1961年的那个双高斯结构。35/1.4就更老了,还保留着1994年的基本结构,已经整整30年了。这两枚镜头近年来都进行了改造,但并不能从本质上提升画面质量。

下面是改造了0.4米最近距离最新版本35/1.4的MTF图,这个MTF和老版本的比,区别不大。


而同样更新了0.4米对焦的50/1.4的MTF如下:


这种性能放在4000万-6000万像素的传感器上,的确是有些差了。当然,收到5.6还是不错的。

28/2.8是2006年推出的,其实徕卡很重视这个指标,一共更新过5次,而且每次都是结构更新。

这枚镜头是几枚除了两枚APO外,最晚更新的镜头。它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给X1.3的M8做个35mm等同角度的小标头,顺道也更新全画幅的28mm镜头。由于光圈比较小,它的表现是这样的。

这个表现放在2006年肯定是出色的,也要比同时代的ZM28/2.8性能更好。
但是现在是2024年了,徕卡SL上有一枚28/2.0,它的数据是这样的……


其实这就是3片6面非球面和1片1面非球面最直观的差别对比,也可以说是2018年后,微单新时代和过去旧时代的对比。
而这才是6000万像素传感器的镜头应对方案,应对SL3机身的镜头方案。

即使回到50/2和35/2,原本版本的镜头也依然在发售,并没有停产。因为新的两枚APO都是高价镜头,都快赶上机身价格了,而原本的两枚镜头,恰恰是平价(相对)镜头。
然而,两枚镜头的设计都有些历史了。
35/2是1997年的设计,非球面镜头。这枚镜头的能力如果给我这种拍胶卷的用,那真是相当出色,体积小巧,爱不释手。
就像下面这张,用DELTA100+35/2拍出来的,感觉有点数码的味道。但大家数码看多了,应该知道别说6000万像素,2400万像素都要比这细节多得多。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讲现在的镜头设计已经到什么地步了,里面就是用35/2举例子的。
这就是这枚35/2的MTF。

下图是福伦达35/2AA的MTF图。福伦达这个头是没有新的徕卡35/2AA好的。然而,就是有人一口咬定老的徕卡35/2A就是要比福伦达这个35/2AA要好,那这就有点固执和不实事求是了。
但是,1997年的35/2A的价格,其实要比2021年推出的这枚福伦达35/2AA价格还要贵不少。
这枚老的35/2A很难发挥4000万-6000万传感器的性能,但是对于M8,M9是够用的。
而最后一枚50/2,这真是爷爷级的镜头了。50/2AA发售十几年了,徕卡都一直没有停掉这枚6-4原始双高斯结构标头。
大家可以看看下图,2024年了,这穿越时空的,最质朴的PLANAR结构镜头。

这个则是这枚镜头的MTF,其实这个MTF给2400万像素用都有点勉强了,别说现在的M11了。

更离谱的是,还真有人觉得这枚老爷爷镜头要比福伦达50/2AA性能要好。一枚6-4 PLANAR镜头要好过一枚2枚非球面,多枚低色散的的2020年推出的镜头,如果说上面是有点固执,这就是有点离谱了。的确,这枚福伦达头和徕卡自己的50/2AA比,性能是要差一点,而且福伦达50/2AA在M口的用料是不如E口的,MTF也要差一点。但无论如何都胜过这枚镜头。
这枚50/2是1979年设计的,徕卡早年设计过很多版本的50/2,最后还是用了这个最经典的双高斯结构设计。从1979年到现在,这枚镜头一直没换过结构。
换言之,徕卡在50/2的规格上,给了我们这样为难的选择:极其昂贵但是现代相对便宜但是古典
那么,理性的数码M用户的选择可能是福伦达50/2AA,因为它相对便宜并且现代
所以,徕卡虽然更新了50/2和35/2,但好像莫名其妙地为福伦达打开了市场。虽然这20年来,COSINA的口碑很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M镜头上,COSINA的福伦达的确开始从随便玩玩,垃圾,就当过过瘾,转变为有点性能,甚至可以和M头斗一斗了。这不仅仅是COSINA的发展,更多还是因为M镜头群有点陈旧了。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我们先看一张表,这是我以前做M数码相机时整理的:
机身
传感器类型像素
处理器
M8
APS-H CCD1030万
Jenoptik CCD处理器
M9
全画幅CCD1800万Jenoptik CCD处理器
M 240
全画幅CMOS
2400万
Maestro
M 262
全画幅CMOS

2400

ISO

200-6400

Maestro
M10
全画幅CMOS

2400

ISO 

100-50000

Maestro II
M10-R
全画幅CMOS4000万
Maestro II
M11
全画幅CMOS6300万
Maestro III

这是从M8到M11的传感器发展情况,大家发现了吗?即使是被认为划时代的M10相机发布于2017年,它依然只有2400万像素,但是2020年的M10-R一下子跃升到了4000万,而2022年的M11到了6300万。
从M10到M11的跃升,徕卡的回应就是推出了35/2AA。其实福伦达也看到了这点,因此把用于E口的50/2AA,也用到了M口,但微妙的是,福伦达在开发50/2AA时,M10-R还没发布,所以福伦达做了应对2400万像素的削弱。可是M10-R发布后,他们的35/2AA在M口上就完全没有削料了。
所以,M相机的像素是突然上升的,M镜头跟不上M相机像素的提升。上述M镜头在2012年后的2400万像素环境下没有太大问题。

从SL头的性能,可见徕卡在光学上的能力完全没有退步,而且SL镜头的性能和像素一直是匹配的。但为什么SL镜头发展这么快,甚至在徕卡自己的排序里是由于M排在第一的,可M作为徕卡的招牌,却不出新头呢?
这里出现了第二个客观因素——镜头体积
SL镜头不需要考虑体积因素,搞成黑大粗都没问题,但M系统不行。M系统镜头可以堆料,但不能太大太长,虽然M也可以接个电子取景器去设计黑大粗镜头,徕卡也的确这么干了。但徕卡M的特点是旁轴取景,还是得考虑镜头大小。
因此,对于徕卡而言,既要堆料来满足高像素,高需要,却又不能把镜头搞太大,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代价也是惊人的。
像上面这枚徕卡的35/2AA,也是要用到3片4面非球面,结构大大打破常规。
可这也意味着没有折中方案,顺应时代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最终由消费者买单。而要进行削减和阉割,依然需要高昂的开发成本,还不如维持现状。
可以想象,如果徕卡要更新50/1.4和35/1.4到现代化,那代价将是惊人的,一枚价格肯定会超过10万人民币。
现在50/1.4,35/1.4和28/2.0都小更新了,看来未来几年是不会大更新了。
这也是M镜头的困境,M11系列正在爆发,而跟得上的镜头却不多,我想未来徕卡应该会开发一批新的1.4镜头,2.0镜头来满足M传感器的进化的。

不过,这些都是那些M11的大爷才头疼的事情,像我这种穷鬼,只配用用阿富汗成色的MP,插个二手35/2,塞几卷福马随便拍拍。
所以本文纯属废话,毫无参考价值,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