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东西
芯东西专注报道芯片、半导体产业创新,尤其是以芯片设计创新引领的计算新革命和国产替代浪潮;我们是一群追“芯”人,带你一起遨游“芯”辰大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国际原油海运市场2025年展望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文化产业2024十大特征+2025十大趋势预测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宁德时代与国际物流巨头签约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上华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东西

模拟芯片,日子难过

芯东西  · 公众号  ·  · 2024-11-29 12:00

正文

模拟芯片企业过得并不轻松。
作者 | 九林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实现841亿美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3.7%。从长期来看,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运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增长,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Gartner、WSTS、IDC等多家行业内主流研究机构均看好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情,Morder Intelligence也表示,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将达到912.6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296.90亿美元。
不过今年以来,模拟芯片企业过得并不轻松。

01 .
模拟芯片巨头“降降降”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消费电子需求有望逐步恢复,但相比之下,模拟芯片市场在上半年的表现并不理想。
至少受工业和汽车应用市场疲软的影响,模拟芯片的整体需求在上半年并未出现显著增长。这一状况也直接反映在了部分模拟芯片龙头企业的业绩上。
看今年三季度财报,国际模拟巨头全部飘绿,同比均有下滑。
具体来看,被看作“晴雨表”的模拟芯片巨头 德州仪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5亿美元,同比下降8% 。并且作为TI最核心业务的模拟芯片,在今年Q3贡献了32.23亿美元收入,然而也是同比下降。同时,德州仪器的净利润同比也减少了21%。对此德州仪器认为,最大的销售来源——工业和汽车芯片仍然面临库存过剩的问题。
从不同的市场来看, 工业市场 由于客户继续减少库存水平,该市场仍然保持着略微下滑的趋势,自2022年第三季度达到顶峰后,已经连续八个季度下滑, 目前TI工业市场的营收较最高值下降了30%以上。
汽车市场,德州仪器实现了高个位数百分比的增长(约7%~8%),且大部分增长来自中国的业务。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推动了TI汽车业务的增长,中国市场在 TI汽车业务的比重已上升到20%。
ADI的情况也不太好 三季度的财报显示营收达到23.1亿美元,同比下降25% 。其中,占营收比46%的工业部门,营收同比下降37%,自动化领域环比下降。占营收比29%的汽车部门,营收同比下降8%。对于汽车市场的下降,ADI的解释是汽车生产削减导致客户库存消化延长,尤其影响到公司传统汽车和电气化业务。 但好在,ADI的库存有所减少,从192天减少到178天。
英飞凌营收在三季度达到37.02亿欧元,同比下降9%。 并且净利润为4.03亿欧元 同比下降52%,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对于未来的模拟市场,英飞凌的看法较为保守。 总体上来说,英飞凌已下调了2024年的业绩展望 ,将今年的营收预期调至155亿至165亿欧元,低于此前165亿至175亿欧元的预期。
意法半导体三季度净营收为32.5亿美元,同比下降26.6%。 而对于第四季度的展望,意法半导体预计Q4的销售额为33.2亿美元。意法半导体表示, 根据目前客户订单积压情况,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下降幅度将 “远高于正常季节性”
安森美第三季度的营收为17.619亿美元,同比下降19%。 其中,电源解决方案事业部(PSG)营收达8.29亿美元,同比下滑23%。并且由于需求下滑,该部门的毛利率从47.7% 大幅下降至41.6%。模拟与混合信号事业部(AMG)营收为6.54亿美元,同比下降16%。


02 .
国内模拟芯片厂商:
喜忧参半,逐步复苏


中国是最大的模拟芯片市场,但是国产率并不高。根据德邦证券研报,2023年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仅有15%,国外龙头厂商在中国营业收入远超本土厂商。
国内方面,能够看出各家业绩表现分化明显。
PMIC方面,不同企业的业绩差距很大。 有如上海贝岭、南芯科技等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企业,也有如纳芯微、杰华特、希荻微等亏损扩大的企业。

