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意写作坊
分享写作技巧,交流写作经验,提供写作练习,给予写作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发布  ·  通知!考试时间定了 ·  昨天  
成都发布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3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4月底截止!2025成都随迁子女入学积分申报 ... ·  5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明早10点!“知危险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意写作坊

如何决定写什么小说?

创意写作坊  · 公众号  ·  · 2020-11-23 18:04

正文

本文配图 | 《爆裂鼓手》




不少小说家一开始就非常清楚自己想写什么,你可能就是其中一员。 具体的情节以及故事的结构在你心中可能还很模糊,但你对自己的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例如,你清楚自己要写一部长篇小说,也知道大概的主题。



一开始,你想写一部小说



也许你未来的作品改编自自己的真实经历。也许在你看来,你的某段经历是很好的小说素材——比如参军、坐牢或者在男女混住的宿舍楼住了四年的经历。只要善于观察并精心描绘,任何人的生活,多彩或平淡,都可以被改编成引人入胜的虚构作品。
同样,你想写的小说也可能与现实生活毫无关系。他人的作品或你的幻想都可能大大激发你的创想力,让你生发出想要为之写一本书的冲动。你的主人公可以是儿童十字军的成员,抑或是星际探险家,又或是喜欢雅文邑白兰地以及收藏东方鼻烟壶的当代私家侦探。你作品中的主角也可能是内心与你有一定联系的现代写实人物——一个遭受虐待的孩子、正在努力走出失败婚姻的退役运动员或是一位坠入爱河的尼姑。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只要故事中的某个人物、冲突或是终极形势能够让你生发创作的欲望即可。
如果这是你的真实写照,那么你已经先人一步了;你至少知道自己想写什么,这会降低一开始写作的难度。如果你想的话,直接读下一章吧。
曾几何时,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新生,一张漫画在英语系的布告栏上连贴了好几个月。二十年后,我浪子返乡,回母校教授写作课程。穿过绿地时,那幅漫画又鲜明地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画面中,一个闷闷不乐的八岁男孩面对一位认真的校长。“阿诺德,天才是不够的,”校长说道,“必须要有擅长的领域。”
我很能理解阿诺德的心情。距离进入大学还有好几年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位作家。然而仅仅成为作家似乎还不够。
必须要成为某一类型的作家。
有些人格外幸运,不仅写作方面天赋异禀,还似乎天生就清楚自己想写些什么。他们一上来就有故事可讲,接下来只要好好讲述即可。
简而言之,有些人一帆风顺。
然而并非人人都如此幸运。也有人清楚自己想要写作,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好消息是,这样的人是大多数,大部分写作者都是产生想要成为作家的念头之后才找到作品主题的。对于现实的商业作家来说,这不难想象,然而,即便是在评论界拥有极高声誉的作家,刚刚起步时可能也会经历这种迷茫。无论最终的作品是《白鲸记》还是《缠绵房车》,大多数写作者首先坚信自己会成为作家,然后才逐渐摸索出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作家、写什么样的作品。
(在这里正好顺便一提,尽管我们的作品千差万别,小说创作者其实非常相似。尽管创作的内容各不相同,写作这个共同点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让我们假设目前你只能确定自己想成为作家。你为何会有这种奇怪的渴望并不重要。只要有这种想法就足够了。在这个阶段,无须确定你是否具有成为成功小说家的种种特质——才华、坚持、足智多谋。事实上,此刻你也难以判断。日后你自然会知道。



如何决定写什么小说?



