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家庭育儿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向平台几百万家庭传播科学育儿理念。育儿无小事,只为做好宝爸宝妈的后援团。关注我们,更多惊喜在每天100000+的阅读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广播剧系列 ... ·  4 小时前  
丁香妈妈  ·  孩子中招甲流,怎么用药好得快? ·  昨天  
常青藤爸爸  ·  节后刚需:不饿肚子,也能减肥?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那些劝你不要提前学的,打雷的时候离他们远点! ·  2 天前  
育学园  ·  孩子睡觉为什么满床打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家庭育儿

年度“便便观察员”非宝爸妈莫属!

科学家庭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1-18 20:54

正文

作者介绍

冯欣源,一位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师从孙时进教授,主攻儿童心理学。


去年敬业福的梗还没有过去,2017年第一波支付宝集福活动就已经开始, 今天大家的朋友圈是不是被新一轮的集福、求福、换福、五福临门刷屏了?


然而,对于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班就是带娃的宝爸妈来说,朋友圈最容易集合的哪是什么五福卡啊,完全就是一个绿、黑、红、白、黄、果酱色的便便色卡集结令,好不好?


So,“年度便便观察员”,除了我们宝爸妈,还有谁敢拿,就连每天发微信的小编也只敢在心里默默举个小手......




科学家庭育儿

宝宝正常的便便长啥样?

科学家庭育儿


1.“理想化”便便


很多麻麻眼中理想的大便,往往会跟成人大便性状靠近些,像黄芥末的 金黄便 柔软 ,没有太多 臭味


看到颜色、性状均匀的大便,麻麻们也许会更放心些,但是一般来说,母乳宝宝的便便都比较稀,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



2.正常的便便


根据统计正常的成人一般每天会有1~2次大便, 每次 大便量大约在200g左右(跟你吃多少、吃什么息息相关),含水量在25%-75%中间皆可,大便色一般为深黄色、褐色、青色(还是跟你吃什么有关系),未见粘液、脓血。


宝爸妈们 可以通过 专家们推荐的 布里斯托大便 分类法来进行大致判断: 你可以看到 正常 的是3-5型, 最佳 当然是第4型的香蕉便啦。



科学家庭育儿

宝爸妈集齐的便便“色卡”

科学家庭育儿


1.黑色


多为胎便,大多在出生后12小时就会排出来,因为包括了羊水、黏液、脱落的细胞等,一般呈现出黑黑如柏油状。


2.绿色


代表宝宝的肠道消化程度不够充分,多与进食量偏多、食物不易消化、胃肠功能暂时受损有关。


配方粉喂养婴儿出现大便发绿应该与奶粉不易被婴儿消化有关。如果婴儿生长正常,并且没有过敏等问题,可继续喂养或添加益生菌帮助。


3.红色带血


若宝宝大便带血,应观察血液是否与大便混合。


如果大便带鲜血,并与大便混合,说明小肠或直肠受损,此时一般大便性状也偏稀。


若血液与大便分离,多是肛裂所致,仔细观察宝宝肛门,能够找到小裂口。


4.果酱色


大多是痢疾,细菌性肠炎,从外观上看,有黏液或混有血液,味道恶臭。关键是大便常规可见每高倍视野含白细胞或脓细胞超过 15~20个,多伴随红细胞。


5.灰白色大便(陶土便)


白色、灰白色的大便说明大便里的胆红素太少了——多半是肝胆系统的问题,胆红素没能排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黄疸和白色大便多数不是刚出生就出现的。肝胆管堵塞的情形极可能是后天出现的,而不是在妈妈肚子里就有。




科学家庭育儿

宝宝拉臭臭为什么会哭闹?

科学家庭育儿


宝宝刚睡醒吃奶时,或进入浅睡眠期时肠道从偏静止到逐步活跃,有解便冲动,会有“上面吃、下面拉”的情况。


1. 排便哭闹不一定是便秘


有的宝宝在大便前会扭来扭去,小脸涨得通红,排便或者打屁后缓解,这种情况并 是表明宝宝便秘。


有的宝宝睡着了突然闭着眼睛哭一会儿又好了,或进入浅睡眠期扭来扭去过一阵不扭了,很多时候是想要解大小便的缘故。


2.跟胃食道反流、肠绞痛的区别


胃食道反流: 宝宝持续地扭来扭去,发出怪声音,容易吐奶,一般睡眠情况不很理想,抬高宝宝上身会好一些。


肠绞痛: 肚子会一阵阵疼,哭闹多。


这两种情形,多抱抱宝宝都能有所缓解,想解便的宝宝有时不喜欢被抱起来。




科学家庭育儿

便便出现波动的原因

科学家庭育儿


宝宝在不同时期拉的大便性状也不一样,有时偏稀有时偏稠,都很正常。如下期间有可能出现波动:


1. 宝宝慢慢形成昼夜节律,夜间睡眠时间拉长,晨起那次量较大,也较粘稠一些。


白天活动较多,排便次数相对较多,含水多比较稀,打屁、屎带水等情形也更多见。一般3~6个月以后基本不会晚上睡觉拉屎,打屁不再那么明显。


2. 宝宝 长牙时 ,大量口水流进肚子里,大便会稀一些,黏液多一些。


3. 夏天 宝宝胃肠较为敏感,功能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大便变稀还会更常见些。


4. 母乳妈妈吃了 高蛋白食物如鲜奶、油腻食物、米酒、药物等, 宝宝肚子不舒服大便性状改变.


如出现宝宝哭闹不休,睡眠不安,伴有肠绞痛、肛周溃疡、湿疹等,妈妈需要稍微忌口。


5. 添加辅食 后,宝宝对某辅食不耐受,腹泻、便秘的情形都可能出现。


因此辅食要一样样添加,宝宝跟平常表现不一样了,就停掉最新加的辅食观察。


注:过敏及不同程度感染时,大便里是有可能镜检出红细胞、白细胞的。


6.宝宝 个体差异非常大 ,多数在添加了辅食后大便逐渐成型。随着饮食和气候变化,非常容易反复。


判断宝宝是不是真的拉肚子,最重要的是看精神状态,体重增长情况。如果宝宝精神好,食欲好,没有明显胃肠不适症状,呕吐、肠绞痛等,体重增长良好,麻麻们不必太过紧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