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妈罗罗
六妈关于婴幼儿辅食喂养以及儿童教育、亲子游攻略的靠谱分享,以及少而精的独家团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测评2个月,终于敢给你们交作业啦!娃上学后利 ... ·  18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不同年龄孩子眼科检查的重点,替你整理好啦!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这样记单词效率翻倍!小学娃8个月搞定1500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六妈罗罗

这个爸爸在韩国圈粉无数,每次被娃逼疯的时候他却这么做。。。

六妈罗罗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5-05 10:37

正文

前些天有一条新闻我看了特别心痛。江苏一个9岁的孩子,撞碎了学校的玻璃,因为害怕惩罚,留下一封遗书之后,从17楼跳了下去。

这个孩子甚至连“惩罚“两个字都还不会写呢,是什么样的惩罚,让他怕成这样!


之前有朋友给我推荐韩国的综艺节目《超人回来了》,这些日子养胎躺床上时候比较多,就下载了几集看看。节目里有个4岁的小嘉宾叫朴娜恩,有一次在汗蒸房里,她去买鸡蛋和甜米露,因为没端稳,把两大杯甜米露弄翻了,洒了一地。她慌张了几秒钟,就非常诚实地跑去告诉负责照顾她的叔叔:“这是娜恩撒的”。


接着去向店员道歉说自己弄撒了饮料,并且要来纸巾帮忙把地面收拾干净。


没有撒谎、没有害怕、没有逃避,而是负责任地承认错误、想办法弥补,这个4岁小萝莉在短短几分钟里的一连串反应 ,我真心想点个赞。再联想到文章开始说到的那条新闻,非常的感慨。


孩子是由家庭教育塑造的 。我不太喜欢写明星的孩子,是因为我觉得用钱堆出来的大气、优秀,对普通人不太有参考价值,反而会引发不必要的焦虑。但《超人回来了》里面朴娜恩一家的互动,非常自然真实,这样的家庭教育观,和钱关系不大。


朴娜恩是韩国足球运动员朴柱昊的女儿,妈妈是瑞士人,她还有个不到2岁的弟弟叫朴建厚。这俩姐弟,颜值喜人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性格积极、情绪稳定,每天都春风拂面的。


但这不是说他们是不会捣蛋的天使宝宝,相反,这俩人捣起蛋来,绝对是恶魔级的。好多次爸爸都差点被俩熊孩子逼疯,我以为下一秒就该上手揍或者至少罚面壁思过了,结果他的反应很出乎意料。看过他的反应,再看娜恩撒翻甜米露之后的反应,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0 1



有一天娜恩趁着爸爸睡觉,先是给弟弟画了一个大花脸,接着开始画画,画着画着就变成了在地板上即兴创作,把整个客厅都画满了,顺便用水彩笔把爸爸的太阳镜涂成了“镜面款”。


画完还兴奋地去把爸爸叫醒,炫耀自己的作品。


爸爸朴柱昊震惊了几秒之后,看见儿子的大花脸,竟然忍不住笑了。


接下来他没有着急忙慌地打扫,干脆一屁股坐在地板上和孩子一起疯。 眼镜涂满了颜料,戴上就看不见东西了,女儿说,那就在眼镜上画上爸爸的眼睛吧。于是就变成了这样。


爸爸还嫌玩的不过瘾,把女儿和儿子画成了这样,自己还乐得不行。


像这种程度的惊吓,爸爸经常要面对。有一次,爸爸起床后,客厅里是这样的“大型车祸现场”,满地的麦片,姐姐趴在地上吃麦片,弟弟光屁股坐在麦片上。


看到这样的情景,即使“身经百战”的朴柱昊也受不了了,脸上乌云密布。


本以为朴柱昊终于要发飙了, 没想到他居然克制住了脾气,弯下腰问了姐姐一句: “因为爸爸不在,娜恩给建厚做的饭吗? 原来是因为弟弟饿哭了,娜恩想要照顾弟弟,所以把麦片和牛奶拿出来和弟弟一起吃。


问清楚了原因,爸爸不但没有批评,反而对娜恩说“谢谢”。娜恩受到了鼓舞,再接再厉照顾爸爸,给爸爸喂地上的麦片,还不忘告诉爸爸,这些麦片是建厚屁股上的……


有很多事情,大人看起来很疯狂、很崩溃。 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贪玩是天性,不应该受到惩罚;造成的麻烦有可能是出自孩子的一片好心,他们根本没做错什么。 大人惩罚孩子,往往是因为“想要”惩罚,而不是“应该”惩罚。如果能忍住脾气,多问孩子一句“为什么这么做”,会发现孩子真的做错、“应该”受到惩罚的事情,很少很少。


0 2



但这并不是说,孩子不需要学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娜恩把麦片撒了一地,虽然是出于好心,仍然需要承担后果——把客厅打扫干净。不是装装样子,而是来真格的,吸尘也要由娜恩来做。


不过这个经历并没有让娜恩长记性。在最近的节目里,娜恩又故技重施,把奶粉倒在地上给弟弟吃。朴柱昊还是没有发飙,只是问娜恩:弟弟现在要吃奶粉,怎么办?娜恩说,用自己做家务攒的零钱买。


于是爸爸毫不犹豫地把娜恩带去了超市。付钱的时候,娜恩明显舍不得了。


经历了这样的心情,我想娜恩应该长记性了。爸爸还不忘肯定娜恩负责任的行为。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当然不是不能罚,但是怎么罚,真是件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美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说,给孩子的惩罚应该是“合理的惩罚”。


什么是合理的惩罚呢?


