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算云平台
微算云平台(www.v-suan.com)为华算科技旗下科技媒体,以计算技术为核心,提供最新资讯、实用教程、培训指导、政策动态、人才招聘等信息,同时建有问答平台、交流社区和解决方案商城,服务材料、化学、物理、计算机、机械、生物等多个学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PPSO  ·  曝 iPhone SE 4 ... ·  7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06] ·  22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本地不联网安装 Windows ... ·  2 天前  
APPSO  ·  DeepSeek 刷屏一周后,我想写一篇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算云平台

光催化CO2还原!中科大「国家杰青」江海龙,最新JACS!

微算云平台  · 公众号  ·  · 2025-01-21 08:39

正文

【做计算 找华算】 理论计算助攻顶刊, 50000+ 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高效且环保的能源转换技术已成为科学界的研究重点。二氧化碳(CO₂)还原反应(CO₂RR)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够将CO₂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然而,传统催化剂在CO₂还原中的效率较低,且需要巨大的能量消耗。因此,提高催化效率和选择性是当前催化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局部电场(LEF)被证实可作为调节化学反应的重要手段,利用电场可以有效控制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成果简介
基于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海龙、孟征教授 等人合作提出了通过引入18-crown-6分子来构建局部电场的策略,实现了CoPc-18C6-COF在光催化CO 2 还原反应中催化效率的显著提升。该研究以“Supramolecularly Built Local Electric Field Microenvironment around Cobalt Phthalocyanine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si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上。
作者介绍
孟征 教授,2007年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习,2016年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到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化学系Katherine A. Mirica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工作,从事导电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电转导化学传感方面的研究。2021年11月,加入中科大化学系工作。
孟征博士的研究围绕导电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在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Rev., Chem. Soc. Rev., Chem. Sci., Chem. Mater. 等发表文章。孟征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的资助。
江海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第四批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等。在 Nat. Chem.,Nat. Catal.,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Adv. Mater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10余篇,论文被引用56000次以上。
研究亮点
1、该研究成功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在COF中引入18C6分子,从而提升了Co活性位点周围的K + 浓度,形成了局部电场微环境。 这一策略显著提高了光催化CO 2 还原反应的效率,并能够通过改变钾盐的阴离子来精确调控局部电场的效应。
2、通过18C6与K + 的相互作用,COF的光催化CO 2 还原反应效率提高了180%,达到了7.79 mmol·mmolCo −1 ·h −1
3、通过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深度解释了催化性能提升机制。
图文导读
图1 CoPc-TPA和CoPc-TPA-CE的结构及表征
图1展示了CoPc-TPA和CoPc-TPA-CE两种材料的结构特征以及其表征结果。图1a和图1d展示了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得到的CoPc-TPA和CoPc-TPA-CE的衍射图谱,分别显示了CoPc-TPA在2θ = 3.2、6.3、9.4和27.7°的位置的强衍射峰,这些峰与CoPc-TPA的(100)、(200)、(300)和(001)晶面一致;而CoPc-TPA-CE在2θ = 3.2、6.3、9.4和27.7°处也有类似的峰,但晶面指数为(110)、(220)、(330)和(001),说明CoPc-TPA-CE的晶体结构有所不同。图1b和1c展示了通过模拟PXRD得到的CoPc-TPA和CoPc-TPA-CE的结构模型,分别使用P4/MMM和I422空间群模型,且与实验数据吻合。
图1e和1f通过从不同角度展示CoPc-TPA和CoPc-TPA-CE的结构,强调了CoPc-TPA-CE中18C6单元的存在,这些单元可能是堆叠在COF的通道中,从而影响其孔道结构。图1g和1h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揭示了CoPc-TPA和CoPc-TPA-CE的纳米尺度晶体形态以及CoPc-TPA-CE中孔道的局部细节。
图2 CoPc-TPA与CoPc-TPA-CE的化学性质分析
图2展示了CoPc-TPA和CoPc-TPA-CE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面的对比分析。图2a为CoPc-TPA和CoPc-TPA-CE的FT-IR光谱,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TPA/TPA-CE中氨基(−NH 2 )和CoTAPc中的酰胺特征峰消失,表明两者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形成了新的化学结构。而新的C−N−C和C=O伸缩振动峰分别出现在1367和1712 cm −1 ,验证了CoPc-TPA-CE中酰胺键的形成。
图2b和图2c展示了CoPc-TPA、CoPc和Co箔的Co K边缘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谱图,可以看到CoPc-TPA和CoPc-TPA-CE的吸收峰在1.4 Å附近,表明CoPc的Co−N4配位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图2d和2e展示了CoPc-TPA和CoPc-TPA-CE的Co 2p XPS谱图,表明Co在两种材料中均为Co(II)态。
图3 CoPc-TPA和CoPc-TPA-CE的光电性能与电子结构
图3展示了CoPc-TPA和CoPc-TPA-CE的光电性质及其电子结构特征。图3a和图3b为CoPc-TPA和CoPc-TPA-CE的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漫反射光谱及其Tauc图。可以看到,这两种材料在600 nm附近有较强的吸收,并且吸收延伸至近红外区域,表明它们具有良好的光吸收能力。此外,通过Tauc图计算得到,CoPc-TPA和CoPc-TPA-CE的带隙分别为1.82 eV和1.86 eV,说明它们适合用于光催化反应。图3c和图3d展示了CoPc-TPA和CoPc-TPA-CE的Mott-Schottky测试结果,用于确定两者的带平带电位。测试表明,CoPc-TPA和CoPc-TPA-CE的LUMO电位分别为−1.02和−1.04 V(相对于NHE),这表明它们能够有效地进行CO₂还原反应。通过这些电学性质的分析,作者证明了CoPc-TPA和CoPc-TPA-CE在光催化CO₂还原中的潜力。
图4 CoPc-TPA与CoPc-TPA-CE在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中的性能比较
图4展示了CoPc-TPA和CoPc-TPA-CE在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CO₂RR)中的表现,以及不同钾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不添加任何钾盐的情况下,CoPc-TPA-CE的CO生产率为4320 μmol/mmolCo/h,而CoPc-TPA的活性较低,仅为146 μmol/mmolRu/h。进一步添加不同钾盐(如KF、KCl、KBr和KI)后,CoPc-TPA-CE的CO生产率分别为7290、4542、6334和7794 μmol/mmolCo/h,KI对催化性能的提升尤为显著。这表明,钾盐通过调节CoPc-TPA-CE中的局部电场显著提升了催化效率。
图5 局部电场对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机制的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