在我看来,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找到其他几个问题的答案。
你喜欢读什么样的小说?我的意思并不是我们只能写自己喜欢的类型。
我还是新人的时候,自述杂志是对新手最友好的市场。稿酬也相当丰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述小说的数量和他们开出的稿费都在不断减少,再次揭示了短篇小说市场愈发不景气的现实。不过在当时,自述小说是新人起步的良好平台。
我曾经读过很多自述小说,因此逐渐悟透了自述小说的套路,熟悉了这一类型情节的基本结构并学会了如何判断故事的优劣。我为作家代理机构工作时,曾经从众多作品中看中过两部自述小说,两部作品均是首次提交,但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其中一部的作者后来先是成了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后来成了著名的爱情小说作家。
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当时,自述小说的稿酬是我写短篇悬疑小说的好几倍,因此我多次买或借,找来自述杂志通读。但我就是读不下去,总是读到一半就开始略读,无法集中精神。我深信整本杂志从头到尾,包括上面的丰胸广告,都是腐蚀人类内心的毒药。
因此,我无法创作自述小说。我的想法不是无聊至极,就是与市场需求不符。把这些灵感转化成故事的尝试总是在坚持了几页之后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在一个诡异的周末,我为一位杂志即将付印但是文章还没有找齐的编辑完成了三个自述故事。我写是因为我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刊登是因为他别无选择,而且我还要说,这笔钱来得并非轻而易举。
你需要多热爱某个类型的小说,才能在该领域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呢?

假设你在某个周末找了一大堆哥特小说、男性探险小说或轻爱情小说来看,如果你必须逼迫自己才能看得下去,时刻压抑着把书扔出去的冲动;如果你得出的最终结论是“这玩意太垃圾了,我看不上”,那我认为你需要考虑一下其他类型。
另一方面,如果你认为尽管你知道自己读的不是《战争与和平》,但故事还算精彩;如果你的最终结论是“这并不是什么杰作,但也不算太糟,尽管不希望别人知道,但我承认我还挺喜欢的”。
这也许就是你的出发点。
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扪心自问。比如这个——通过作品获得回报对你来说有多重要?你最看重哪种回报?金钱、认可,还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出版就足够了?这三种回报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且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将它们一网打尽——越多越好,谢谢——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为看中的东西。
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坚信成为作家是我来到这个星球的宿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写些什么。当时,我正忙着阅读大量的经典名著,斯坦贝克、海明威、伍尔芙、多斯·帕索斯、菲兹杰拉德以及他们的朋友及亲属的作品,我非常确定我也会写出一部伟大的小说。
当然,我要先上大学,弄清伟大小说的构成要素。随后踏入真实世界,体验生活(其实我并不懂什么是体验生活,但我猜想一定包括纵情饮酒和做爱,放飞自我)。这段经历会成为意义非凡的人生章节,而我最终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作品。
这种方式无可厚非。不少重要的小说都是这样诞生的,它还自带额外的福利,哪怕最终你什么也没写,至少一路享受了足量的酒精和性爱。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快意识到成为伟大的小说家似乎有些遥不可及,我更能想象自己成为一名写作者。我并不那么在意艺术成就,也不指望富可敌国。我希望写点什么,然后看着它们得到出版。这并非高尚的动机,但确实是我的核心价值。
假设你的出发点与我类似。当然,你肯定也希望能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骄傲,获得评论家的认可,让股票经纪人和会计争相成为你的代理人,但作为一个写作者,你的首要目标是出版自己的作品。
如果我说的没错,从类型小说起步是不错的选择,类型小说是一个相当宽泛的名称,包含各式各样的小说类别——主要是原创平装本,它们可以被分成悬疑、冒险、爱情、哥特、科幻、历史传奇、西部等。这些类型小说也一直在经历改变;它们的命运起起伏伏,前一年可能还大受欢迎,第二年就成了市场毒药。
偶尔会出现特别成功的小说,蜂拥而至的模仿作品很快构成了全新的类别。在其他写作者开始模仿之前,凯尔·奥斯托特的作品《曼丁哥》重印了一版又一版;与此同时,奴隶小说成为平装本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别。类似的例子还有世上最早的两部情色历史爱情小说——凯思琳·伍德威斯的《火焰与花朵》和罗斯玛丽·罗杰斯的《狂野的爱》,两部作品一经出版就极度畅销,一夜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销售类别。
有些作家可以在不同类别之间灵活切换,稳定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哥特小说热门的时候,他们就创作哥特小说;出版社需要战争小说或爱情故事时,他们就切换模式继续全力创作。一般来说,这些多面手在他们涉猎的每个领域都能达到最低要求,但也不会在某个领域特别优秀。他们称职却不走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