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公募申请QDII资格的情况。尽管审批流程漫长,但多家基金公司仍积极申请QDII业务资格。目前共有9家公募正在等待QDII业务资格,而明面上的要求虽然不算严苛,但监管在细节上非常关注。最近一年半,QDII资格的发放明显放缓,且获得资格后还需要获得QDII额度才能发行基金产品。尽管QDII基金目前受到关注,但申请发行产品并不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公募积极申请QDII资格
尽管审批流程漫长,但多家基金公司仍在积极申请QDII业务资格,包括今年刚申请的银河基金等。
关键观点2: QDII资格审批细节受关注
监管在审批过程中非常关注细节,如业务负责人履历、团队搭建情况、境外投资能力等。
关键观点3: QDII资格发放和基金发行不同步
获得QDII资格的公募还需要获得QDII额度才能发行基金产品,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关键观点4: QDII基金受到关注但发行不易
近年来,QDII基金受到投资者关注,但从申请到发行并不容易,部分基金公司申请发行QDII基金并未获批。
关键观点5: 市场变化对QDII基金产生影响
市场变化对QDII基金产生影响,例如外汇额度发放减少、海外投资降温等。
正文
蓝鲸新闻12月1日讯(记者 敖玉连)
漫长的审批流程,并没有阻挡公募入局QDII的决心。
证监会官网显示,11月28日,监管接收了银河基金QDII业务资格的申请材料。这是年内第三家申请QDII资格的公募,今年5月,鹏扬基金、泓德基金也提交了申请材料,目前还在受理阶段。
目前,尚在等待QDII业务资格的公募共有9家:2016年提交申请的方正富邦基金,2020年申请的中金基金,2022年申请的信达澳亚基金,2023年申请的安信基金、诺德基金、财通证券资管,以及2024年申请的鹏扬基金、泓德基金、银河基金。
QDII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具备QDII资格,管理人才能在境内募集资金,然后投向海外资产。
据证监会发布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基金公司要申请QDII资格,需要具备公司财务稳健、有境外管理经验人员、内控完善、三年内未受重大处罚等五大条件。在硬性的管理规模上,基金公司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个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200亿元。
明面上的要求并不算严苛,但从监管给出的反馈意见来看,比较抓细节,尤其关注业务负责人履历和团队搭建情况。例如在监管给财通资管的反馈中,便要求提交QDII业务负责人的具体职责、业务人员储备、境外投资能力等证明材料。
“QDII的资格审核更像是一个黑匣子,不确定的因素比较多。”一位公募人士称。
事实上,最近一年半,QDII资格发放明显放缓,仅睿远基金一家获批。而同样是一年半的时间,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共7家获批资格,分别是兴证全球、永赢、宝盈、汇丰晋信、摩根士丹利、上银、西部利得。
拿到资格只是第一步,要发行QDII基金,还要获得QDII额度,前者由证监会审批,后者由外汇局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