模拟芯片龙头 圣邦股份 发布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9049.80万元,同比增长102.65%。其中,圣邦股份下游应用场景为消费电子和泛工业,分别占营收约50%。圣邦股份对于业绩增长的解释是,原因在于惯性增长,下游消费和工业市场需求正在稳步回暖,且 消费增长态势略快于工业领域。
南芯科技 今年的财报非常喜人,前三季度营收约18.99亿元,同比增加57.49%。从下游业务结构看,截止今年上半年, 公司消费电子业务领域的业务占公司收入约为95% ,汽车和工业领域目前占比相对较低。对于业绩的增长,南芯科技表示:“公司践行多元化发展策略,产品领域不断丰富,公司业务涵盖移动设备、智慧能源、汽车电子及通用产品四大类,通过打造完整的端到端产品矩阵,满足客户系统应用需求。”

增长迅速的还有 英集芯 ,本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4630.60万元,同比增长282.14%。对于净利润快速增长,英集芯在财报中表示,其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和客户群体,持续丰富产品品类和结构,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股权激励费用同比下降。芯朋微则在财报中表示,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营业收入增加,毛利率增加的原因。
回头来看亏损扩大的企业。
纳芯微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36.49%; 归母净利润亏损4.0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51亿元 同时,前三季度,该公司毛利率为33.21% ,同比下降7.8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9.85%。
纳芯微财报中进行回应。其营收增长超30%,主要系下游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泛能源工业自动化和数字电源领域大部分客户恢复正常需求。但是净利润亏损扩大是 由于宏观经济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售价承压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上升,以及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 纳芯微毛利率的大幅下降意味着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等面临挑战,可能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或市场竞争加剧所致。 “目前看,公司当务之急是调整下产品结构和成本控制,否则就算营收涨了,也只是给供应商‘作嫁衣’。”
LED照明电源芯片 方面,富满微、晶丰明源仍在亏损。
富满微 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亿元,同比下降5.12%; 归母净利润亏损6480.65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35亿元。
晶丰明源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17.51%,但是同比转亏,该季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亏损529.53万元 。其中,LED照明电源管理芯片是晶丰明源的主要收入来源,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
晶丰明源表示, 照明产品的价格整体来看仍是下降的态势, 主要还是市场景气度恢复不及预期以及行业竞争格局多变等几重因素叠加造成的。对于净亏损晶丰明源认为,主要系上年同期存在因预期无法达到2023年业绩指标而冲回相应股份支付费用的因素影响,及本年新增股权激励计划,相应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

思瑞浦净利润情况
信号链芯片是集成电路中不错的赛道之一,在2022年半导体产业下行最惨烈的时候,大部分信号链芯片公司业绩也依旧表现亮眼。

不过,今年来看信号链方面则大部分都出现同比亏损扩大或利润下降的情况。 思瑞浦 ,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69.76%。 然而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308.77万元,并且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872.62万元。
芯海科技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14亿元,同比增长81.20%;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30.51%。值得注意的是,芯海科技已连续两年扣非净利润为亏损。

“头部企业业绩的下滑让我们感受到了模拟芯片市场的寒意。”一位模拟芯片业内人士直言,“然而,我们也不必过分悲观。随着工业和汽车市场的逐步复苏以及新应用的不断涌现,模拟芯片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实际上,我们统计模拟芯片厂商的存货周转天数能够看出, 大部分模拟芯片厂商天数都在下降。 上海贝岭、纳芯微、杰华特、翱捷科技的存货周转天数已连续三季度下降,只有少数几家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还在小幅上升。总体而言,主流模拟芯片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去库存进程取得了一定成果。


03 .
结语


模拟芯片市场的复苏是阶梯式复苏。

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运算、新能源汽车等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需求逐渐回暖,模拟芯片市场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多 家市场调研机构对2024年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给出了较为乐观的增长预期。
消费电子类率先回暖。 消费电子类模拟芯片开始复苏,由于中国消费电子类模拟芯片占比较高,中国模拟芯片厂商也相较于海外企业更早进入了衰退周期。但202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回暖,以及国内手机厂商相继发布新品,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走出下行周期,消费电子类模拟芯片需求明显回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