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飞鲸投研
走到K线背后,发现黑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OL中关村在线  ·  铠侠EXCERIA PLUS ... ·  昨天  
EETOP  ·  精品芯片课·打折倒计时! ·  昨天  
EETOP  ·  马桶巨头成功跨界芯片制造! ·  昨天  
电脑吧评测室  ·  【2025年2月】2月装机走向与推荐(市场分 ... ·  2 天前  
电脑吧评测室  ·  【2025年2月】2月装机走向与推荐(市场分 ... ·  2 天前  
EETOP  ·  ​春节钜惠75折《DFT 设计与实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飞鲸投研

300926,独供赛力斯,利润大增140%,A股潜力最大的公司!

飞鲸投研  · 公众号  ·  · 2024-10-20 18:30

正文


冲压,正在加速!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至 2024 9 月,其零售渗透率已达到 53.3% ,给汽车产业链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上游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就首当其冲,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其中,冲压作为车身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就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我们知道,一辆汽车所用到的冲压件的总重量约占车身装备重量的 25%-30% 。根据数据,预计 2026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金属冲压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058 亿, 2022-2026 年的 CAGR 20% ,增长潜力巨大。


那么,在这个市场蓝海下,我们把目光瞄向了冲压行业几个主要公司,比如祥鑫科技、多利科技、博俊科技和威唐工业等,而其中各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 博俊科技


博俊科技,第一主营业务就是冲压,多年来的冲压业务的营收占比均在 90% 以上。其产品覆盖了汽车传动类、框架类等精密零部件产品,以及车身模块化零部件和汽车模具等。


之所以突出,不仅因为博俊科技是赛力斯问界 M5-M9 车身件的独家供应商,而且在成长方面和盈利方面的表现都极其优越。


成长方面:


2020-2023 年,博俊科技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出现大幅攀升的趋势。 营收从 5.49 亿攀升至 26 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7.97% 2023 年的净利润为 3.09 亿,同比大增 108.18% ,业绩增长表现十分抢眼。

2024 上半年,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下游汽车制造商的需求波动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祥鑫科技、多利科技和威唐工业的营收同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然而,归功于理想 L6 、问界 M9 等车身模块化订单的放量,使得博俊科技的营收同比上升了 68.74% ,净利润达到 2.32 亿,同比大增了 143.66% ,仍旧保持了亮眼的高成长状态。


盈利方面:


2021 年后,博俊科技的 ROE 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 9.28% 不断上升至 2023 年的 21.08% ,碾压中鼎股份、祥鑫科技、文灿股份和多利科技等同行。净利率维持在 10% 以上,稳中有升,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毛利率同样呈现上升趋势, 2024 上半年达到了 27.63% ,在行业中处于绝对的高位,远超祥鑫科技、多利科技和铭利达等。


那么,毛利率之所以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公司的成本优势脱不开关系。


我们知道,模具在生产汽车精密零部件或者车身模块化产品的时候是不可或缺的, 95% 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来成型,再通过使用冲压技术,就可以把各种尺寸和形状的金属零部件铸造出来。


一直以来,博俊科技掌握着汽车模具的自制技术,不仅自制模具以自用,还对外销售。主要客户囊括麦格纳、 TCL 中环、比亚迪、塞力斯、三星等众多头部企业。


因此,相比于采购模具,博俊科技能够通过自制而显著的降低生产成本,数据显示自制模具的单套成本可降低 10 万左右,而生产一辆常规的轿车大约需要 1250 套左右的冲压模具, 显然,公司具备卓越的成本优势。


那么,未来博俊科技的成长逻辑在哪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


一个是冲压业务具备量价齐升的逻辑。


量方面:


2020 年以前,公司的前五大客户都是 Tier 1 , 此后业务一直努力向着整车厂延伸 ,开拓了理想、吉利、比亚迪和塞力斯等众多优质的整车厂客户。

客户从 Tier 1 向整车厂升级,什么概念呢?



我们知道,在汽车行业中, Tier 1 客户指的是向整车厂提供仪表盘、座椅等部件的供应商,整车厂是直接负责汽车的组装和出售的。


对博俊科技来说,客户从 Tier 1 逐渐转向整车厂,就好比你以前供货给卖菜的人,现在直接把货卖给餐厅了。


而整车厂通常需要大量的零部件来组装汽车,这也就意味着公司会从中获得更大的订单量、更高的利润,甚至更强的议价能力等等。


如今,整车厂客户已经成了公司的收入主力。根据数据,近年来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中,整车厂客户的占比不断提升, 2023 全年的整车厂客户占比已超过 70% 。因此,也会随之带动公司冲压产品扩大放量。


价方面:


我们知道,车身模块化被包含在公司的冲压业务中,这种技术可以把汽车的覆盖件、仪表台挂架和车身结构件等部分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和组装。而因为模块化产品的规格大,且制造技术比单个零部件更复杂,难度更高,也就因此拥有更高的单价。


通常,车身模块产品的平均单位售价在 17.73 元,相比转向管柱、电池支架和雷达支架等单个冲压零部件的价格要翻个三倍多。


而博俊科技的车身模块化业务深度配套理想、吉利等头部车企,而且这块业务的营收占比自 2020 年起至今就持续上升,目前占总营收的比例已在 40% 以上。


并且近年来,公司车身模块化业务的订单金额不断上升, 2025 年在手订单已达 20.94 亿,因此,可想而知会增加了的利润空间。


可见,博俊科技具备明确的量价齐升的逻辑。


一个是一体化压铸将从汽车轻量化进程中持续受益。


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向着减少能耗、提高续航里程的方向发展,使得汽车轻量化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而公司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就正好迎合上这一需求。


来了解一下一体化压铸。


简单来说,这种技术就是通过一次性压铸,来制造底盘部件、车身结构件等大型的汽车部件。那么这样就可以减少制造过程中需要的焊接点,或者零件数量。也就从而使得汽车的重量减轻,达到提高续航的目的,还可以降低成本。


根据数据,一体压铸会使得整车的质量减轻 1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