首先,惩罚应该与孩子之间的行为有逻辑关系,而不是对孩子的打击报复。


就拿娜恩来说吧,把弟弟的奶粉弄撒了,用自己的钱给弟弟重新买一罐,4岁的娜恩肯定能看出其中的逻辑。这样的惩罚是公正的,孩子的内心会接受。


有很多家长在盛怒之下,可能会下意识地剥夺孩子最在意的东西,觉得这样才能让孩子长记性。比如朴柱昊知道娜恩最喜欢画画,如果他罚娜恩不许画画,或者没收她最喜欢的背包,这就变成教训、打击了。 这种方法只是父母手中的一个武器而已 ,孩子从中学不会责任、担当,只是迫于“淫威”罢了。


其次,惩罚的力度不能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


打个比方吧,孩子在餐桌上故意吵闹,弄得大家都没法好好吃饭,这时可以让他离开餐厅到房间里,等他觉得可以控制自己的时候再出来。这样的惩罚既合理,又让孩子保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权。可是如果变成让孩子到房间里思过一个小时,这个时间可能就太长了,到后来,孩子早就忘了自己为啥被赶回房间,只会觉得对自己的惩罚太不公平了,把全部心思放在尖叫、哭闹上面。


而面对拳打脚踢、人身攻击这种过度的惩罚,孩子要么恐惧逃避,吓得瑟瑟发抖,哪里还有力气去想自己做错了什么;要么叛逆报复,把心思都花在自己能做点什么来“气死”父母上了。这样不合理的惩罚,教不出负责任的孩子,只会催生一幕幕的悲剧。


此外,我觉得惩罚还应该是点到为止的。


孩子弥补了、负了责任,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家长如果再不停地叨叨叨,这就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为了自己发泄情绪。娜恩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做错事,既不会被过度地惩罚,也不需要面对爸妈可怕的唠叨,犯错之后才敢于承认、敢于负责。


0 3


节目里还有一个情节打动到我了。


弟弟建厚一周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设计了一个节目——一家人亲手给建厚做一个蛋糕。本来这个蛋糕应该美美的,可是娜恩和建厚做着做着就开始直接用手在奶油里乱抓、乱按,好好的蛋糕变得一塌糊涂。



妈妈看到这样的蛋糕,先是很凌乱,但很快想出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把奶油全部撇掉,直接把水果放在蛋糕胚上,做了一个没有奶油的水果蛋糕,看起来是不是也不错呀。


爸爸问,这个蛋糕可以打多少分,妈妈说,85分。两个熊孩子不但没被骂,一家人还开心地为85分击掌庆祝。


85分是一种育儿的智慧 。刚生完六六有一段时间,我也容易焦虑、崩溃。


明明中午应该睡满一个小时的,她为什么只睡了半个小时?

明明下午应该去上早教课的,她却哭闹着不肯出门。

明明晚上应该像小公主一样出现在餐厅里,她却把裙子弄脏了。


后来我意识到,崩溃、焦虑,是因为我太想事情完美了,太想一切按照自己的控制、预想进行了。然而,这个小小的生物,她有自己的生物钟,有自己的思维,所以有了她,意外才应该是生活的常态。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衣服脏了可以洗、地板脏了可以擦,早教课错过了也就错过了,蛋糕是没那么完美,可是孩子很健康、一家人很快乐啊。


放下心里对完美和控制一切的执着,对自己说:算了吧、这样也不错啊,情绪就没那么容易“上头”了。 就是因为这种“85分智慧”,娜恩的爸爸妈妈,可以在无数个即将被孩子逼疯的边缘,快速地冷静下来,不让情绪影响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做出理智的回应。甚至让“混乱”变成了快乐的由头。


毕竟,娃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混乱,也带来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快乐,不是吗?

END

罗罗有话说:

昨天趁六六生日,我把二胎的消息告诉给了朋友们《 给六六最好的生日礼物,是手足。 》,结果收到了几千条评论的祝福,是咱们公号历史以来评论的新高。我跟六舅舅说,可能就像大家说的,几年陪伴,早把我当成了虽然没见面但却很亲近的朋友,所以连常年潜水的都会冒出来由衷地替我开心吧。谢谢大家,比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