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男人约女人出来玩的7个最佳去处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棣刚驾崩,太子就哭着从天牢放出一罪臣,结果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司马迁《史记》史笔如刀,刘邦的嫡系子孙就这样被斩尽杀绝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3-03 18:36

正文

这历史上血淋淋的一幕,便发生在西汉王朝初年,一代明君汉文帝 刘恒 即位当夜。历史上称为『 除宫 』事件,被太史公 司马迁 忠实记录在《史记》中。史笔如刀,时隔近两千年,至今观其文字,仍让人思之不寒而栗。

吕太后死后, 周勃 陈平 灌婴 们为首的功臣集团,与刘邦的庶长子齐王一系内外联手,铲除了吕氏外戚集团,并诛杀诸吕三族。其后 臣们担心有吕后血脉的皇帝和惠帝一系皇子,长大执政后会对他们报复, 于是迎立刘邦另一庶子、代王刘恒为新帝。

绛侯、太尉周勃

曲逆侯、右丞相陈平

然后他们伙同齐王系(东兴侯刘兴居),公然指鹿为马,将包括后少帝 刘弘 、梁王 刘太 、淮阳王 刘武 、恒山王 刘朝 在内的汉惠帝的四个亲生儿子,连同早死的前少帝 刘恭 、前恒山王 刘不疑 ,统统宣布为“ 足下非刘氏,不当立 ”,就是说他们全是不知来由的野种,不配姓刘,不配做皇帝。

刘邦和正妻吕后只有惠帝刘盈一个嫡子和鲁元公主这个嫡女。而刘盈明明生下六个皇子,也就是刘邦的全部嫡系子孙。这些指鹿为马的大臣们却硬说成他得了不育症,这些孩子全是抱养他人之子,养在后宫的产物。刘邦、吕后、刘盈都死了,自然是死无对证,由得这些掌管了国家中枢大权的人信口胡说。

然后呢,大家一同沾血,就这么将开国皇帝的嫡系子孙斩尽杀绝了。因为在那之后刘恒坐稳江山,成为大汉太宗孝文皇帝,之后的帝国皇帝皆出自他一脉。因此一众功臣即使公然弑君并杀皇子之举,亦可为“安汉功臣”名垂青史,得到之后诸帝认可。

汉文帝刘恒

司马迁一边照录了西汉王朝关于「惠帝无子,前后少帝并四王皆非惠帝所生」的官方言辞,另一边却又详细记录了诸大臣在迎立文帝、除宫之前的具体阴谋,明确指出这几个小孩子就是因为诸臣惧怕报复诛杀诸吕之事,才会被废被杀。

而代王刘恒即位为帝当日,后少帝刘弘尚在宫中,也可算是功臣集团胁迫刘恒同谋,交纳投名状。宫中侍卫对刘恒「正统天子尚在,足下何为而入」的抗议,被太史公记录下来,春秋笔法的意味尤为明显。

可以对比大汉王朝官修史书《汉书》中这段记载,班固没有记录在《惠帝纪》或《高后纪》,而将其置于《周勃传》。对除宫当夜刘恒的称呼,更从《史记》中的“代王”变成了“皇帝”。

【诸大臣相与 阴谋 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按:本为恒山王,《史记》避刘恒讳改),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及诸王,以彊吕氏。 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 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大臣皆往谒,奉天子玺上代王,共尊立为天子。代王数让,群臣固请,然後听。】

【东牟侯兴居曰:“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乃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有数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张泽谕告,亦去兵。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少帝曰:“欲将我安之乎?”滕公曰“出就舍。”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驾,迎 代王 於邸。报曰:“宫谨除。” 代王 即夕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 代王 乃谓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 代王 遂入而听政。 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於邸。 】——《史记·吕太后本纪》

【于是阴谋以为“少帝及济川、淮阳、恒山王皆非惠帝子,吕太后以计诈名它人子,杀其母,养之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用强吕氏。今已灭诸吕,少帝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侯贤者立之。”遂迎立代王,是为孝文皇帝。

东牟侯兴居,硃虚侯章弟也,曰:“诛诸吕,臣无功,请得除宫。”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滕公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乃顾麾左右执戟,皆仆兵罢。有数人不肯去,宦者令张释谕告,亦去。滕公召乘舆车载少帝出。少帝曰:“欲持我安之乎?”滕公曰:“就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驾,迎 皇帝 代邸,报曰:“宫谨除。” 皇帝 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越卫端门,曰:“天子在地,足下何为者?”不得入。太尉往喻,乃引兵去, 皇帝 遂入。是夜,有司分部诛济川、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汉书·周勃传》

“代王”和“皇帝”一词之易,标示何为正统,何为篡逆,就彰显了班固的政治正确性,也反过来体现了司马迁的政治不正确,或是说“春秋笔法”了。

汉末,诛杀董卓的大忠臣王允斥《史记》为谤书,唯恨世宗孝武皇帝杀司马迁不早,不是没有道理的呀,一笑。

太史公司马迁,忍辱直言,一笔写就古今

比照后世经验,不得不说周勃陈平乃至丰沛功臣集团这帮人,活太糙。当然也可能是大一统帝国伊始,没经验。类似后少帝刘弘这种情况,后世王朝的处理,一般是先废为王侯,或庶人,流放远州囚禁。过几年报个“忧死”,狠点地话,强加个谋反罪名除掉,如唐少帝李重茂例。怎么都比他们就这么蛮干,直接宣布已经当了几年皇帝的人是野种,要强上无数倍。

一个居然可以宣布自己在位七年的两任皇帝,以及四位诸侯王,也即是开国皇帝的所有嫡支子孙,居然全都是野种的帝国,其政权公信力该当受何等影响?

那么比如帝国政府十几年之前宣布的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谋反案,叫后人又如何信服呢?难怪唐朝列武庙十哲六十四将名单,历代叛臣概不入选,如真正称兵谋反的英布;但韩信彭越却名列其中,盖后世公论皆知其冤也。

除宫一事的关键人物,汝阴侯(滕公) 夏侯婴 ,当年彭城大败,正是他因恻隐之心,顶着一心逃命的刘邦盛怒,舍命救下了汉惠帝和鲁元公主,因此在惠帝和吕后执政时期极受厚待与尊宠;几十年后,却也是他将惠帝的四个儿子亲手送上绝路。

汝阴侯(滕公)夏侯婴

当真是老实人手黑么?不如说正因他和惠帝一脉的渊源,所以别人可以不出手,夏侯婴却必须沾血来交投名状,才能不自外于功臣集团,保住自己和子孙的身家性命,富贵爵禄。情势所迫,逼不得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